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能力建设,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相连,其首要任务是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要求是加强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善于用政治眼光审视工作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能力并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一个持续展开的实践命题,是内在机理与外生机制、历史动因与时代动因、理论因素与实践因素综合作用中生成的。踏上新的“赶考”征程,党的政治能力建设要突出强调坚持“两个确立”和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历练,优化政治监督问责机制,探索建立政治能力考核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其理论渊源、历史根基和实践依据共同构成“两个维护”的逻辑基础。就理论而言,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融合;就历史而言,它是党的百年建设史经验的提炼;就实践而言,它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三全育人”能否有效融入教师党支部建设,关系到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问题。为此,科学认识其内在逻辑、正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准确找到其实践路径是“三全育人”融入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其核心要义在于,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主要内容,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根本原则,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方法。从理论向度看旨在深刻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从历史向度看意在系统总结党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斗争经验和科学结论,从实践向度看重在积极塑造“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生态和价值形态。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这三重逻辑的精准把握,有助于实现在理论溯源中把准科学遵循、在历史发展中把牢使命担当、在实践行动中把好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5.
“两个确立”作为党在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坚持党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其中蕴含着重大的实践价值。“两个确立”助推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生成,回应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诉求,明确了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遵循,充分把握“两个确立”的实践属性有助于真正把握其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怎么办?》一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意蕴,充分体现了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等核心构成要素的基本规定。从生成逻辑看,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斗争的承续,是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经济派”错误主张的批判,是对建立一个思想统一的职业革命家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从内容结构看,列宁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由“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工作的对象为工人阶级,指出了工作的内容是“政治意识”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强调了工作的方法是“从外部灌输”。列宁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以永葆先进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精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其核心是党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笔者认为,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观”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个结合”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总结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政治财富,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造。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社会上关于“两个结合”论断的三种错误言论,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而在推进“两个结合”走向系统、深入、成熟的实践进程中,奋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9.
政治建设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校学生党组织作为党密切联系大学生党员和凝聚服务广大学生的政治核心,其政治建设的效果不仅关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更关乎大学生党员是否政治过硬,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政治进步程度。从理论上看,高校学生党组织肩负着无产阶级政党所赋予的壮大阶级政治力量的责任,拥有为党储育政治力量的光荣传统,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中持续加强。从历史上看,高校学生党组织适应不同时代主题和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政治建设来锻造青年时代先锋,在建党百年来的四个历史时期,先后为党和国家培育和输送了青年革命先锋、建设先锋、改革先锋和强国先锋。从实践上看,在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高校学生党组织更加需要汲取历史经验,在壮大学生群体中的政治力量、锻造学生党员过硬政治素质、动员学生党员投身政治实践、引导学生党员全面成长成才等方面持续强化政治建设,进而全面团结引领“强国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进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文章从辅导员自身素质、关注学生弱势群体、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把“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全党同志重温并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传播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政治建设”宗旨就是“讲政治”。要“讲政治”,就需要增强党的政治传播意识;能“讲政治”,就需要提升党的政治传播能力;会“讲政治”,就需要建构党的政治传播体系。总之,政治建设需要统领政治传播实践,政治传播活动必须回应政治建设宗旨。换言之,有必要从政治传播的角度来理解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能更有效深入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传播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3.
对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进行生产性阅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所指向的社会形态现代性研究域,以“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依法执政”所指向的民主政治现代性研究域,为两大理论资源开发背景,解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理念的内涵,并从三个维度探讨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现实性展开。《决议》中实践的要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中不断确证自身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力量性与此岸性,使人复归人民的主体地位的过程;必然的要义是指中国共产党既是历史实践产生的必然性的载体,又是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必然的主体。《决议》中的这两个要义在底气来源和教育使命两方面影响着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叙述逻辑。从价值维度看,要将二者融入阐释思政课教学的方式中,解决难与易,也就是深度与直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张豪锋李庚金河南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的基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面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时代的变化,新的考验和挑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内涵、特别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意义,空前地凸现出来。“三个代表”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变化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复杂局面中统揽全局的内在要求,使党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列。“三个代表”全面阐发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标准和途径,是衡量党的建设得失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7.
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根据党的状况和面临的任务,提出“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和命题,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一个重要探索。在邓小平“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和命题中,它把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逻辑起点、内在动因和方法论指导,从改善党的领导制度、组织状况、领导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党的作风、党的纪律和监督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内容和思路。邓小平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是执政党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与时俱进,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构想无论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治理论上看,“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从政治实践上看,“一国两制”构想既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可以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宝库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