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草木篇》流沙河 在解读《白杨礼赞》时笔者曾指出,比喻与象征不同。比喻的特点是把本体和喻体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  相似文献   

2.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棵树。这棵树与苏童那《三棵树》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相比,虽然同样是树,但在内涵上有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白杨礼赞》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抒情散文,其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精致讲究。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占志,借白杨树来象征英勇抗战的北方人民,借白杨树“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形象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敌后抗战的北方军民及其坚强、正直、朴质的品质,并进而歌颂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魅力不同凡响,把散“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力作,是中学生难得的好范本。下面我仅《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做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初中课文的名篇,也是散文中的典范作品。我们如果认真去品味这篇课文,咀嚼鉴赏,就会有美不胜收之感,读起它来,就像在饮一杯美酒,其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7.
【教学设想】了解作者极力赞美白杨树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和象征手法 ,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前简要地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目的 ,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的一个必要步骤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是深入学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必要环节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诵读课文第 5、第 7、第 8自然段 ,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 ;课内 (或课后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 ,练习写 30 0字左右的小作文 ,是学以致用、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语】今天我们学习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抒情散文的特点与写法。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3、价值观: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的人生观念。  相似文献   

9.
10.
一般人都知道茅盾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学评论家,其实,茅盾也是中国现代学中的一位散大师。在星河灿烂的中国现代散作中,如果铨取为中国现代散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大师的话,茅盾当与鲁迅、朱自清、谢冰心等比肩。  相似文献   

11.
周宏 《中学文科》2007,(12):86-86
教学过程 一、介绍写作背景:结合注释,了解抗战时期我们民族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师:《白杨礼赞》《风景谈》,被认为代表着茅盾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这节课我们学习《白杨礼赞》。(邀班长板书课题)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白杨礼赞》的激情与豪气。PPT:(超链接)薛飞朗诵《白杨礼赞》。师:课前安排同学提出初读时的疑惑,老师浏览了一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赏析语言,是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白杨礼赞》,可通过“礼”“你”“不”三个关键词,透视作者的情感倾向及创作意图,并借此了解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尹贻娜 《英语广场》2020,(11):22-24
随着翻译活动的盛行,人们越来越追求翻译的质量。散文的翻译仍然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基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本文分五个步骤对张培基先生的《白杨礼赞》英译版本进行赏析。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再现了原作的风格特征,用词考究,是学习散文翻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运用首句统摄法开展教学,可以克服以段推进的缓慢低效的教学弊端,节时省力,程序清晰,效果显著.运用首句统摄法开展教学,首句必须具有统摄性,主体部分同类内容要有分列性.能否运用首句统摄法展开教学,取决于课文首句的特点,或者说课文有没有文眼.首句统摄法的使用不受体裁限制.运用首句统摄法开展教学,一定要遵循“按类分列,依次推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标题是“三棵树”。这本来是一个地名,与本文的主旨原本毫无关系.作者却用它作为文章的“导入”,也就是引子。其实引子本身并没有多少内涵,但是,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三百多字的篇幅里,先后七次说到“三棵树”,这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哕嗦了?然而,读者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怅惘。这种怅惘非常深.所以才反反复复地念叨。即使这样念念叨叨。作者却仍旧说“我不知道三棵树是什么树”.于是就引出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树令我怅惘。”从这里,可以看出,念念叨叨,其实就是一种抒情。  相似文献   

17.
【思路综述】本设计意在从侧面入手,对《白杨礼赞》这一传统篇目的教学进行新的尝试。根据课文,我试图用三个板块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而有序地活动起来。通过“填写一个句子、续写一个句子、创造几个句子”三个话题,让学生理解品评课文,在阅读实践中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体会托物言志手法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课件设计】1.指导思想。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一位女教师.把这篇文章贴在自己的主页上说:“这是一篇早在‘环保’成了热门话题或学生、文艺界人士拿来当口头禅之前就已写成的‘环保文章’。”但是.仅仅从环保的角度来构思这样的文章,写起来就可能不用这么复杂.说到底不过是写了一棵挺老的树,因为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交通上发生种种问题,竟有人不珍惜将如此有年代的大树肢解铲除。  相似文献   

19.
初中时,学过《白杨礼赞》。上班十年有余,又见《白杨礼赞》。对于这株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初中时,便全文背诵,现在读来也毫不费力,可是解读时却发现自己无处下手。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已没有什么难度和期待值。排比、反问,文中多次出现的"象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他们已在之前很多文章中学过了。学过的东西再重复,学生就便一望而知。  相似文献   

20.
郑百苗 《福建教育》2005,(11A):30-32
[聚焦缘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常有这样的现象:开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读课题或初读课文后质疑,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但当学生交流问题以后,教师往往既不作梳理、整合,也不明确重点,以引发更深入的思维活动。而是一句话打发学生:“同学们都提得很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如此引导,看似在开放中激发思考,可因为“问域”宽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