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大事并不全是大人的专利。7月12日至18日,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详见P8)召开的同时,来自这八国的青少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召开了首届“小八国峰会”。“小八国峰会”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谈到的“英国”并非这个国家的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才是它的正名全称,简称“联合王国”。这个国家是一个岛国,主要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再加上爱尔兰岛的东北方一隅组成。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岛环绕四周。其中英格兰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政治占优势,也是首都伦敦所在地,所以人们非正式地以“英格兰”来代表整个“联合王国”,中文译名简化后,就演变成了“英国”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3.
rip撕裂blitz指1940年纳粹德国对伦敦的空袭hallmark特点,标志ferry运送medic医生evacuate疏散三列地铁被炸,一辆满载乘客的红色双层巴士被炸得掀翻了顶盖,周四的伦敦中心区域一片惊恐。至少37人死亡,700多人受伤。这是自二战中被纳粹德国空袭以来伦敦遭受的最致命的打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谴责了伊斯兰极端分子,声称爆炸是针对在苏格兰开幕的聚集世界最强国领导人八国峰会的。外交大臣杰克·斯特罗认为发生在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次日的这次爆炸“具有基地组织相关袭击的特点”。被困在地铁铁道中的乘客倒在地上,有的在抽噎。由…  相似文献   

4.
伦敦的夏日也如绅士般平静,似乎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这里有真正的震动。但坐落在这里的南非驻英国大使馆却有些不寻常。一向“嗅觉灵敏”的BBC来了一帮人作全程报道,英国教育界、外交界和文化界诸多名流也云集于此。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在这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毫不客气地捧走了举世瞩目的国际演讲比赛金杯。听说,居然还是一个非英语国家的东方男孩儿!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跟您说再见了!” ——八国峰会结束后布什总统这样说自己也边说边手舞足蹈大笑。  相似文献   

6.
黑洞     
7月7日,在英国伦敦刚刚拿下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八国峰会在苏格兰召开的第二天,英国首都伦敦的地铁站和公交车交通高峰时段相继发生数起爆炸,造成千余人伤亡,伦敦公共汽车交通和地铁全线关闭。就在“7·7”连环爆炸案发生两个星期后,7月21  相似文献   

7.
有一座城市,历史学家誉之为“万城之花”。诗人拜伦诅咒它是“魔鬼的客厅”。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以幽默的口吻调侃道:谁厌倦了这个城市,必然厌倦了人生。作家劳伦斯更是对它青眼有加,顶礼膜拜,竟然封它为“世界心脏”。这就是伦敦,一个有着2000年悠久历史的国际大都市。若把伦敦比作英国的王冠,博物馆则是镶嵌在王冠上的明珠。博物馆是伦敦乃至英国荣辱兴衰的见证。伦敦博物馆数量众多,加上图书馆多达420家。博物馆在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中,独占鳌头,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故伦敦有“博物馆之都”的雅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8.
英国 ,这个充满近代文明和闪耀着辉煌的国度 ,是它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回顾历史 ,这个名字多么令人神往 ,而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也呈现出阳光明媚、蓝天碧水和亮丽清新的景象 ,使这个名字更显美丽。然而 ,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 ,英国城市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呢 ?读过狄更斯小说的人可能会领略到“烟雾弥漫”的“风情”。这种“风情” ,对于那个时代的英国人来讲 ,倒不如干脆说是一种痛苦。185 1年 ,英国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 ,达到总人口的 5 0 % ,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 189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72 % ,190 0年…  相似文献   

9.
八国峰会已经落幕。虽然“所有预先确定的目标都已达到,所有计划通过的文件没有进行大的修改均获通过”,但这些成果不能掩盖八国之间的矛盾和较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八国的矛盾和峰会的难题充分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应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非洲国家的邀请,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上述八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后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重大外交举措。它兼顾了非洲大、小、贫、富、强、弱等各类国家,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重要的历史性访问,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落实之旅”。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前,有一个英国人捉到一只野兔。这位英国绅士决定把兔子当礼物,送给他在伦敦的朋友。他把兔子放入一只口袋,叫来他的爱尔兰仆人。他说:“把这个口袋带到我在伦敦的朋友那儿去,你知道他住哪儿的,袋子里是只活野兔。”爱尔兰人背起口袋出发了。途中他在一家小旅店停留休息,  相似文献   

12.
伦敦腔     
《海外英语》2012,(2):18-18
在英国,由于不同地域口音不同,英国人可以依据一个人的口音迅速辨认出对方的成长地,甚至社会阶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用的类似于牛津腔,是所谓英国上流社会的标准英语。而伦敦腔(即河口英语)则被认为是“社会阶层相对较低的人”的口音。而伦敦腔究竟有什么发音特点。你了解吗?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相信越是优雅的城市,就越是暗藏着更加反叛的内在。其实伦敦,也是如此。一几乎在每一本关于英国的旅行书上,都会开宗明义地提醒旅行者:“切记作客异乡的身份,随时入境问俗,举止斯文。”到英国旅行最可怕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学会适应当地人矜持有礼的“英国气质”。譬如在地铁里被人狠狠地踩了一脚,双方要同时说抱歉;在公园里如果踏出正常步道外半步,就要很懊恼地说,我真是太不小心了;又或者听不清对方说话时,要倾耳低声问sorry,尾音适当上扬,嘴角应有礼地挂着微笑。这种英国气质,在伦敦更是扩大N倍般地体现出来。不必说那些坐在咖啡馆和…  相似文献   

14.
1727年6月的一天,在英国伦敦的大街上,一位法国的年轻人被一伙群情激愤的英国人团团围住。英国人愤怒地叫喊着:"吊死他,快点吊死这个法国人!"英国人为什么这么憎恨法国人?因为当时英法两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相似文献   

15.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人()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法国2.英国首相张伯伦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后回到伦敦,对英国人民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但是,德国法西斯对此却不买账,这最早表现为()A.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B.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C.德国突袭波兰D.意大利乘机向英法宣战3.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创意产业的发源地,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作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伦敦,更是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英国创意产业的佼佼者,并在城市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期,成功由“工业之城”蜕变成“创意之都”,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从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和对伦敦经济发展的贡献入手,分析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文艺复兴前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书的作者是乔叟,他是英国人,被称作“英国诗歌之父”。这部作品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小说,也叫“诗体小说”。乔叟生活在十四世纪,老爸是伦敦卖酒的商人,家庭很富有,但他没有继承老爸的事业,而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被一些国家利用来窃取情报,那么,有哪些高科技手段和设备被情报机构用来刺探情报呢? ★监听网络这方面最为人熟知的是“梯队系统”,最早采用这套系统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他们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等地都设立了监听站。虽然美国一直否认有这个系统存在,但是早在1948年美国与英国就达成协议设立该系统,已经公开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是居住在伦敦的一位穆斯林。伦敦爆炸发生后,穆斯林几乎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本文作者深感这是一棍子打死了许多无辜的穆斯林民众。俗话说, 城中失火,殃及池鱼。“7·7伦敦爆炸案”后,英国人对穆斯林移民的警惕和抵抗情绪明显加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英国的穆斯林后裔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他们的父辈是上世纪中期来欧洲打工的,但这些移民的下一代却很难融入英国社会,他们中的很多人聚居在贫民区, 使这些年轻人有被社会排斥和遗弃的感觉,他们要寻找自己的英雄。他们心中的“英雄”,就是极端主义;生在英国的他们,其实更向往其它国家,居住在英国的极端分子常常开玩笑说,他们的家乡是“Londonistan”(伦敦“London”和巴基斯坦“Pakistan”两个单词组合而成)。当他们中的300到600 人先后踏上远方的国度,在“基地”营地接受训练的时候,这无疑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一次,他们还顺手带上了五十多个无辜的生命! 但是善良的人更愿意相信,邪恶只是被放大了而已。和任何一个民族一样,穆斯林并不是一个罪该万死的邪恶民族。正如本文作者所说,其实和大多数其他人一样,他也谴责罪恶, 他也害怕天降横祸。  相似文献   

20.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他却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1851—1852年合刊的英国《皇家亚洲协会中国分会会刊》上,包令发表了《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其中说林则徐“忠诚地、,汗不同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