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军 《宁夏教育》2011,(10):55-56
语文姓语,语文味应是语文课的核心体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体会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他是这样说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我觉得这是对语文味的一个精要概括。  相似文献   

2.
黄炜 《考试周刊》2012,(63):49+109-49,109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然而这种"味"具体指什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之佳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作者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真谛的感悟与体认,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所作的宏观思考和审美把握;从作品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从读者角度看,丈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言外之旨”、“韵外之致”。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在和词语打交道。入学就读后,词语更是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细嚼词语,并好好品味此中的奥妙。正如朱熹所言:"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要知道:语文教学的精妙往往就隐藏在这些词语的背后,让学生细细推敲,慢慢品味,携学生不断走进词语隐秘精微的深处,才能让学生真正品出语文教学之味,感受语文学习之美。  相似文献   

5.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新诗一直受到语文教学和升学考试的冷落,"除诗歌外"这一字样经常出现在作文命题的要求中。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早就明确提出初中生要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里的"文学作品"理应包括新诗在内。2011年中考,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诗终于"登堂入室",使人大有清风拂面之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单纯的体现汉语言的魅力是不够的。经过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味"应该具有"五味"——趣味、文化味、文本味、品味、生活味。  相似文献   

7.
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偕"的诗歌形象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总结唐代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古代"韵味说"的继承和发展,从追求"滋味说",再到追求"味外之味",这是古代诗人努力追求文学作品表达思想内容的最大化的工作不断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程秀娟 《现代语文》2013,(10):60-61
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  相似文献   

9.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内涵,王国维视境界为艺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将审美的超越理解为对个体生命体验的重新观照和品味,并借助此观照实现由一己身世之感向"人类全体之感情"的飞跃,使其"境界"说抓住了文学之"本",即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生命体验,从而真实地描绘生活和现实人生,表现了对人类、自然的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文学家用语言来塑造的,它不具备强烈的直观性,这就为形象的再"塑造"提供了可能。文学作品教学应引导学生在与生活的比照中、在合理的想象中、在问题的探究中和在语言的品味中"塑造"形象。  相似文献   

11.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语言常含弦外之音。语言如果没有值得深入解读的内涵,就丧失了生命活力。作者遣词造句,往往百经淬炼,读者但需缘文会意。倘若不品味语言,不沉入语言深处与作者交谈,何以知语言之冷暖、作者之甘苦?有人认为,语文课上带着学生反复品词析句,不如带领学生大量阅读。很多作家没有人教他们品词析句,不照样写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吗?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王菘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王崧舟老师还说,"语文味"还表现于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然而,我们看到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是变着"花样"进行讲解,甚至是变着"花样""瞎闹腾",结果就变成了"岸上游泳教学课"。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评新世纪音乐之后——恩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恩雅被誉为"新世纪音乐之后"、"新世纪音乐的精灵"、"永远的天籁之音",恩雅所获得的这些头衔是名副其实的。通过了解恩雅传奇的人生经历与辉煌的艺术成就,在品味她带给我们如仙境般的音乐语言过程中,可以看出她独特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不品词析句,语文课怎能上出"语文味"?试问,语文课上的"语文味"是谁的"语文味"?不同性格、年龄、阅历、境遇的人,对同一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学生自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正所谓一岁年纪一岁心,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和欣赏也是如此。读书就像腌咸菜,多数时间不必管它,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总会慢慢地理解。读鲁迅多了,写作文就有鲁迅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老师教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名家出题     
出“品”这个题目,是有感于现在有的人对待生活过于功利的态度,或者说是审判的失落。喝一杯茶,如果不是仅仅为了解渴,而能品上一品,就能享受其蕴含在色、香、味、形中的美。读一本书,如果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能仔细品味一下、咀嚼一下,就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它的魅力之所在。对待人生,如果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是以一种健康、明朗的心态去品味人生,你一定会发现,人生即便在艰难闲苦之中,也蕴藏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鼓吹这个“品”字,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懂得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态度去发现、发掘生活之美。借助这个题目,年轻人可以说说他们品味人生的种种感受。——出题者语  相似文献   

17.
读书,是一种最主流的文化建设,能够创设优雅宁静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精神境界。让学生在读书中品味人生、思考真谛;在读书后的交流中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友谊,推动集体的发展。因此,以"读书"为载体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确有一种"功夫在诗外"之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课程目标,要求7~9年级"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张婷 《中学文科》2009,(1):24-25
新课标对于欣赏文学作品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