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绝妙批语     
“奇文共欣赏,‘妙批’相与析”。在批语这方小天地里,有不少让人叹绝的妙批,值得再三品味,其语言或风趣,或机智,或委婉,或直白,风格各异,花样百出。  相似文献   

2.
别字妙批     
汉字中存在着同音字或形似字,在书写或阅读时容易造成别字,闹出一些笑话.现将一些妙批别字的故事摘录如下: 一、谐音式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口."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曰:"实不敢娶(取)!"  相似文献   

3.
文批拾趣     
文有妙文,批有妙批。古今不少文批,语言精炼,一语中的,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巧应妙答,是指节目主持人对意想不到的问话或在突然情况下的急智性语言应对,其高级境界,类似于佛教禅宗的"禅趣"。通过述评生动的主持范例,作者初步总结了节目主持人"巧应妙答"语言的"禅趣":一语双关,巧合情景,妙合天成;使用淳朴通俗的口语,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就有超凡脱俗的妙处;一语破的,胜过千言万语;善于引导,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5.
<正>"无理而妙"是鉴赏诗词时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无理"是赋予文学张力的手法,"妙"是因手法运用而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可谓词短意丰。何为"无理而妙"?谢榛《四溟诗话》中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道出诗歌阅读体验的美妙:或因篇而异,或因人而异,亦因时而异,无常式常法可循。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难以用常情、常法的方式去理解的内容,这种违背"常"式的创作形式,不但没有因其异常被批评,反而产生出"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书法之法在于心。唐人虞世南云:"心正气合,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柳诚悬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因此,书法就不仅仅是单纯地写字了,更是对心性的淬炼。千百年来,书法史上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不仅有高超的书艺技巧,更有超拔的人格魅力,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  相似文献   

7.
倪湘 《当代学生》2014,(15):2-5
正妙妙:"暑假去哪里避暑?"奇奇:"我们去辰山植物园吧!那里正在举办荷花展,有一种荷叶超大,据说,小孩还可以坐在上面而不会下沉呢!"妙妙:"有那么夸张吗?"奇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吧!"悄然怒放的"夏日花"奇奇和妙妙的寻荷之旅开始了。到达辰山植物园,大门口就有荷花展的巨幅海报,上面写着:华东地区品种最全的一次荷花睡莲展,正在我园水生园展出,欢迎参观。奇奇拉着妙妙迫不及待地买票入园,直奔水生园而去。水生园内人头攒动,大家似乎都  相似文献   

8.
妙批趣话     
我国历史上曾有不少妙文,也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妙批,匠心独运,显求文人才华,被传为佳话。南宋翰林学士陈子茂,才华横溢,他担任主考阅卷时,在一个不学无术者的试卷上批了两句诗:  相似文献   

9.
陈绍琴 《成才之路》2014,(19):57-57
正"秘妙",是王国维先生的用语,类似于"诗眼",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诗词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换句话说,就是"心中有,笔下无"、难以用文字尽述的情趣或隐含意味。针对不同的诗词,"秘妙"有时是一个字,正如"杨柳绿千里"的"绿"的意蕴;"秘妙"有时是一个词,恰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穹庐"的博大;有时它又是一个场景,如"日出江花红胜火"中那一片红得胜过火焰的江花;更有时,它不在字里行间,却在读者胸臆中。找准诗词  相似文献   

10.
自信     
《小学时代》2015,(8):36-37
欢迎光临"妙妙素材超市"!本期上架内容多多,欢迎前来选用。如果您对本超市的"产品"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以写信给我哦!关键词:自信【写作角度】1.赏识造就自信可以从自己做事没有自信写起:如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有疑问不敢去问老师,竞赛不能取得名次,甚至在有陌生人的时候连话也不敢说……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鼓励、帮助,使自己重新找回了自信。  相似文献   

11.
广州花埭有着一千七百多年的种花历史,文人骚客流连忘返,题咏甚多,诗意盎然.德庆举子梁修所撰<花埭杂咏百首并序>(又称<花埭百花诗>),系为光绪乙酉(1885年)上元花灯百花诗坛而作.作者吟咏一百种名花,不满足于刻画花卉外在的艺术形象,而是遗貌取神,广泛运用了"观众/读者"所共知的典故,或描摹妙态,或托物言志,或讽谕世情,或藉花论史,或载录风俗,于"品艳评香"、"批红判绿"、"裁红剪绿"之外别有一番情趣,充分展露了岭南诗人的才性与诗艺,从更深的层次反映了花埭赏花风俗的节日氛围与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2.
"宝玉乞花"的情节似从唐宋诗词以及作者的祖父曹寅《楝亭集》诗词中化出,脂批"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的评语当不是过誉之词。曹寅的《楝亭集》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祖孙二人都有爱梅情结,喜爱梅花是他们共同的情趣爱好。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须引领学生"学"语文之"妙","思"语文之"妙","习"语文之"妙","用"语文之"妙"。妙觉语文,即觉悟语文之妙,习得语文之妙。既是"妙觉语文",则应以"真善美慧"为其基石,并初探"言语共生课"、"传承共主课"、"体验共鸣课"与"思辨共创课"四种课型。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重点就是对"秘妙"的寻获与品味,不仅知其然,而且还希望能知其所以然。通俗来讲,"秘妙"就是文本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是作者巧妙地表现出他人难以表达的特征、思想或趣味,是文本语言运用最具创造性、最具特色、最具价值的地方。"秘妙"的品味能让学生知晓文本思想精神的高度、形式的巧妙独特,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构建一座桥梁,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做出极好的示范。这样的"秘妙",  相似文献   

15.
此文为"忠言"不"逆耳"找到了一个办法——"给面子"!但是,此文的分析还未到位,有两句话应修改:第一句"妙就妙在既让景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维护了景公的颜面,给了他一个下台的机会",应改为"妙就妙在维护了景公的颜面,给了他一个下台的机会,使景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二句"这块警示牌,既让人们提高警惕,又极富人情味",应改为"这块警示牌,极富人情味,让人们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6.
邻家的女孩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家换了邻居。新搬来的人家姓何,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平时她父母"妙儿,妙儿"地叫她,我就背地里送她外号"小花猫"。  相似文献   

17.
李山 《科技文萃》2004,(8):187-189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传递信息、增进友谊的"桥梁".除了"有声语言",人类还创造了一些"以物喻情""以势传意"的"无声语言",以辅助语言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或借以表达"难以启齿"的某种感情,许多"无声语言"妙趣横生,其妙,就"妙在不言中".  相似文献   

18.
正楷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馆阁之失也。试观魏晋人之小楷,或古雅质朴,异趣盎然;或平和简静,意态醇厚;或萧散纵横,墨彩飞动;或神致隽逸,妙合自然。至于小楷,余用功最深,亦最适吾心性,初从钟《荐季直表》入手,铁老谓:"隶书秦汉,楷法晋唐。"盖亦取法乎上之意。余初不理解钟书之妙,只是依样画瓢,后乃学王羲之  相似文献   

19.
真情沟通     
每当音乐响起,妙妙都会露出可爱迷人的笑容,翩翩起舞,所以,我们经常请她做"小老师",她也很乐意展现优美的舞姿。但是,寒假过后,当我再请妙妙当"小老师"时,我看到她极不情愿的表情中夹杂着紧张和不安。开始我们以为她是因为刚度完假回来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原因没那么简单,于是,我约访了妙妙的妈妈。见面时,我发现妙妙妈妈的表情有些凝重。我对她说:"妙妙真讨人喜欢,文文静静的,很懂事,而且节奏感  相似文献   

20.
一、美丽的生态花园——妙西镇 江南山区小镇——妙西位于湖州西南12公里处,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妙西原名"妙喜",因南朝梁武帝在大同七年建造"妙喜禅寺"而得名,素有东方"妙喜佛国"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