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而是以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为背景进行教学。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直接体会到所学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在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 :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改革将试行“3 +综合” ,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渗透交叉与综合能力。化学科《考试说明》也指出 :“高考试题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是顺理成章的事 ,考生学过的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 ,理应在化学学科中得到巩固。”将相关学科知识渗透 ,交叉综合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之一 ,也有利于高校选拔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常常发现 ,凡涉及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时 ,学生往往感到十分棘手 ,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因此 ,如何教会学生在解化学问题的过…  相似文献   

3.
九年级是学生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作用的重要阶段,九年级化学课程应该能够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和分析有关日常的生活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下,教学形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九年级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对生活化知识教学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实践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生从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学,在学习前,学生已有语文、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若能借助于学生各学科已有知识来开展教学,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活的相互关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并且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就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科间横向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化学教学走进生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1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传统高中化学教学的弊端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关心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不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更没能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化学课堂和教学氛围变得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高中化学教学要遵循化学的学科性质,把化学知识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凭借实验研究和理论传递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积极的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把化学知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从“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转变,课堂教学需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驱动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比如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实现学科之间的兼容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以提出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为开始,按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自主求知中学习、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且源于生活。化学课的资源与生活资源关系密切。学生在校学习是生活的主要部分,这就决定了学校不能脱离生活而作为一个独立和封闭的场所,学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接受源于生活的知识教育。自然科学的学习更是离不开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生活资源,使化学教学返璞生活,让化学教学与生活归一。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大环境,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源泉,生活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外展。挖掘生活资源,使教学资源更丰实,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让化学知识“活”起来,让化学课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0):113-114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学科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将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学科知识,认知我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达到巩固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将学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学科知识的运用紧密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生物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综合性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学科优势,将生物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现实生活中生活问题的解决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是必然趋势。化学教学素质观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在教学中追求化学知识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最佳结合。化学教育的素质观,就是化学教学应该从精心培育优良的思想品质、促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掌握和体验学科知识、着力提高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努力培养创新意识等五个基本层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认识到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学会从生活的视角思考与探索问题;了解学科知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能够从背景知识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从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中感悟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基于此,文章立足于背景知识,分析了背景知识选择的原则,重点阐述了背景知识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A0):136-138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立足学科知识育人的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对学生思想价值理念的塑造。但是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而言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中,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通过生活情境的通俗化和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3.
陈风雷 《江苏教育》2014,(10):14-17
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方法知识和观念知识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理论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恰当运用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学习策略,以构建和完善事实性知识的结构,并提高运用化学事实性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将化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有助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从转变教学理念、激活学生主体、强化教学引导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立足课程教学所需,为学生引入极具生活色彩的现象,并以生活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有价值的学科知识。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谈谈自身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师小教本科师资培育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够理想,这与高师小教专业的课程教学偏重纯学科知识的直接灌输而忽视对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的引导有着直接关系。促进小教师范生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师由讲学科知识向教学科教学知识转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个人教育素养和改进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靖丹丹 《教师》2014,(10):82-82
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根本上改变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的构架。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充分体现了化学学习要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课程构架,建立起以促进学科全面发展为本的认知结构,构建以全面整合为中心的化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化学概念是中学阶段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概念的学习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学生进行更深一步化学知识探究的基石.有效的化学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完整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具体物质属性及其变化的规律,可以说,化学概念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把概念教学活动片面的简单化,把死记硬背作为学好概念的唯一方式和途径,在这样的理念和学习模式下,导致很多化学概念教学都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笔者就结合化学概念教学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几点化学概念教学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渗透作用是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重难点内容。本文结合学生已有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提供紧贴生活实际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让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地生根,成为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实际的融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此,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注重化学学科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把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