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2.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将相和》。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阅读后两个故事,看你们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默读课文) 生:我想知道两个故事的前因和后果是什么?课文各部分又是怎样联系的? 生:我想知道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赵两国到底谁胜了?谁最有功? 生:蔺相如躲避廉颇,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廉颇后来为…  相似文献   

3.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 读课题《将相和》,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答:读过课题后,我们会想剖课文可能会写“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什么不和,后来又怎样和好的。 (2) 课文写了三个故事,从课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作为故事的小标题。看看这些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  相似文献   

4.
师:刚才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你们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个勇敢机智的人。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蔺相如机智勇敢这一特点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同桌可以议论。  相似文献   

5.
我信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将相和”,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问非常踊跃。学习委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说:“《将相和》这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相符。”是吗?同学们都睁大了[睛。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发表]说:“课文写了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写明  相似文献   

6.
《将相和》     
[重点点击]《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解决方案]《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它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彼此紧密联系。“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之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疑点揭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解决方案]本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2.揭示课题。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上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板书:天鹅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2.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  相似文献   

8.
案例1: 师:自由朗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连课文都没读,少数学生便应声回答: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9.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分析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画面和写有课堂练习、教学重点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幻灯显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   1.课堂表演:教师从一学生手中借一本字典,查字后,原物归还。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这一小插曲,猜一成语。 (完璧归赵 )  2.指名分节朗诵第一个故事。   3.幻灯显示相如持璧欲撞的画面。   讨论交流: (1)相如在秦宫是怎样以“骗”对“骗…  相似文献   

10.
认真仔细地通读小语五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第10组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有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给课文分段,说、写段意的要求(见《新年礼物》课后第2题);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说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见基础训练第五题);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独立选材,写整篇记事文的要求(见基础训练第七题)。这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台阶,要十分重视。面对这三个“第一次”,怎样引导学生去训练呢? 1.弄清段与段的联系。教学《新年礼物》,学习字词后,可让学生通读课文,抓住课题,先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是怎样有顺序地具体地描写月亮湾的美景的。 3.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学过程。 xiang 一、出示课题:26.我的家乡 (说明:“乡”字先出现音节,再慢写字形,让学生注意字的笔画、笔顺。) 指读。讲解“家乡”的意思。(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天津,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 wan 我们?(板书: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指读课文。指读“湾”,“村子”(“村”平舌音,指导读好。)  相似文献   

12.
《惊弓之鸟》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重点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更赢为什么能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2. 课文按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3. “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怎样应用?我的做法是:一、通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学生初渎课文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将相和》是一篇好教材,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字词语句及篇章的知识,而且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是这样教的: 围绕课文重点讲。“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是围绕秦、赵之间的矛盾写的。教学这一段时,我提出了五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秦、赵两国之间为什么发生矛盾?(事出有因,故事是从“和氏璧”引发出来的)2.秦、赵两国间发生了什么矛盾?(秦国巧取豪夺,赵国不忍割爱)3.谁能解决秦、赵两国之间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教材节选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合欢。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蔺相如时说“其人勇士,有智谋”。教参也一致认为蔺相如勇敢机智。从第一个故事来看,蔺  相似文献   

15.
案例1:师:自由朗读“完璧归赵”的故事,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连课文都没读,少数学生便应声回答: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16.
《廉颇蔺相如列传》系司马迁《史记》中的经典名篇。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  相似文献   

17.
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   生:两只猫,一只大花猫,一只小猫.   生:不是,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1、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案例“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这两个故事着力刻画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赞扬了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深刻体会蔺相如的这一精神,我这样处理教材: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再精读前面两个小故事,深入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以下是我课堂上的一段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老师曾经布置大家认真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这两个小故事,看看文中几次出现“只好”一词,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相似文献   

19.
《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精神。三个小故事在内容上既有内在的联系,合起来是一个更为完整的大故事,但又各有起因、发展和结果,段落起讫也较明显,可以各自独立成文。根据课文这一特点,设计如下教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自行解决生字新词,了解  相似文献   

20.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