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健 《今日教育》2007,(1S):59-59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揭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重要指标。幼儿园发给家长的《幼儿发展情况表》上也有一栏:是否有创造力?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常常令人不可捉摸:当他们无休止地问“为什么”时,让你觉得他们身上蕴藏着创造的潜质,但他们的创造力如天上的彩虹般绚丽却也容易转瞬即逝。家长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才是创造力?孩子到底有没有创造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哪些误区和假象影响了我们对孩子创造力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声音     
《山东教育》2014,(10):62-62
“吃苦融入生活才是吃苦教育。”——日前,《中国青年报》发布的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赞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65.7%的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责任感,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但也有受访者认为,时下所谓的“吃苦教育”有违教育法律与教育规律。专家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携起手来,在抵制极端化所谓“吃苦教育”的同时,让“吃苦”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生活的全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长大了才能用智慧与双手自主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李薇 《海南教育》2014,(2):82-83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又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秘密”的教育学意义及其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在2006丰第1期行动版上所刊登的“没有秘密长不大”专栏文章,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在理念透析与实践作为方面对孩子的秘密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期刊发《“秘密”的教育学意义及其教育实践》,从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学校视角出发进行了分析,希望继续促进广大教育者思考并实践秘密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尊重并保护孩子的秘密,充分发挥秘密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9,(15):4-4
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普遍受到上海家庭的重视,“请家教”、“上辅导班”和“出国留学”位居前三位,家长更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兴趣培养等仍普遍忽视,表现出较强的实用主义。由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立荣、林荣日主持的《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调查》近日发布,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很重视对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他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做到“六大解放”,就能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敢想、敢做、敢创造。  相似文献   

8.
一、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早已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当中,而在幼儿园教学的各科领域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各科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曾听教育专家慨叹:我们国家的教育实际上不是教育,是"叫育".教育者教育孩子时经常耳提面命:"一定要听话."意思是说,孩子必须按教育者的意图去学习、生活、工作.孩子犯了错误,教育者批评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听话?"教育者特别希望孩子有出息,那样教育者才有面子.教育者批评孩子,虽然是为了孩子,但也常常夹杂着担心孩子没有出息会让教育者没有面子的心理.当然,这样说显得以偏概全了,在众多的教育者中,仍然不乏机智的教育者.富有机智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一定是非常幸运的.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教师。这显示出家长对孩子未来选择职业的观念正俏然地发生变化,“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传统观念已成为历史。被调查者中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及个体工商业者和下岗职工。面对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教师。这次共调查了2024名家长,有45.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扬子晚报》1999年12月6日李连生摘哈市逾半家长希望孩子当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报》登载著名作家梁晓声谈教子的一篇文章,笔者很受感慨,原以为名人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梁晓声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却是顺其自然,物尽所能。尤为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为名望所累,放下“架子”同孩子聊天,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同孩子聊天,也许只要有一点民主意识的家长都能做到。但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可能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认同。原来人们不是惯有一种“家长作风”的说法吗?这就是说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摆着一副威严的教育者的面孔,对待孩子武断专横,根本不听取孩子的意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浮躁和功利之后,日渐富裕和稳定的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发生了变化。68%以上的母亲已把健康作为对孩子最大的希望,要求孩子出人头地的只占17%,还有9%和5%的父母分别把是非分明、孝顺父母作为对孩子的最大希望。这项调查的范围涉及江浙沪三地的3200余户家庭,母亲们的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孩子年龄为5岁到15岁。在回答“哪些品质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时,有71%的母亲把有责任心放在首位,创造力也得到了46%的母亲认可,还有42%的母亲选择了较高的文化素养。紧随其后的是努力工作、关心他人、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幼儿教育》2000,(11):40-40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而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能。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点、引导、诱发及培养下才得以发展。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你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4.
容莉 《文教资料》2007,(18):125-126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所得到的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很重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育者都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能自主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需要创新的世纪,只有具有自主性的人才能创新。中国要想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学年伊始,教育部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开学第一课》以“幸福在哪里”为主题,聚焦中国孩子的“幸福”,并面向全社会开展征集《儿童幸福成长宣言》活动,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如今,幸福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先天遗传因素,更有后天的如社会环境、家庭情况、教育方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幼儿自呱呱坠地,就与这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要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直接影响。因此,外在因素在幼儿创造力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里就着重分析几个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外在因素。1.“保姆式”教育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中国的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包办代替的太多,不能够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孩子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处处需要大人照顾,希望大人替他们做这做那,而…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在创造力开发方面,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走出当前创新教育定位的一个误区:只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自身创造潜能的开发。这势必影响创新教育的成效,哲学教学应以师生创造力的双向开发为出发点有学者认为,知识传播就是共享信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以理解、接受并发生共鸣为前…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项由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妇女》杂志、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开展的名为“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公布,超过半数的妈妈没有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1-17岁孩子的妈妈。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心理关注不够。51.24%的妈妈不清楚孩子最大的压力是什么,58.09%的妈妈“常常忽略”和无法及时觉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而在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32.88%的妈妈会“先劝慰,没  相似文献   

19.
一包杨梅干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不管传统的经验型教师还是今日追求的研究型教师,有一个教育家的博爱的胸怀、有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永远是学前教育的第一要义。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那么爱孩子。由中央教科所史慧中研究员主持的国家教委“七五”科研项目“关于《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研究结果显示:有近40%的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是不喜欢或一般。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孩子的爱?爱应当怎样体现在口头和行动上?教师、父母应该怎样对孩子付出真爱?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也需要创新,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就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粗浅的探索。一、探求创新本质理清管理思路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与班级管理是无关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