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俗话说:“耳朵大,有福气。”我的耳朵可以说是在班中最大的,但是它非但没有为我召来福气,反而给我招惹了很多的麻烦!烦恼之一:冬天每年冬天是我最烦恼的时候了,问我为什么,原因就是耳朵常常长冻疮!我上学坐在窗边的时候,每次阳光直射在耳朵上,就感到耳朵尤其地烫,整个耳朵都红红的,很不舒服!由于上课,我就只好忍着。放学回家的路上很寒冷,耳朵又得遭受寒冷的刺激,一冷一热,久而久之,我的整个耳背上都长满了冻疮。我的耳朵很大,耳背的面积也大,生了冻疮后整个耳朵看上去就比原来更大!而且冻疮发作起来,总感觉耳朵烫乎乎的,又伴随着一股痒飕飕…  相似文献   

2.
耳朵出走记     
夜深了,“噪音城”的人们还无法入睡。“噪音城”就是这样,只要迈进这座城市,交织在一起的噪音就灌入耳朵,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第二天早上,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不见了,他们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由于没了耳朵,在教室里,学生们听不见老师讲课,老  相似文献   

3.
耳朵大逃亡     
一天深夜,成千上万的耳朵受不了窗外噪音的折磨,都离开了自己的主人,流浪到四面八方去了。耳朵们有的飞往遥远的沙漠地带;有的去了浩瀚的大海;有的贴在宇宙飞船上到了月球;更多的耳朵是去了地球上惟一的一片原始森林里,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耳朵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园。第二天早上,人们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奇怪地问:“你的耳朵呢?你的耳朵去哪儿啦?”一对知情的眼睛打着手势对人们说:“你们的耳朵受不了噪音的折磨,到远方寻找安宁了。”没有了耳朵,哪里还听得见别人的话呢?这多不方便啊!为了让耳朵回来,人们动用了海陆空三军去强迫耳朵…  相似文献   

4.
鱼有耳朵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鸡看到朋友们都有耳朵,只有自己没有,感到很不高兴。鸡妈妈告诉它,鸡不是没有耳朵,只是耳朵被羽毛保护起来看不到而已。原来,所有的动物都是有耳朵的。但有的小朋友不禁要问:鱼有耳朵吗?  相似文献   

5.
西北风刚起,亮亮的妈妈就开始为东东的耳朵发愁了。怎么回事?原来,一到冬天东东的耳朵就要生冻疮。去年因为天气特别冷,东东那对漂亮的大耳朵可惨了。开始的时候耳朵只是红红的,有点肿,后来就由红变紫,像两片暗红色的猪肝了。因为瘙痒难忍,耳朵被东东抓破了,先是流血后又结痂,又痒又痛,东东可被折腾够了。东东耳朵为什么会生冻疮呢?天气寒冷是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5,(9B):47-47
张仲景是东汉的名医.他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就在冬至鄢天给穷人送药治伤。这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了以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相似文献   

7.
荷兰猪     
春天,一只神秘的小动物住进了我的家。这只小动物体重大约450克,除了两只耳朵是黑色的外, 整个身子都长满了洁白的细毛。它的嘴像兔子,眼睛像老鼠,耳朵像人们食用的黑木耳。最令人奇怪的是它居然没有尾巴。这是只  相似文献   

8.
倾听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声音,要靠耳朵去倾听; 耳朵很美很诱人,耳朵是一扇门;耳朵感到自豪和骄傲,是它拥有一切美的声音; 学会倾听,是获得声音的根本; 倾听小雨点的歌唱,倾听雪花落地的欢欣;倾听月亮在村庄脸上散步,倾听阳光透过浓密的树荫;  相似文献   

9.
吴泽球 《物理教师》2006,27(2):39-41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指在春天来临积雪融化时人们往往感到比冬天下雪时更冷这种现象.过去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下雪是大气中的水分凝固成固体要放出热量(融解热),所以感觉不冷;而化雪时水从固体变为液体要吸收热量,所以感觉冷.科普读物也是这么解释,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物理教师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大耳朵哥哥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按内容整理电话记录和小读者的来信,其中不少小朋友谈到阅读《小学生导刊》的体会。大耳朵哥哥感到同学们的阅读方法异彩纷呈,不能秘而不宣,据为己  相似文献   

11.
钱鹏 《新课程研究》2010,(1):132-133
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这孩子,实在没有音乐细胞。”确实,人与人之间对音乐、艺术的感悟的确存在着个体差异。马克思也曾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多年,也感到孩子们中间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非音乐的耳朵”是不是就无可救药了呢?笔者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拥有着“音乐的耳朵”,只是有些人的“音乐耳朵”特别灵敏,有些人的“音乐耳朵”还在沉睡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这事儿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奇怪:有一度我曾经非常嫌弃自己的母亲,那是在童年时期了。特别是我母亲耳朵完全聋了作为对她嫌弃的理由,至今想来,仍为自己感到羞耻。  相似文献   

13.
秋天里小飞虫最容易撞进耳朵里,令人又痒又疼。最难办的是小飞虫钻进了耳朵,怎么掏也掏不出来,最后很有可能把耳朵给掏坏了,还得去医院请大夫帮忙。你知道吗,这耳朵可是一个神秘、娇嫩的地方。你瞧,外耳道是一端开口的管道,许多小虫尤其是小飞蛾、蚊子特别容易飞进耳朵里。小虫  相似文献   

14.
暖脚套     
天冷了,脚是最容易感到冷的地方,所以我发明了一个暖脚套。它是由两层布构成,布层之间充满有一定温度的空气。这样应该就比较暖和啦!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这是因为无论演唱或欣赏都是人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只有通过听觉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演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听觉欲望,“声音的音质或音色具有使耳朵感到亲切的清晰特性,它构成发声中最显著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悦耳”一词的实质,歌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取悦耳朵并通过耳朵感动心灵。另一方面,声乐表演又是通过听觉来接收和鉴赏的.歌唱者的音高、音色、音值、音量,以及语言、内容、情感无一不在听觉的监控与调配、操纵之中。  相似文献   

16.
郭平 《小读者》2010,(3):61-62
耳朵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没有耳朵,我们就无法听到动听的话语、美妙的歌声。那么,到底怎样爱护我们的耳朵呢?本期就为你奉上最新鲜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在正好满四周岁。他在感到压抑的时候喜欢摸耳朵,嘴唇还作吸吮动作。睡觉时也总喜欢一只手摸别人的耳朵,一只手摸自己的生殖器,嘴唇也伴着吸吮动作。跟他说了多少次了。他总也改不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谁的耳朵最灵敏 一天,爱吹牛的兔子在说大话:“我的耳朵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几里路外的声音都听得见。”蚱蜢听见兔子的活,不服气地说:“你的耳朵哪能比得上我的?”蛇从洞里钻出来说:“最灵敏的要算我的耳朵!”这时,小黄莺在树上说道:“你们别争了,大家比一比吧!”  相似文献   

19.
高级动物的耳朵,一般都对称地长在头部的两侧。可是,昆虫的"耳朵"却不是这样,而是十分出奇地长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其他部位。昆虫的耳朵不仅长的部位与高级动物不一致,而且它们的构造也很简单。蟋蟀的耳朵长在  相似文献   

20.
奇妙万花筒     
《科学启蒙》2010,(12):24-25
长着四只耳朵的小猫 近日,俄罗斯一只3个月大的宠物小猫引来了人们好奇的目光,这只小猫天生长了4只耳朵。 这只奇特的4耳猫生活在一间车库里,多出来的两只耳朵非常完整。兽医检查后发现,两对耳朵中的一对是完全正常的,其间密布着神经和血管,拥有完整的耳道。另一对则是退化了的耳朵,没有听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