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科书中的多说现象由来已久。所谓多说现象,是指在同一系列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同一历史年代、地名、人物和事件,有两个或多个不同说法的现象。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文字互异",我们称之谓"多说现象"。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有正文一说,注释为另一说的。如,正文:整个春秋时期,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历史上叫作"春秋五霸";注释为:"春秋五霸",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又如,正文:相传《道德经》一书,就是老子所著。注释为,《道德经》又名《老子》。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也有人认为《道德经》应该称作《德道经》。在正文中也有二说的。如司马迁的生年,教科书上写道: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公元135年——?年),字子长。还有,初中中国历史课本说,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高中历史课本中则说成是甲午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2.
3.
亚里士多德、孔子是古代东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前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研究颇多,但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对他们的治国方略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我们对他们政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文学评论》去年第五期发表了吴世昌先生《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试论韩愈其人》一文,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今天,不能原封不动接受封建时代对文学史上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为此,他首先挑选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又是明显有问题、有争论的韩愈其人来重加评价。 我们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来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确有许多新颖的见解,引人入胜,可是,认真一想,却不能不产生一些疑问,觉得文章在评价韩愈这一历史人物时,还是不够实事求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代是个用诗的时代。赋诗、引诗和教诗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三种诗歌接受方式和运用方式。以断章取义为方法,以政治功利为最终归依的春秋用诗实践,为孔子诗说奠定了深沃的理论与历史土壤。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便把教育作为自己的全部事业,希望通过所教育培养的弟子去完成自己未遂的理想。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的创办者,孔子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生涯中,不仅取得了“弟  相似文献   

7.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教学中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相似文献   

8.
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是教师中的精英人物。但他们作为名师的"职业命运"却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名师昙花一现,而有的名师到了七八十岁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有的名师总是原地踏步,而有的名师终成大家?到底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名师"又该如何发展?名师的真正价值与魅力又在哪里呢?下面这篇文章将带您进入思考的丛林。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地位。但其学说又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历史要求我们,对待孔子研究这项工程,应采取力求多方位、多层面进行探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孔子所塑造的儒家理想人格——君子模型的探析,来初步展示孔子关于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生死朗读》在本届奥斯卡只斩获了最佳女主角奖,尽管也是不低的荣誉,仍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感到遗憾。隐秘的个人史与时代的悲剧交织在一起,这部影片情节简单,内涵却非常丰富,拷问的不止是人的灵魂,还有司法合理性等诸多社会问题,看完后不能不喟然长叹。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历来是《诗经》及古诗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孔子所论过简,后人理解分歧很大,故本文试做集成式研究:以《论语》为主,尽可能全地勾稽孔子《诗》说;分类研究,认为孔子主要论及《诗经》的性质、功用、用诗方法及审美标准;本意考辨,尽可能全地勾稽历史上对孔子《诗》说的不同理解,考辨孔子《诗》说本意;考镜源流,孔子发展了前人零星片断的见解,又直接影响了汉儒的《诗》学观念及儒家功利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12.
“认知发现学习”与“三棱思维结构”理论是历史思维课堂的主要理论依据。历史思维课堂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策略分五步进行:设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思维教学目标;创设面向历史知识形成过程的问题情境;引发促进历史思维水平进阶的认知冲突;展示知识优化过程的历史思维可视化成果;反思、迁移课堂教学进行历史思维监控。历史思维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还需从科学构建历史思维能力的分类体系,重视思维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加强对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学府的肇始,天津大学提出的"实事求是"校训已历经百年时光。1895年,首任督办盛宣怀立足"兴学强国"的使命,总结清末以来书院改革失败的教训,放眼西方发达国家之办学经验,提出"参用西制,兴学树人"的主张,创立北洋大学堂,并在办学治校中将"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始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1914年,著名爱国教育家赵天麟接任北洋大学校长,他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校训,并分别用中文、拉丁文和英文等语言进行表述。两个甲子以来,一代代北洋人和天大人谨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始终立  相似文献   

14.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课是“孔子与老子”,在研究了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的基础上,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是一个汉奸,这是众所周知的,是无庸置疑的。但他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却是一位杰出的文化战士,这一点应当予以肯定。半个世纪以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就说过, “周作人是中国第一流的文学家。”近年来,舒芜也认为“周作人的身上,就有中国新文学史和新文化运动史的一半,不了解周作人,就不可能了解一部完整的中国新文学史和新文化运动史。”可是一些文学史著作,因为他后期的叛国附逆,以致对他在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功绩也一笔抹煞。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公正态度。  相似文献   

16.
商鞅燔书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后来入秦。秦孝公在位时,发愤图强,下令求贤。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秦国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变法,使泰国富强起来,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商鞅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焚书主张的人。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载:“商君孝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于在实际行动上没有认真执行商鞅的主张,所以对中国文化典籍没有造成重大破坏。 李斯焚书 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令下30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这就是李斯提出的焚书建议被秦始皇采纳了。结果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使中国古代的无数文化典籍被烧毁,严重地摧残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因为,要坚持真理内容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底,必然要否定真理的阶级性;相反,如果承认真理的阶级性,就得在真理的客观内容之外又加个阶级的内容,在真理的实践标准之外另立个阶级的标准,这势必同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相抵触。关于真理有无阶级性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曾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层开过讨论。有的说无;有的说有,或部分的(在社会领域)有。那时的讨论,认识虽未统一,但把问题、论点、论据提了出来,有助于进一步的探究。但是后来这个问题竟然成了人们讳莫如深的禁区,完全是由林彪、陈伯达、“四人帮”设置的。这伙政治骗子和理论骗子,或通过他们控制的报刊发社论,或通过他们授意炮制的《哲学小辞典》、《马恩列斯论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8.
清朝初年 ,李因笃、顾炎武因为《资治通鉴》没有记载大诗人屈原、杜甫 ,就断言“《通鉴》不载文人”。30 0多年来无人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 ,甚至瞿蜕园 1 95 6年在其《通鉴选·前言》中附和了这个说法 ,进而认为《资治通鉴》“过于轻视文人”。考察占《资治通鉴》全书篇幅 1 3的隋唐部分 ,发现实际情况与这个说法不符。《旧唐书·文苑传》一共收录了 1 0 4位唐代文人 ,其中 2 1人《资治通鉴》也予以记载 ,事迹或雷同 ,或反而多于前书。《旧唐书》把文人中官职高的人在《文苑传》外另外立传。《资治通鉴》记载了很多这类文人 ,大量引用其文章 ,介绍其文学活动。《资治通鉴》甚至记载了不少诗句。由于《资治通鉴》是篇幅极大的史书 ,给帝王提供治国施政的历史经验 ,因而对于历史人物以关乎国家的盛衰和民众的喜乐忧愁为宗旨而加以取舍 ,即使是文学成就很大的文人 ,如果与政治关系不够密切 ,只能不予记载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诞辰2550周年之际,探讨和研究其教育思想,分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优则仕”三大教育观点的历史进步意义,古为令用。  相似文献   

20.
我知孔孚,不是先入其诗,而是先知其书,再读其诗的.当我读了孔孚的诗,便粗略形成一个判断:孔孚断非一个单单的诗人或书家,他的以“寂”“无”致“远龙”的有无之境化百代而仅存,他的抟虚宇宙的气度致诗.书以玄以远.孔孚合该是位哲人.“谈有说无,六朝以后哑然”.孔孚决意“开凿这淤塞的河道,使地下之潜流得以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