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昵娜 《广西教育》2007,(12A):16-16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适合于学生,也适合于教师。我校开展的“合作式备课”,就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下面简单介绍“合作式备课”的操作方法和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教育》2002年第8期发表袁建老师题为《备课》的文章。“备课”,也同我在该刊同期议论的“复习”一样,并无深文大义,而正是这种每个教师几乎每天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才是平凡的教育研究者(有别于专家和行政长官)最该关注的问题。《备课》一文表明,时至今日,就连“备课”的观念也在变化中,而日常教育工作中观念的变化,同有关“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头讲章不同。它是一般教师都能感触得到、把握得住的变化。《备课》一文的开头,就对习以为常的“备课”观念提出质疑:“在教育管理者眼中,教师的备课反映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3.
赵密 《吉林教育》2007,(1):40-41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进发灵感的“火花”.进而使教师个体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形成最佳备课方案。但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备课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集体备课质量。为此,我县在集体备课工作中,提出了“五步”备课模式。这一备课模式的实施,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使我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益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逐步被集体备课方式所替代,集体备课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探讨集体备课的方式方法,遵循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强化集体备课的意识,是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电子备课又称数学化备课。是指采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对教学素材进行采集、加工,对电子教案进行设计、制作的一种备课方式。本人探索和实验电子备课已经三年有余.在感受到“电子备课”这一改革创新举措给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风暴式改变的同时.也发现如果处理不好电子备课中的几个问题,电子备课也会流于形式,出现重技术而轻学生的不良隐患。以下是本人在电子备课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想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商榷,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备课,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同上课质量直接相关。如何备课,不仅是态度与方法问题,也存在备课观念的不同。其中以“面向书本”的备课观与“面向学生”的备课观最为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出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常规备课工作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发生着变化。网络备课具有传统备课所无法比拟的共享性、即时性、广泛性、丰富性、交互性、开放性等诸多优点。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在给教师备课带来崭新面貌的同时,也导致一些教师过分依赖网络,完全省略了自己与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造成备课环节的弱化甚至“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潘永志 《文教资料》2013,(19):148-149
作者尝试突破传统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备课模式,实践以单元或课为单位的“主题式整体备课”。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问题为主线,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实现备课的整体设计,分层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精心备课是教好学生的主要依据,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你上课激情四射,学生学习轻松自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备课也要摒弃传统的方法和模式,走新型探索之路。我校是一所山区较大的初中,分年级备课、教研组备课和个人备课都经历过,看起来以学科组备课还是好些,有“三优”:  相似文献   

10.
一、本末倒置式 在个别农村中小学学校,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不重视备课工作,甚至认为备课是一种负担,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不得不做的一种工作。于是先拿着课本去上课,上完课之后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教案集上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发放的教案簿上,  相似文献   

11.
本刊启事     
《学语文》2011,(4):F0004-F0004
一、栏目介绍本刊常设有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五个板块。专论平台下辟‘‘语文观察”、“课改探讨”、“教改前沿”、“教法新探”、“话题讨论”等栏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文章从七方面论述了集体备课的几个环节,突出强调“集体备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集体备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合多元优势实现思政课提质增效的重要活动,也是协同推动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环节。当前,思政课集体备课在资源整合、主体协同和制度落实等方面,应着力避免“合而不强”、“合而不同”、“合而不实”等问题。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要求,要通过打造内引外联的备课共同体、推动集体备课方式的优化和创新、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推进集体备课制度的整体联动和功能耦合等,实现备课主体、备课方式、备课资源、备课制度的协同。  相似文献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长长的教学链条中,备课是基础。备课为课堂教学提供蓝图,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提供前提保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台上的精彩,绝不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得来的。大家可能也有过兴匆匆的去上课,而灰溜溜的下课的经历,其实这是因为师生的视界差异。  相似文献   

15.
陆宾 《广西教育》2013,(44):1-1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这场“伤筋动骨”的改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对策。近年来,各个层面的集体备课在基础教育领域遍地开花,“大合唱”式的市县级大集体备课亦层出不穷。2009年9月,山东省平邑县教育局召开了全县大集体备课活动动员部署会;2010年9月,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启动了“全市高一教师集体备课活动”;2012年8月,我区桂林市拉开了全市各学科教师大规模集体备课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肖川 《宁夏教育》2006,(9):71-71
于永正: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备学法”。张化万:主张“系统备课、换位备课、多次备课、板块备课”。赵景瑞:通过点线面等多角度去钻研教材、用足教材。窦桂梅:关注预设和抓“题眼”。闫学:提倡对文本进行“立体式的解读、深式的解读、有宽度的解读、有创见的解读”进行备课。盛新凤: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依据进行立体备课林良富:强调通过与文本和学生对话进行创造性思维备课。刘可钦: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不同教学思路的追问,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夏青峰:关注“为何而学、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作为备课支点……每个名师的备课智慧,都体现了教者超乎寻常的功力,  相似文献   

17.
在职校,专业课教学往往倍受重视,但又常常缺乏浓厚的教研气氛。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办学规模还比较小,所设专业多而杂,每年每个专业往往只招一至两个班。在开设某门专业课时,也就仅仅一两个教师是有“共同语言”。很难形成象开设文化课时有众多教师共同参与的局面。那么,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1、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俗语云:“一人不及二人智”,大家坐在一起,围绕某一课题进行积极的探讨,扬长避短,最后可以形成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新二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冲击着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面对新课改,教师备课在吸收传统备课成功经验的同时,跳出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知识本位的习惯性怪圈,大胆实行改革,试行了全新的备课方式——“开放式”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章佩华 《小学生》2010,(5):30-31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备课往往成为了“例行公事”,是应付检查的“苦差事”。笔者对我校3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们没有一个喜欢以往的教学设计形式,只是被一些形式束缚,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我与许多同行一起思索着。有效的备课绝不等于简单的写教案,更不是机械重复地“拷贝”教案。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熟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眭的了。做好隐性备课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隐性”备课,即备在教师的心里,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对课文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要有多种策略的体现,要体现“可能性”,而这些就体现在教师的“隐性备课”里,这样“显性的教案”就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清澈、晶莹,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的一笔带过,即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杨柳清风”的细腻俊秀。只有这样,“隐陛备课”才能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使师生拥有一个闪烁灵性,享受快乐的课堂生活。本文以浙教版第十册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将“隐性备课”做细。  相似文献   

20.
孔建兵 《文教资料》2014,(2):169-171,176
备课是教师教学常规中的基本工作,针对原备课格式易使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以“教是为了学,教学生学”为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分段式模块备课”格式。该备课格式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时间段落的规划、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模块的构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编制等要素。该备课格式特别强调一堂课上要求学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自主活动时间至少20分钟,以制约“以教代学”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师逐渐克服备课的粗糙与随意、上课松散和无序等困难,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和专注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