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酸银镜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课余时间,有学生问:“有机化学教科书中讲到甲酸时说,因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所以有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这些反应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鉴定。但是,我们在实验室用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就是没做出银镜,在高中也不做这个实验,我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只是提到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配套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也没安排该实验,笔者翻阅了近几年的《化学教育》、《大学化学》等期刊,也没发现有对该问题研究的文章。事实上,学生如掌握了甲酸的银镜反应,对于理解和掌握甲酸的结构、特性及…  相似文献   

2.
刘全明 《化学教学》2005,(11):61-62
含有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杜伦试剂作用,即所谓的银镜反应,是高中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化学实验之一。大多数有机化学教科书(包括大学有机化学教材)都介绍用杜伦试剂检验醛和还原性糖的实验。杜伦试剂的制备,通常是把稀氨水(2%)滴入稀硝酸银溶液(2—5%)中,直到氧化银恰好完全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称为杜伦试剂,即银氨溶液。  相似文献   

3.
甲酸发生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研究,找到了做出甲酸漂亮银镜的方法,使学生实验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4.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释银镜实验为什么用银氨溶液而不是直接用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乙醛在硝酸银溶液和银氨溶液两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活性。解析了银氨溶液与乙醛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对银镜实验选用银氨溶液的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碱性银氨溶液能显著提高乙醛的还原性,形成缓冲溶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避免醋酸银沉淀生成,使银镜反应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银镜反应是中学及大学有机化学的一个典型反应,在许多教材中明确指出醛与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共热,醛氧化成相应的酸,银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银,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在同样条件下,酮不起反应,因此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区别醛酮。但在学生实验中却发现,某些酮、酸甚至酯可以和硝酸银的氨水溶液作用产生银镜,而某些含有醛基结构的化合物却不发生银镜反应,就此现象,作者通过实验以及文献查阅,探讨了不同类型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的原因及条件。  相似文献   

7.
银镜反应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银镜反应是高二化学教材中一个典型的演示实验,此实验是有机化学中鉴别醛和酮、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甲酸同其它羧酸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将对银镜反应实验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列举出来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醛类的特殊反应,其原理是醛基具有还原性,与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醛基发生反应的条件,改变反应物来实现银镜反应.本文主要研究Na2SO3的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9.
伍强 《化学教学》2016,(1):55-57
设计了用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实验没有生成银镜、红色沉淀.设计了用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和不加甲酸钠的空白对照实验,实验均生成光亮的银镜,但反应液中未检测到碳酸根离子.故认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与甲酸钠均不能反应,由此得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均不能鉴别甲酸根离子的结论.同时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实验事实,切不可误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脱海涛 《甘肃教育》2011,(20):93-93
银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很好地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例子,对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银镜反应实验的效果很明显,易于观察,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  相似文献   

11.
学校在高一年级段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初步选定的课题是探究牛奶的成分。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方案时,设计了牛奶银镜反应实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没有银镜反应实验,高二第一学期的化学教材中只有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学生在查寻相关资料时发现,牛奶中含少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在咨询了化学教师以后,作出了银镜反应实验的假设。1实验原理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带有醛基的还原性糖  相似文献   

12.
在甲酸分子中,跟羧基相连的不是烃基,而是氢原子。它既具有羧基的结构,又具有醛基的结构,因此它除了有羧酸的通性外,还有能把银氨络离子还原成银的能力。以往在教学中,用甲酸做银镜反应的实验,往往只能得到黑色银的小颗粒,而不能呈“镜”,经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发觉用如下方法进行实验,能得较好的效果,将介绍如下:一、溶液的配制:为了使甲酸的银镜反应,能象甲醛的银镜反应一样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我们将一定量的甲酸逐滴滴入固体的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的量略大于等当量,(反应十分激烈,必须十分小  相似文献   

13.
含醛基的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醛基所连接的基团不同,其还原性的强弱也不同,还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很大关系。在银氨溶液中不加强碱时醛基的还原性的强弱顺序是:甲醛→葡萄糖→乙醛→甲酸。加强碱时在银镜反应中醛基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甲醛→乙醛→葡萄糖→甲酸。而碱的用量一般不能过大,因为银镜的光亮度随碱量的增多而发黑。  相似文献   

14.
银镜反应通常使用银氨溶液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且水浴约60℃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银;而北京卷高考题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取银镜,这说明银镜反应不一定在有醛基参与时才能进行。因此,笔者设计以下实验,旨在研究还原剂的种类、还原剂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还原生成银镜的影响。一、实验材料1.实验选用的还原剂。笔者设计的实验主要选用含醛基的化合物,此外还尝试在氢氧化钠溶液存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列举了醛、含醛基的糖、含醛基的酸、含醛基的酯等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未提及不含醛基的其它有机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酚、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苯酚的银镜反应在一洁净试管中,注入2毫升银氨溶液,滴入三滴苯酚溶液。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加至冒气泡时,溶液变为深灰色;至90℃时,出现银镜,移去酒消灯,静置片刻。倾去废液,即有一层光亮  相似文献   

16.
银镜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教师做好银镜反应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含醛基有机物质的性质、结构都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做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没有成功,未能出现银镜现象。本着教学反思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笔者对葡糖糖的银镜反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实验中,盛放反应物质的玻璃仪器,经过化学反应后,往往有残留物附着在仪器的内壁。经过高温加热或放置反应物质的时间较长的玻璃仪器更是难以洗净,这些不干净的仪器对实验效果有着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推理产生错误的结论而且导致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事故。例如:银镜反应实验,若试管内壁不沽净,就不会生成光亮的银镜;用不洁净的滴管或移液管插入试剂瓶中移取溶液,就可能使溶液囚污染而报废;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如果大试管内壁粘有纸屑等有机物加热、用研钵磨过的硫磺或雄黄(As2S2)而没洗净再去研磨氯酸钾,就会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洗涤干净。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流程、洗涤剂的选择及洗涤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认为银镜反应中加人NaOH溶液有利于提升实验效果,并从乙醛氧化的过程和银氨溶液的成分两方面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二化学课本上讲,甲酸“具有醛基结构”,“有还原性,能使银氨络离子还原为金属银”。然而甲酸的银镜反应比较难做,许多老师为了做好这个实验藉以验证甲酸的醛基结构都动了不少脑筋。根据作者的实践,这个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三点,一是要使溶液中的游离氨浓度尽量低一些,二是反应介质的pH约在11~12左右,三是反应的温度要比醛高。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有几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相似文献   

20.
银镜反应是中学及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个典型反应,但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反常的实验结果。本文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对银镜反应的反常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