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我国文艺界得到了第二次解放。被“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压抑得濒于窒息的文艺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日趋丰富和繁荣,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工人业余作者宗福先同志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文艺界报春的一声“惊雷”。话剧《于无声处》的创作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作者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准确地抓住了现  相似文献   

2.
在戏剧“不景气”、“危机”的惊呼声中,戏剧界也确实存在一股勇于探索、力求创新的潮流,不时打破颇有些沉寂的局面。有人将这批致力于创新探索的戏剧称为“新潮剧”或“新潮流”。当然,这股“新潮流”主要是指话剧(戏曲虽也有,但不如话剧突出,影响也不如话剧大)。从事新潮剧创作的主要是粉碎“四人帮”后涌现出来的一批青年剧作家。戏  相似文献   

3.
中国话剧的历史不长,它是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兴起,在“五四”运动倡导的新文化潮流中发展的.早期话剧在接受西方近代话剧影响的同时,逐渐确立了它的文学地位和艺术地位,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话剧发展可谓盛况空前.建国后17年中,话剧创作即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峰.戏剧艺术虽然在十年动乱中蒙受了巨大灾难,话剧仅仅成为冷落文坛的点缀.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一 粉碎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之后,我国话剧界迅速突破了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禁区”,把革命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正面搬上了舞台,《秋收霹雳》、《杨开慧》、《报童》、《西安事变》、《曙光》、《陈毅出山》等优秀剧目相继与广大观众见面。它反映了亿万人民对革命领袖的怀念,表达了广大群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为人民立下的光辉业绩的无比崇敬的心情。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话剧的出现,令人鼓舞地揭开了我国话剧运动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粉碎“四人帮”后,当代散文也同其它体裁一样在经历了十年大灾难大忧患之后背负着累累创伤和因袭的负担跨入了新时期。当代散文在新时期里呈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理论活跃、创作繁荣的新局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部分地、不同程度地对以往有所超越。新时期散文在内容上的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作题材不断繁富。十年浩劫,酿成了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和家庭悲剧,无数的仁人志士遗恨九泉。粉碎“四人帮”后,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发展,象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总是通过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来进行的。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中,工业题材创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然而在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情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兴旺景象。它不断突破了“四人帮”设置的禁令、禁区、禁律,而且也突破了“文革”之前就存在的某些禁地。我们社会主义新时期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到来,正日新月异地向着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突进,向着题材、体裁、手法的多样化突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文学创作经短暂复苏,以火山喷发之势席卷全国。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当时的小说创作很快形成了一股“爱情热”。这是对“四人帮”假道学伪禁欲的惩罚。另外也因为“爱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关心的,最易披露精神世界的部分。爱情也是一面镜子,能够真实而微妙地反射出社会的、政治的、感情的、命运的色彩”。(《中篇小说的兴起》《小说创作谈》人民文学出版社80年版第47页)所以许多小说都以此为题材。对外交往的扩大也促进了这类题材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后,小说创作出现了反思文学,本文概括了从政治反思到自我反思的深刻变化的特点和状况。文章不仅作全面的叙述,还重点地介绍了王蒙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9.
粉碎“四人帮”后,春回大地,我们的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新时期里,文艺园地百花争艳,蒋子龙的作品是百花丛中独放异彩的一枝。正当我们的文苑大量涌现揭露十年内乱和左的思想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作品的时候,蒋子龙财首先把自己的创作转向描写四个现代化的战斗生活。从一九七六年起,他先后创作了《机电局长的一天》、《乔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教育》2009,(10):34-39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粉碎“四人帮”一年多来,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开始逐步上升。教育的春天回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省委研究制订了编制、校舍、经费等十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重要,都要解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从思想上、理论上、路线上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夏衍是中国现代风格独具的话剧作家,其话剧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善统一,综观其创作,特征有三:其一、选择“家庭”作为透视时代生活的视角,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浓缩在家庭舞台上,其二,对知识分子出路的思考贯穿创作始终。其三,走出一条淡化情节,消解冲突的话剧新路。  相似文献   

12.
新邵县第一中学是一所被“四人帮”搞乱了的学校。粉碎“四人帮”一年来,学校党支部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中心,深入开展教育革命,从大乱走向大治,收到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地处景颇族、汉族杂居的高寒山区的陇川县王子树公社邦东小学,粉碎“四人帮”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山区实际出发,围绕教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改变了学校环境,改善了师生生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所小学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师生中有过争论,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文革”期间,他们也搞过一些勤工俭学活动,但极左思潮干扰,以干代学,根本不管教学需要;粉碎“四人帮”初  相似文献   

14.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四人帮”和托洛茨基派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之间不仅在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上是一致的,而且在反革命手法上也如出一辙。在“四人帮”的身上可以看到托派的幽灵,从托派的身上可以看到“四人帮”的影子。重温一下当年以斯大林为首的俄共(布)粉碎托派篡党夺权阴谋的斗争,剖析托派反党集团所玩弄的种种反革命伎俩,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祖尔东·萨比尔是维吾尔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刀郎青年》是他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在该篇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深受“四人帮”反动谬论毒害,终于冲破精神枷锁,在思想认识上得到解放的朴实又无知的青年凯山的形象,作者在典型的环境下解读人物精神世界的转变,做到与时代精神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复旦大学分校中文系教师戴厚英创作的长篇小说《人啊,人!》(1981年1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大学生话为题材,反映了一批知识分子自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至粉碎“四人帮”初期的曲折经历和坎坷命运,着重表现了不同类型的人对历史和现实,生活和理想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茅盾和广大作家重获解放.他激情喷涌,写下多首旧体诗词.如“蓦地春雷震八方,兆民歌颂党中央,长安街上喧锣鼓,欢呼日月又重光.”(《粉碎反革命集团“四人帮”》四首之二)“十月春雷布昭苏,剥落画皮验真身;万众欢呼天又晴,彻夜锣鼓庆新生.”(《十月春雷》)10月24日,他出席了首都百万军民庆祝粉碎“四人帮”大会;两天后,又出席首都各界爱国人士庆祝粉碎“四人帮”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发言摘要发表于10月27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读了苏叔阳同志的话剧剧本《丹心谱》,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这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戏剧界乃至整个文艺园中开放的又一鲜艳的花朵,特别引人注目和倾心。《丹心谱》无论是在主题思想的深刻有力方面,还是在艺术形象真实感人方面。都取得了突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竭力鼓吹“主题先行”,“从路线出发”,拼凑什么“三突出”“三陪衬”等创作模式,反对作家深入生活、从丰富多采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文艺的典型化,否认与抹煞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妄图驱使文艺工作者为“写与走资派斗争”的阴谋文艺效力。为了在文艺领域澄清思想理论是非,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有必要重新学习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关于典型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及其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看出,政治话语对主体意识的剥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西方文化参照的缺失,都使得在粉碎“四人帮”后相当长的一段创作时期内,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非人们所认为的是社会批判者和反思者,也即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的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更多地表现为“道德受难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