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姚思雅 《陕西教育》2002,(10):43-45
李贺(公元790-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存诗二百余首.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崔颢(约公元704—754年),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年)中进士,天宝中曾任司勋员外郎(主管官吏勋级).他有较长的时间生活在长安和洛阳,也曾南下长江,到过武昌.他到武昌写的《黄鹤楼》,是一首有名的七言律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诗歌上,真正用汉语写作且有一定成就的少数民族诗人是不多的。元代维吾尔族诗人萨都刺即使在力量雄厚的汉族诗人群里,其诗词也象夜明珠那样,闪耀者奇异的光彩。萨都刺(1300—1355),字天锡,号直斋。出生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方这座不大的古城里。他年幼时体弱多病,然而他生性倔强,又非常勤奋好学,所以他终于在公元1327年(泰定四年)考中进士。后宫至河  相似文献   

4.
《卖炭翁》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14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以越职言事,贬为江州司马。以后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过着退隐的闲适生活,享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存诗二千九百多首。《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有他的传。  相似文献   

5.
公元770年的冬季,一代诗圣杜甫长眠于漂泊的小舟之上,从此结束了四处流徙、居无定所的生活。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与浪漫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也是古典诗歌各种体式的集大成者。当然,  相似文献   

6.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31年(公元1398年),卒于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他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积极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勤勉从政,率先却敌,英名流芳于世,而且激情满怀,笔下生花,写下了数以百计的壮美诗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祐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和龙图阁大学士等职.在此期间,正是范仲淹提出和推行他的十项改革方案即“庆历新政”的时候,包拯也曾比较集中地提出他的政治主张.皇祐五年到嘉祐二年(公元1053—1057年),包拯又任瀛州(今河北河间县)、扬州、池州(今  相似文献   

8.
现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自光武帝到献帝时期(公元25-220年)的历史。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司马彪。范晔(公元399-445年),字蔚宗,东晋、南朝刘宋时人,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范晔出身于世族之家,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刘裕建宋后,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宋文帝元嘉元年,他被贬为宣城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乃立志修订诸家后汉史书,这是其治《后汉书》的开始。范晔的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百官阶次》一卷,但皆已散佚,惟有《后汉书》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初唐诗人王勃(公元六四九年——六七六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著名诗人王绩的侄孙.据说他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而且写得又快、又好.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汉书指瑕》十卷指摘其错误.十四岁时,太常伯刘祥道巡行关内,他上表自陈,刘"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杨炯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诗苑中,南朝宋杰出的诗人鲍照犹如一朵奇异的冰山雪莲,挺拔地怒放在封建门阀制度下的冰天雪地中。 鲍照(公元414年—公元466年),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人。因做过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又称鲍参军。他出身于庶族,一生在森严的门阀制度下度过,虽然“才秀”,怀有为国建立功业的理想,祈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黑暗的世道,使诗人的理想一直未能实现。鲍照在人生的道路上受尽种种罹难,对他所处的社会由鄙夷而转为批判和抗争。他以诗歌为矛戟和讼词,向当时的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发出了  相似文献   

11.
陈忱,字遐心,号雁荡山樵,自号默容居士,生于明万历乙卯仲春,即公元1615 年3月,浙江乌程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市) 人。他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和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之一。其一生创作颇丰,据清人杨凤苞所著的(秋室集)卷一中的《书南山草堂遗集后》记载,陈忱的创作有;《雁宕诗集》(二卷)、《雁宕杂著》、《续二十一史弹词》、《痴世界》(曲本)等等,但是都已散佚不存了。今存者除有,  相似文献   

12.
《春望》写于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三月。两年前,即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长安沦陷,杜甫携家逃难,住在鄜州(今陕西鄜县),七月肃宗即住灵武(今陕西灵武县),他前往投奔,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幸因官职卑小,未被囚禁。当时长安被叛军占领着,诗人身陷贼营,他看到长安被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即景生情,就写下了这首伤时恨别,忧国思家的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13.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永元中(约在公元95年至105年之间)病殁于家中,终年七十岁左右。他生在(讠千)纬迷信的气氛笼罩整个社会的黑暗时期。他一投入思想战线就担负着与之进行斗争的时代使命。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把春秋战国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他的著述颇多,但留传下来的仅有《论衡》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的《招致》  相似文献   

14.
五唐代边塞诗独多,与唐代前期(公元618年至755年)国力强大及连续进行拓边战争有关,还与不少诗人为了个人出路远走边塞身入大将幕府有关。这一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中(包括不被称为边塞诗人而写了一部边塞诗的),乔知之曾经参加西征仆固姑(为铁勒族),陈子昂也从乔知之西征到同城(今甘肃山丹),后来又从武攸宜北讨契丹。王昌龄三十岁以前曾到过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萧关(今宁  相似文献   

15.
一每当读到“一从恩谴度潇湘”和“雁飞犹得到衡阳”的诗句,就不禁想起“诗家夫子”王昌龄曾两次被贬来湖南的不幸遭遇。王昌龄,字少伯,是我国初唐的杰出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死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七五六年)。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武则天称帝、安禄山作乱的中唐时期,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不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研制的指南车、候风仪、地动仪,堪称为科学史上的不朽发明,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他的《四愁诗》是我国七言诗的滥觞,而且又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 陕西渭南人。他的诗歌 现存近3000首,数量当 推为唐代诗人之冠。长 篇叙事诗《长恨歌》、《琵 琶行》等名篇代表了他 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琵琶行》作于唐宪 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 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 岁,任江州司马。 作品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 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他诗文成就卓著,还是一条硬汉子,他两度题诗玄都观见证了他的铁骨豪情。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继位。为了永保唐代基业,他决心革除弊政,支持王叔文提出的政治改革,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史称“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作为王叔文的得力干将,先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后改授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谪居朗州近10年。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二月,刘禹锡奉诏回京,见到了同时返京的难友柳宗元等人,彼此重逢,感慨万千。来年二月,这群满腹牢骚的文人,相约去京郊玄都观踏青赏…  相似文献   

19.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是年杜甫54岁。并且成都严兼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这样,诗人就失去了一个原本可以依靠的好友。于是举家离开成都草堂,乘船沿岷江东下,途经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忠县)。旅途漂泊不定的生活激起了年老的诗人心中那无法平静的不尽的感慨。因而在途中的一个夜晚,提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律。  相似文献   

20.
在唐代诗人中上过华山而游览的人是很多的,除李白、韩愈等大诗人登华山而留有佳话外,中唐著名诗人李益(748—827)也上过华山,并留下了几首诗。他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进士。他曾任郑县(今陕西华县)尉,久不升迁,颇不得意,便弃官而去,客游燕赵。后为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唐宪宗闻其诗名,任为秘书少监,官玉礼部尚书。他虽名列“大历十才子”,而诗风明快豪放,和钱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