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营造者和传播者,其职业倦怠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广东省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提升辅导员积极体验能力、发掘辅导员积极人格特质、营造辅导员积极心理契约环境,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成就感,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心理契约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高校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新视角。立足高校,结合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特征,从其职业倦怠的主要表征出发,以心理契约为基点进行策略分析,可以有效地规避高校德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处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前沿,面临种种职业压力,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为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成因,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提出了应对职业倦怠的对策,以期达到促进辅导员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管理:提升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的忠诚管理是辅导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违背心理契约将导致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降低。在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表现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心理契约的调整和修补以及心理契约的维护等方面探讨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的忠诚管理是辅导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违背心理契约将导致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降低.在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表现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心理契约的调整和修补以及心理契约的维护等方面探讨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职业倦怠的现象已经在高校辅导员中出现并有蔓延的趋势。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危害、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就防止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和消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唐德斌  王孝红 《教师》2013,(8):107-108
由于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主要分析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学生以及辅导员自身的消极影响,从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健全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激励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来探析,提出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于立东 《教师》2014,(20):105-107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外部情境因素和辅导员的归因特性是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职业倦怠与归因互为因果,职业倦怠源于归因,归因能够影响和改变职业倦怠的程度。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治理倡导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主张高校应营造科学、务实、民主、温暖的学校育人环境;辅导员应改变、改造、提升个体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指出工作要求过高和工作资源缺乏将导致职业倦怠.然而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师,导致其职业倦怠的相关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却存在于心理咨询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中.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缓解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明辉 《文教资料》2010,(30):188-190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的稳定对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管理辅导员的必要性,论述了心理契约理论在辅导员队伍管理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职业自我概念、心理契约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中的“学校责任”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自我概念、心理契约中的“学校责任”是“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缺乏”影响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助人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文章主要从生理、心理、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辅导员自我倦怠的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工作、个人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有效帮助辅导员干预并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3.
高学历辅导员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较高的自尊、较高的自我价值感,与高校心理契约内容也具有特殊性。文章从规范型、人际型、发展型三个维度将高学历辅导员与高校的心理契约内容分为九个方面,对应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和内涵,提出了高校干预高学历心理契约违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概述与分析,剖析了辅导员的职责、角色定位与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意义深入探讨了其在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旨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辅导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其实现职业价值,增强成就感、职业归属感以及人生终极意义的探寻,促使辅导员摆正心态,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根源是招聘心理契约及个人与工作不匹配的心理契约破坏,这将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及教师身心健康、人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师资队伍高流失,因此,高校有必要了解青年教师心理状况,及时排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的有效构建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通过编制问卷并在辅导员群体中进行调查,研究辅导员视角下的心理契约履行现状,旨在为高校构建积极健康的辅导员心理契约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的调研发现.辅导员具有较高的交易型和关系型责任,学校责任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绝大多数辅导员处于平衡型心理契约,高一高型(高辅导员责任一高学校责任)心理契约的辅导员所占比例最大;辅导员的心理契约与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中,对于高校处理好辅导员自身发展与职业发展、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具有实践价值。针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困境,通过心理契约视角进行破解。文章认为:要促进辅导员的个人发展与成长,构建心理契约互动模式,实行心理契约激励和塑造优秀的团队文化来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力和内驱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保持和谐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心理契约构成,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对薪酬管理与辅导员的心理契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薪酬结构、薪酬沟通以及薪酬水平与辅导员的心理契约类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相关模型来反映心理契约与薪酬管理的关系,并对高校如何有效进行辅导员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