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香格里拉.文章拟从乌托邦思想和东方主义角度分析<消失的地平线>,作者希尔顿将西方文明融入到中国的香格里拉,并且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充满了民族优越感,其实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只是西方社会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2.
儿时,就听说香格里拉是一个梦幻般神奇的地方。不久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着一个始终割不断、舍不下、魂牵梦绕的惦念和向往,走进了香格里拉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也许是心情所致,尽管经过一天的颠簸,没能合上一眼,也从未感到过疲惫。越过金沙江  相似文献   

3.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最让我难忘的是云南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它源于唐宋时期建筑的“日光城”和“月光城”,日月两城遥相辉映,千古流传,成为佳话。绕过连绵起伏的玉龙雪山,沿金沙江逆流  相似文献   

4.
暑假我去了云南旅游,至今对那美丽的旅程都难以忘怀。自从我踏进中甸的第一步起,就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流传着许多藏族人民的美丽神话,孕育着高原那独特的景色。丽江和香格里拉之间隔着长江,那儿有个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士,在二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小说中所描写的香格里拉,是个自然景色和纯净空气的荟萃,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的归宿。半个多世纪来,许许多多的外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大西南,找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竟哪里是人间桃源?香格里拉究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香格里拉之迪庆篇这里有雄奇壮丽的峡谷、金字般的雪峰、明镜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外国人来到云南丽江旅游。他在这里转悠了好几天,深深地为这里古朴优雅的景致所陶醉,他感慨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最美丽最幽静的地方。他惟一不满意的是,丽江人悠闲自得甚至缓慢迟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有个叫香格里拉的极乐世界。那里是天使的国度,没有战争没有忧伤,只有美丽与快乐并存。空气中弥漫着玫瑰的馨香,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桃色的云,绿丛中紫罗兰静立着,芳草中铃兰耳语着,听得见迎春花的低语。那里就是天堂。许多人把那个神圣的地方装进心里,永远做着相同的梦。有人企图独自闯进那个圣地,他们带着金钱。许多人退出了———也许没有那个地方。有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站了出来,这两个不共戴天的仇人要以生命为赌注寻找香格里拉。他们带着相同的东西:一根绳索、一壶水、一把刀、一点干粮,最重要的是带着全部灵魂。望着他…  相似文献   

8.
杨登明 《教育》2013,(16):56
42岁的齐玉英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古城独克宗小学一名藏族女校长。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格里拉人,我在这"天堂般的地方"从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香格里拉的"干部摇篮"独克宗小学是香格里拉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正规"公办"应从1936年开始,至今建校也有77年。独克宗小学见证了茶巴古道悠远的马蹄声,踏着社会前进的铿锵脚步,一路点缀着迪庆高原,  相似文献   

9.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充满诗意的精神归宿一“香格里拉”。湘西的山水孕育了他的家因情结,人性眷恋中蕴藏着浓浓的家园情杯,使他成为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0.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充满诗意的精神归宿-"香格里拉".湘西的山水孕育了他的家园情结,人性眷恋中蕴藏着浓浓的家园情怀,使他成为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1.
杨登明 《教育》2013,(6):56-56
42岁的齐玉英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古城独克宗小学一名藏族女校长。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格里拉人,我在这“天堂般的地方”从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香格里拉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作“xamgyinyilha”,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来,“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于1933年写成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  相似文献   

13.
看《十月》     
与成名作《水乳大地》和《悲悯大地》一样,范稳的《香格里拉客栈》(中篇)依然关注汉藏文化交叉地带的故事。在城市里身心疲惫的汉族男人,并非偶然地滞留在类似"香格里拉"一样的藏区,和年轻纯洁美丽的藏族姐妹展开了充满"主动和被动"吸引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02,(30)
长长的暑假终于结束了。回到学校看见琦琦时,她正在又笑又跳和同学们说她暑假的云南之行。她说香格里拉的天空很蓝很蓝,开满鲜花的草甸美丽无边;她说高原古城丽江的小桥流水人家,以及柳叶低垂、古乐飘  相似文献   

15.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人们总是把美好的希望凝聚在梦中,香格里拉就是一个美丽的梦。宁静、和谐、闲适、自由、快乐的生活,是人们的美好追求,于是在圣经故事中出现了让西方人无限向往的伊甸园;陶渊明笔下那若有若无的桃花源,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理想生活的代名词。1933年,一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英国作家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向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蓝天映衬着雪山,清澈的湖泊象一颗颗翡翠镶嵌在高原上,丰茂的草甸上成群的牛羊食其青草,蜿蜓的小溪载着悠扬的牧歌流向远方,这里的人们勤劳纯朴,永远年轻。这个只有在梦…  相似文献   

16.
香格里拉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4月,美籍华入科学家方宝贤先生回云南丽江故乡,听到许多有关香格里拉的说法,发现他们的观点与小说中虚构的香格里拉相差甚远,便请他夫人从美国图书馆寻找有关香格里拉的最新资料后电传至昆明。离昆前他一再嘱咐云南师范大学本文典、余嘉华两位老师把资料译成汉语供香格里拉迷们参考。现根据方先生提供的资料编译成《香格里拉之争》一文。全文分三部分:一、词典释义;二、香格里拉和喜马拉雅山;三、香格里拉“发现权”之争,最后是香格里拉在何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居住在"三江并流"的边缘地带,那是个比香格里拉还要偏僻的小地方,没有雪山,没有草甸,甚至没有青稞和牦牛。所以我对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香格里拉高原,始终怀有一种宗教般的敬畏。  相似文献   

18.
你去过养马峡吗?在四川江油以西20千米,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养马峡。传说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进攻蜀国时,曾在这里驻军养马,所以得名。当五月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落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时,我们走进了这处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拉萨———在藏语里的意思是 :神地墨脱———在藏语里的意思是 :开满鲜花的地方香格里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 :神奇美丽的乐土畹町———在云南傣语里的意思是 :太阳当顶的地方西双版纳———在傣语里的意思是 :理想神奇的乐土达坂城———“达坂”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 :风口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意思是 :进得去出不来松花江———在女真语里的意思是 :天河额尔古纳河———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 :弯弯曲曲我国部分地名的含义!贵州@凯维翰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原为中甸县)的碧塔海,是个面积约1.6平方千米的高原湖泊。环湖有树林、芳草,伴有鸟鸣、虫吟,那是个美丽、奇妙、神秘的世外桃源。有一年夏天,杜鹃花盛开。山风轻拂树梢,花瓣纷纷扬扬,飘落湖中。湖里的叶须鱼戏花漫游,显得那么幽静、祥和。然而,不久鱼儿便摇摇晃晃,忽沉忽浮,直至肚皮朝天,气绝身亡。当地人说,这是“杜鹃醉鱼”。全球有杜鹃花800余种,我国有600多种。花色繁多,光红色花就有紫红、大红、淡红,还有红里泛白,白中透红的。当然,也有黄色和白色的。其实,美丽的杜鹃花中并没有酒精成分;泡在水中,也不会产生有毒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