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与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本文从构建和营造发散点出发,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笔者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义称“求异思维”,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与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本从构建  相似文献   

4.
建构发散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5.
建构发散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多角思维)训练,也需要进行收敛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训练。因为创造性思维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体现。通过发散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各个方向去思考和探索,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然而,通过发散思维获得的各种答案或结论,还必须借助收敛思维进行严谨的分析推理,借以鉴别正误、比较优劣,概括规律,使认识得以深化。也就是说,通过发散思维训  相似文献   

7.
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根据思维的指向不同可分为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是指把所提供的条件或者事实结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思考,得出确定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则是指由某一个条件或事实出发,从多个方面思考,即而产生出多种结论、答案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收敛思维不可缺少,但如果只注重发展学生的收敛思维而不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就无法提高。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都是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综合作用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重视发散思维的研究和培养,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二、通过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的求异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运用发散性思维求“新”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一个思维基点出发,运用分散组合、引申推导、类比推理、联想想像等方法,从四面八方进行的全息思维,找出多种思路,以求得多种可能的答案。运用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个性的表现,可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使思维趋向灵活多样。就思维方向而言,发散性思维可分为纵向发散、横向发散和逆向发散。纵向发散,是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推导出几种不同的发展结局、或几种观点结论,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最能表达中心、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结局或结论。横向发散,是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类型,发散型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即通过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大胆地向四周幅射,扩散出两个或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一词是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发表的题为《创造力》的著作演讲中和集中思维作为两种操作提出来的。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或收敛式思维是指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和传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通俗地说如果问题有一个答案,那么为了这个答案,思考的每一步必须指问这个方向。而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辐射型思维)是指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案展开的思维,如果问题有很多种可能答案,那么思路可沿这个问题的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展开,以寻找适当的答案。 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2.
<正> 成人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发散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人的思维过程分为求同思维(幅合型)与求异思维(发散型)两种。求同思维是从同一方向进行思考,对问题做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是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结论的联系为前提的。而发散型思维是对同一研究对象,探求不同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从各个不同方向进行探索,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方面。与求同思维比较,创造能力更多地与发散型思维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培养学员求同思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创新需要思维的发散和流畅,需要打破定势,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有目的设计一些或条件不完全确定,或结论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沈祖荣 《物理教师》2004,25(11):23-25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直接决定着个体创造能力的大小,所以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本文就变化性、解法性、阶梯性等三种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发出,探析物理学科习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材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同等重要。发散思维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答案,而聚合思维则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以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像和假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聚合思维则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因而是已有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种类繁多,根据探索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如果遇到某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思维过程就是要找出这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如果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考的方向就往外发散,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两种思维形式各有其特点:聚合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有方向、有组织、有条理;发散思维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它是指从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条件为出发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究、逆向反复比较,如此产生诸多联想,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或者获得其他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结果.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过程分为集中式(或聚合式)和发散式(或分散式)两种,所谓集中式思维就是利用全部已知信息作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发散式思维与集中式思维恰恰相反,它是从某一点出发,运用全部信息进行放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并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