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目的是用数学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在细微处激活潜能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  相似文献   

4.
运算求解能力是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高考试卷中几乎每一道题都要考查到这种能力。一道题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需要它;一道题有了正确的思路以后,能否得到最终结果取决于它;一道题运算量的大小、运算难度与强度的高低也离不开它。因此,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效率和成败。  相似文献   

5.
6.
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皆为阅读个性之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上课往往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皆为阅读个性之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生成性。  相似文献   

8.
每年各地高考都会出现不少经典题目,凝结着命题人的集体智慧,这些既指明高考复习的方向,也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不二素材,因为高考题通常内涵丰富,很值得挖掘,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不可抗拒的诱惑,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卷)第16题: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sub><sub><sub>.本题精干简洁,将一个简单的递推式作为条件,求数列的前60项和.若没有(-1)n的存在,本题便会丢失不少趣味,正因为有了(-1)n,才引起我们关注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内部特征及彼此间的关联.本文拟从特值法解题入手,运用先猜后证的思路归纳总结并逐步提升,从而揭示这道高考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0.
<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教育哲学"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伊斯雷尔·谢弗勒指出"学习的能动性是一种特别的潜能",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呢?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是指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  相似文献   

12.
问题,(2009年辽宁卷第20题)已知,椭圆C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1)求椭圆C的方程;(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相似文献   

13.
题目如图1,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8,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A1的最短路线的长为<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06年江西)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重庆市高考第22题是关于椭圆的焦点弦一类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思考,本文将对该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问题中心在原点O的椭圆的右焦点为F(3,0),右准线l的方程为:x=12.(1)求椭圆的方程;(2)在椭圆上任取三点P1,P2,P3,使∠P1FP2=∠P2FP3=∠P3FP1,证明:F1P1 F1P2 F1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试题文(20)如图1,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N两点,自M、N向准线L作垂线,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试题回放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第19题如下: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已知(1,e)和e,(3)2都在椭圆上,其中e为椭圆的离心率.(1)求椭圆的方程.  相似文献   

17.
陈小凤 《成才之路》2010,(19):30-31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的方法与体会。开展探究学习,有助于培养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思维的开拓型人才。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道高考题的探究教学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提出 新课程倡导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尝试数学研究过程,体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探究不一定只局限于高一高二,在高三的复习课当中,我们也应该考虑适时地展开探究教学.2007年广东高考题理20题(文21题)蕴涵了丰富的教学功能,在数学思想方法专题复习时笔者借用了这道题与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是教师的责任。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语文学习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力。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设置学习探究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是教师的责任。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