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报告,截至2019年6月,手机App(application,手机应用)的使用是智能手机成瘾者重要的行为维度;社交网络服务功能上瘾,且Mok等人发现,女生易对智能手机成瘾,男生反之;手机的易得性与便利性的特点使得手机使用率更...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通讯、网络信息、社交软件给高校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焦虑情绪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校中蔓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与他们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控制焦虑情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莫丽娟  文明华 《内江科技》2022,(8):149-150+140
<正>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自主学习理论探讨高校大学生线上体育教学模式,经过疫情期间对华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认为构建大学生自主有限空间锻炼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自愿参与体育锻炼原则,培养其终身运动习惯,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部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应实现“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  相似文献   

4.
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它随着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教育方式。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便利,但也存在一定局限。以江汉大学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情况为例,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效能,提出高校网络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抵御新冠肺炎病毒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新冠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重庆市5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新冠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有所改变,跑步、跳绳、瑜伽成为主流;(2)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频次比例均高于疫情前;(3)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都较为积极,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高;(4)疫情期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以燃脂塑身与增强体质为主要动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在疫情前与疫情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从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此推动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在线课堂教学开展现状的研究,探索一条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新疆高校大学体育长期发展的道路,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为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将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定义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在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下,辅导员应该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戴亚红  郭颖 《科技通报》2020,36(7):116-118,122
医疗领域的战争隐喻屡见不鲜,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可以反映人的思维方式。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考验着全世界各国人民,中外不约而同以"战争(war)"喻疫情,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种隐喻存在两面性,容易导致二元对立的视角。本文将分析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战争隐喻架构,探讨背后的认知成因和历史文化渊源,讨论战争隐喻的局限性,并对该隐喻泛化的现象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求友谊质量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及自我同一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问卷、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507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2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和相关分析,使用Process进行中介分析。结果: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手机成瘾呈现负相关,而和友谊质量呈现正相关;自我同一性在友谊质量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个体的友谊质量不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手机成瘾程度,一方面频繁的网络社交增加风险,另一方面自我同一性抑制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血液供应管理等工作所做的应对策略,为各地区采供血机构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快速、安全、有效地处置提供参考。COVID-19疫情给采供血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困难,血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主动灵活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措施、加大采血力度、妥善安排血液供应,保障了疫情期间的临床用血需求,“贵港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供血保障模式”可以为各地区采供血机构在应对类似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络调查、文献综述及主题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该主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科技风》2021,(17)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具有功能丰富、便于携带、强交互性等特性的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也导致了手机依赖问题的产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以及生活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协同治理理念为基础,从高校、家庭、社会、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监控数据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SEIR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Q-SEIRS传染病动力模型,分析严格管控前后的新冠疫情变化趋势,寻找新型疫情严格管控时机,减少疫情蔓延,降低民众恐慌。2019年末,中国新冠疫情自武汉爆发,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防控下,疫情得到控制,并趋向稳定。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不稳定,极其容易发生变异。变异后的毒株有一定概率突破当前疫苗防控体系,使得人群在接种疫苗后仍然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2022年3月,新一轮疫情开始在中国上海出现。上海普陀区发现第一例新冠确诊病例,之后半个月内,上海市内发现一系列新冠肺炎感染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面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对381名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自编个人信息问卷及心理状态自评量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结果/结论]本研究中调查得到的学生自评焦虑得分粗分为32.51±7.61分,自评抑郁得分粗分为36.39±8.46分,对比国内常模有显著升高。在基础特征中,女性学生的焦虑情绪在疫情中受到更多影响。在风险传播上,通过以确诊病例数制作的风险划分表发现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出现边缘带效应,极低风险与极高风险地区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受到更多影响。在网络谣言传播上,参与过传播不实新闻的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在疫情中受到更多影响。高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对女性学生、来自较高风险地区学生给予更多关注。认真做好持续的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和日常落实。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及时发布清晰的官方通知解读。  相似文献   

16.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停课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各大高校纷纷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该文回顾了疫情防控期间作者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实践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希望能对将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认识医学类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并分析由此引起的心理焦虑,提供了解决措施。方法:延边大学中医、临床和护理的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医学生的手机依赖率为58.5%;医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心理焦虑并加深;手机依赖与焦虑呈正相关(P0.05)。结论:医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高会有焦虑情绪;学校应重视医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自身应提高自己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治理是一场多主体、多需求的组织管理战役,也是一场跨部门、跨领域的人民战争.这场战役既要处理好人员防护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动态平衡,也要处理好公民权利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动态平衡,还要处理好国家安全与恢复产能之间的动态平衡.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启示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布局.文章从...  相似文献   

19.
陈双 《百科知识》2021,(3):60-61
人们在面临重大的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时,一旦出现过度的心理反应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否则便会陷入长时间的失落、焦虑、抑郁和无助的情绪中,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对高校半封闭式管理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情绪调节的教育和引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多样,操作越来越简单便捷,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也越发强烈。由于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这一现象,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