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谢老师新野县施庵乡彭兴才我是1906年初才试着搞点新闻报道的。当时,我对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全凭着一股于热情,不间断地采写了几十篇稿件,可篇篇如石沉大海。正苦恼时,乡宣传委员王梅莲来到我家,她看了我的一些底稿说:“你对新闻写作的知识还欠缺。”我没好气地说:“你让我去进修吧?在这乡旮旯里你哪能给我找位老师?”王梅莲说:“如果你真有志气搞新闻写作,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老师。”说着,她掏出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说实话,当时我对这位“老师”还不太热情,谁知当我看了几页  相似文献   

2.
贺卡情思     
“爸爸,你是编辑怎么人家叫你老师?”8岁的儿子有一天看了几张通讯员寄给我的贺年卡后问我.接着讽刺我:“你连我的问题都答不上来,还给人家当老师?”搐鼻子眨眼,一脸瞧不起的样.  相似文献   

3.
有个讲“我、你、他”的笑话。一个初次上学的小孩,听老师给他讲“我、你、他”三个代名词:“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指另一个小孩)是你的同学。”小孩回到家里,仿照老师的口吻,向自己的父母复述老师的讲法:“我,是你的老师;你(指其父),是我的学生;她(指其母),是你的同学。笑话,当然是说笑话的人所编造的荒唐可笑的话。然而也确实有人,由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自觉地违犯规范化,因而闹出了笑柄。我见过一篇《诗人与改革》的短文,其中有这样的文句:“试问我们的诗人,你是站在改革的前列,作促进派呢?还是站在改革的对立面,甘作‘中流砥柱’,而形成阻力呢?”因为这是出现在报纸的文艺副  相似文献   

4.
一看这题目有人会说了,老詹你开什么玩笑?你读过几天外语也能做翻译? 我说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本人没有读过几天外语,即使读过几天外语学会几个ABCD,GOOD,bye,大约也早已连本带利还给了老师。我想说的是第二种“翻译”,加了引号的翻译——把经济信息经济理论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翻译”给亲爱的读者们,让他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津津有味。说到这里,我想向在座的诸位提一个小小的问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女作家罗洪先生百岁高龄仙逝,室迩人遐,令人禁不住悲从中来。罗洪老师是我走上文学道路、跨进文学殿堂的启蒙老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一次笔会上,叶辛问我为什么原来写纯文学,后来却专攻起性节小说了呢?我告诉他这就要归功于我的文学启蒙老师罗洪了。她曾在编发我稿子的时候指出,我的小说有故事性强、引人人胜的特点。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6.
黄山上 ,一个算命先生非要给一彪形大汉算命 ,那汉子说 :“不用算 ,你不是会看相吗 ?你就看看我大致上是干什么的吧 !”。算命先生端详片刻后 ,郑重说道 :“你肯定不是靠笔杆子吃饭的 !” ,那汉子哈哈大笑 ,挥手而去……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 ,一位外表粗犷、性格豪爽 ,内心缜密、思想深邃的山东大汉。一、洗练岁月———丰富的阅历“我这人长得什么都像 (像工人 ?像农民 ?像商人 ?) ,就是不像大学老师。而且作为老师也不‘纯’ ,历史很复杂。”我们的访谈刚一开始 ,张老师便以玩笑的口气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作为张老师的门下弟子 ,我们对他的…  相似文献   

7.
(一) 记得二○○三年底赴台交流时,在乘游览车往宝岛南部的路上,老家在鹿港的施哲雄老师问我:『你知道在台湾把花生叫土豆吗?』我听了不由愣愣地反问:『那土豆叫什么啊?』施老师听了我的问话也愣住了,顿了一下说:『台湾叫洋芋,大陆叫马铃薯吧?』我说:『马铃薯是学名,在北方大多叫土豆,在南方也有叫洋芋.』这让我想起上小学时听老师讲过花生也叫『土兜』.  相似文献   

8.
董倩  南香红 《今传媒》2004,(6):16-18
短片解说词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一条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叫塔里木河。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原因,这条曾经丰沛的河如今老了,在她弥留之际,《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沿着沙漠,寻找她曾留下的足迹。 主持人:你好!南香红。我看到你很多报道都是关于文化、历史方面的,其中像塔里木河的报道,属于时间上比较早的。当时你报道塔里木河,为什么?南香红:报道塔里木河是我在《新疆日报》做记者的时候,因为塔里木河在新疆,特别是和新疆南部人民的生活关系非常紧密。主持人:这条河的确很重要,当时你在报道这条河的时候,它已经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引起了你的重视?南香红:有一次我到塔克拉玛干去采访,车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我就看到一条非常小的像渠沟一样的河流在那儿流。我就问同行的:那是什么呀?他就告诉我这是塔里木河,当时我非常的震惊。主持人:为什么会震惊?南香红:因为从小在我们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我原来想象它是一个水量非常丰沛的、非常浩荡的一条大河,没想到我看到的是一条非常可怜的小渠沟。主持人:有多细?南香红:大概也就是三、五米宽。它的河两岸周围的沙山已经非常的高,马上就要淹没这条河的趋势,而且里面是非常浑浊,非常...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邻居家上小学五年级的玲玲拿着作业本来找我:“叔叔,老师让我们自选词组造句,你看看我造的这些句子对不对?”我接过作业本,见其中有个句子是:“趋之若鹜——清晨,运动场上很热闹,参加锻炼的人趋之若鹜。”我笑着说:“这个句子造得不好,参加锻炼是好事,怎么能用“趋之若鹜”呢?”“可是,我是仿照报纸上的话造的句,难道报纸上也会用错吗?”她似乎不服气,又回家拿来一张报纸,指给我看上面的一句话:“我区人才交流会上,教育成了‘热门’,人们趋之若鹜。”我苦笑着说:“是的,报纸上这儿是用错了。”我又向她讲了“趋之若鹜”的含义和词性。玲玲听了,又嘟起小嘴说:“原来是这样,老师还说课外看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水平哩!”  相似文献   

10.
你中产了吗?谁,我吗?是不是这话听起来耳熟?当然。仔细想来,这些年来,你可能不止一次回答过别人的这类问话,话题就是从你的钱袋子鼓起来后发生的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化。看得见的变化包括你购买了宽大甚至有些奢侈的房子,学着邻居家的样子置了清一水的美克.美家,开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别克君威或宝马3系;你的妻子今天买了一件挡风的伦敦雾,明天又在想怎样攒钱买一个路易.威登。  相似文献   

11.
林曲 《中国记者》2022,(9):58-62
<正>一名学生问我:“老师,请问你有没有写作国际时事评论的经验?如果有的话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么?我想评论这段时间的巴以冲突,但苦于自己笔力不足最终作罢了,很希望能得到老师在这类评论写作上的指导。”我是这样回答的:“国际评论需要信息和专业门槛,需要那种‘在地’的知识和信息。评论巴以冲突或俄乌局势,如果缺乏生活和知识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2.
如果在星期日,你到广州来,我们这个城市乏善可陈,我能陪你干什么?哦,你说,买书。好,你准备直奔购书中心,我在我们学校等你。我的建议是,让我们转一转学校内外的小书店。在我们学校东门对面,是“树人书屋”,树人的老板,是教物理的老师,如果你有幸见到他,我相信你会喜欢他,因  相似文献   

13.
编者短评:什么是好版面?什么是好报道?在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了它的好。《经济日报》的这篇报道就是如此。一提农民致富,我们就联想起如何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北楼的一间宿舍里,记者和十几名应届毕业生聊了聊心里话。记者:你们就要走上教师岗位,有何感想? 七嘴八舌:说心里话,我们都不想当老师。记者:那你们为什么报师大? 众:一言难尽哪!……北京籍学生:我是保送的。一是为了免去高考之苦,再说来招生的老师反复给我说:“你去的是教育系,保证你毕业不当老师。”四川籍学生:我是满腔热情报师大,想当老师的,可4年读下来,越是了解教育就越是不想当老师。我们刚从河北等地实习回来,中、小学条件太差,教师没法当。广东籍学生:我们家乡有能力的老师都做买卖去了,有的学校都快散架子了。母校老师告诉我:“现在有些弦子小学毕业就不读了,说识几个字就成,做买卖一月也能挣百十元。”江西籍学生:国家义务教育法没权威,不少地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1月,我到大理开会,遇见了广西教育出版社的程兴业老师。我挤到他身旁,向他问候,并向他询问:刘老师呢?怎么没来? 刘老师——广西教育出版社的刘名涛同志,原来是“广西人民”的,后调到“教育”任总编辑。1981年在庐山开会时,我在九江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你读大学时候的齐老师来北京参加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他抽时间来看望我。交谈中提到了你的情况,他谈自从你毕业离校以后两年多了,虽然住在一个城市里,也没有见过你一面。说到这里他沉默了,没有再说下去。我理解他这时候的心情,就把话题引到别的方面去了。今天我写信提醒你:你是齐老师当年最器重的学生之一,怎么就这样轻轻地把辛勤培育过你的老师淡忘了呢! 你应该懂得,尊师重道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尊师就是尊敬为培育自己付出过辛勤汗水的老师,重道就是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中外古今凡是真正有学问有成就的学者,无不具有尊师重道的美德。他们时时处处流露着对老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为了加强你的尊师重道观念,先讲几个尊师的故事给你听: 你知道千古传为佳话的“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吗?那是北宋时期,大学士杨时,有一天偕同他的学友游酢,去看望他们的老师程颐。走到屋门口,只见程颐正坐在那里打磕睡。他们不愿惊动老师休息,便在门外肃立等候。那天正值大雪纷飞,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当然今天不是要你也去“立雪”,而是学习尊师的精神。我国文坛宿将鲁迅可以说是尊师的榜样。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经常想着给启蒙老师寿敬吾先生  相似文献   

17.
谈“广告”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曾尝过虚假广告的苦头。去年,从某报上觅到一条“种植田七”的信息。广告上赫然写着“包销产品,签订回收合同,如有不实,愿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致富心切,我立即汇去500多元钱,购回种子,同时也得到了一份回收合同书。正当“田七”长得茂茂盛盛,“万元户”在向我招手的时候,那所谓的“××农场”来信了;“因特殊原因,我场已不回收,望自找销路”。原来,这是一个骗局!我恨得咬牙切齿,立即投函询问,结果石沉大海,杏无音讯。至于是什么“特殊原因”,现仍是一个谜。500多元钱、心血和希望,全都付之东流,烟消云散! 如何办好地市报纸?如何使地市报赢得更多的读者呢?本人就广告问题谈谈我的薄知拙见:  相似文献   

18.
江苏《致富报》,于去年5月创刊,因其风格独特,发行量一直上升。现已发行到全国两千多个县,西藏也有了订户。这张仅有4开4版的经济小报,为何受人喜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供销社在联合创办这张小报时,开宗明义地向农民宣布:为您劳动致富铺路搭桥。你想了解发展各种经营的有关政策吗?请看致富报。你想开拓经营新项目吗?她将介绍劳动致富的门路。你想寻求较高的经  相似文献   

19.
易江菊 《中国出版》2023,(S1):52-56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开始补课。我之前读过叶广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和《采桑子》,后又买来叶广芩的代表作《全家福》《状元媒》.  相似文献   

20.
勤学老师: 你好。我是忻州日报一名普通采编人员,近日来,正在拜读您的新闻作品集《潮》,越读越上火,现在大部分篇目已经看完了。 读着您的作品,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有话想和您拉拉。您半年的时间,就能发表作品近50篇,平均每周2篇,不知道您哪来那么多的新闻素材。就拿我来说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抓不到一篇,我感到有力无处使。爱人也天天对我说,你不要只看书不写稿,你要好好地写啊!我说:“我写什么呢?我实在没有写的呀!”您说您每天在太原的大街小巷骑着车子跑。冯老师,恕我直言,您是不是每天不管三七二十一,推开许多单位的门,来碰新闻线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