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人们对生物体的运动就发生了兴趣,早在公元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阿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就注意在生活经验中观察人和动物运动的力学问题。意大利著名的医生,解剖学家加伦(公元131—201年)通过实验证明:来自大脑的运动冲动沿神经传导至肌肉,使肌肉产生收缩而引起关节的运动。他确定了肌紧张度和关于对抗肌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昭王南征     
《左传》上说:“昭王南征而不复。”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公元前1002年,即昭王五十一年,周天子为什么在一怒之下,毅然地离开皇宫,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甚至跨过长江去南征呢?话还得从周朝的分封制说起。周朝在建  相似文献   

3.
西安首次建都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季建“程”。王季之子周文王建都丰邑。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建都镐邑,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建都栎阳(属今西安市临潼县)。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建都咸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定都咸阳。公元前209年,项羽将秦地一分为三,其中以司马欣为王的塞国建都栎阳,历时一年,  相似文献   

4.
晏子出使楚国是一场外交上的艰巨斗争.春秋时期,周室不振,诸侯争霸,较强的诸侯国都想争得霸主的地位,于是战乱迭起,外交频繁.据统计,《春秋》一书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14年(前722——前481)这240多年里,列国间的军事行动就达483次,朝聘会盟450次.可见当时斗争的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处于对峙争雄局面的齐、楚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则尤为尖锐.齐庄公5年(公元前548年),齐国曾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崔抒弑君”事件.晏子使楚正是在内乱刚平息不  相似文献   

5.
秦汉王朝开发岭南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元前214年,秦征服岭南,此后岭南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秦汉王朝对岭南的开发与治理,其意义不仅在于首开岭南早期开发史之先河,而且为后世统治者开发岭南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今天讲的内容是就四个法家人物,谈谈战国到西汉时期儒法斗争的一个侧面。这四个人物是商鞅、秦始皇、刘邦和汉武帝。前后时间300年左右。第一个法家人物商鞅生于公元前380年左右。第四个法家人物汉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以这四个人物为线索,把这个时期儒法斗争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谈一下。 (一) 第一个讲商鞅。商鞅出生在公元前380年左右,死于公元前338年,活了四十多岁。从公元前380—338年究竟是什么时代?这个时代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呢?当时中  相似文献   

7.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外交家,尽管他振兴楚国的愿望落空了,但他的爱国精神,他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他坚持正义、疾恶如仇的节操,一直鼓舞着人们。而他的诗篇,开创了一代诗风,在文学史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宗。他的生卒年月已不能确定。郭沫若先生认为他  相似文献   

8.
论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齐国颖上人。他于公元前六八五年相齐桓公,执政四十年。管仲出身贫贱,早年做过小商人,也做过小官。他在辅佐齐桓公期间,主张“以法治国”,对内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他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瓦解氏族贵族的奴隶制统治,推行了一条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的法治路线,从而使齐国富强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史称,他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在自己的著作中,最早地阐明了法治思想,是法家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荀况(也称荀卿)已经十五岁了。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赵国,到齐国首都临淄“稷下学宫”去求学。稷下学宫本来是齐国一个古老的学校。前任国王在位时,为了招揽各国学者前来齐国讲学,在稷门旁开辟了大道,并给来稷下的学者以“列大夫”的头衔,让他们就国家治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供国王作参考。当宣王和湣王之世,先秦各大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例如法家慎到(赵人),道家环渊(楚人),阴阳家邹衍(齐人),倾向墨家的宋鈃(宋人)等,都到过稷下,还有儒家的孟轲(邹人),也见过齐宣王,兜售过他的“王道”。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文化的泰斗,马克思曾把他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7页),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8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恢宏的哲学体系中,孕育了以后几千年欧洲哲学思想的诸多果实,本文述评的“四因说”,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个  相似文献   

11.
《汉书.历律志》引《世经》云:“成汤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据此,可推得成汤立国为公元前1735年。《世经》还说“自(成汤)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如此,则知武王灭商为公元前1106年(1735—629=1106)。另外,我们从《竹书》、《尚书》等记载武王伐殷……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已,王朝自周于征伐商”。“戊午师渡孟津,癸亥陈于商郊……甲子昧爽,受(纣王)率旅若林,会于牧野……”可推得武王伐纣灭商为公元前1106年。此与《世经》所载“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完全吻合(1735—1106=629)。而郑州商城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因此,我们断定郑州商城绝非殷汤亳都,而是成汤之后的第九位商王中丁所迁的“陔”都。  相似文献   

12.
确定古都准确的始都年代对深入研究古都形成与演变的历程有着直接影响。我国众多古都中一些建都年代较早的,目前对其始部年代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看法不够一致。中国七大古都中大多存在这一问题。现经研究考证,其中洛阳地区二里头有夏初都城遗址,其始都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安阳之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其始都年代为公元前1299年;西安地区最早都城为西周丰镐,始于公元前1040年;北京地区在西周武王十二年始建有燕、蓟二国,它们始都年代为公元前1027年;开封地区战国时为魏国都城,始于公元前361年;南京地区最早都城为三国时吴国之建业,始都于公元229年;杭州最早为五代吴越国所都,始都于钱进封为吴越国王之公元907年。  相似文献   

13.
给出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理论逻辑,并运用一个修正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新凯恩斯主义两国模型分析两国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福利效果,结果表明:合作的福利分配在大国和小国之间具有非均等性,大国可以从合作中增进福利。作为一个日益开放的经济大国,我国开展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是一种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汉书·历律志》引《世经》云 :“成汤方即世 ,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据此 ,可推得成汤立国为公元前1 73 5年。《世经》还说“自 (成汤 )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如此 ,则知武王灭商为公元前 1 1 0 6年 (1 73 5— 62 9=1 1 0 6)。另外 ,我们从《竹书》、《尚书》等记载武王伐殷……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越翼日癸已 ,王朝自周于征伐商”。“戊午师渡孟津 ,癸亥陈于商郊……甲子昧爽 ,受 (纣王 )率旅若林 ,会于牧野……”可推得武王伐纣灭商为公元前 1 1 0 6年。此与《世经》所载“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完全吻合 (1 73 5— 1 1 0 6=62 9)。而郑州商城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 1 60 0年左右。因此 ,我们断定郑州商城绝非殷汤亳都 ,而是成汤之后的第九位商王中丁所迁的“阝敖”都。  相似文献   

15.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前二三八年),名况,又名荀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荀况的著作《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保存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著作。他提出“法后王”,主张社会变革,反对开历史倒车;他反对“复礼”而要求变礼,对“礼”作了新的解释,坚持“法治”路线;他批判了儒家的天命论,否定有意志的天的存在,认为天就是自然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思想;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反对儒家“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等等。他的思想,在法家反对儒家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拿破仑(1769—1821年)是欧洲近代政治舞台上风靡一世的帝王,他的成败,在法国以及世界许多地区长期造成不同的社会反响。历来中外史家论述这个历史人物时,总是从法国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方面着眼,侧重剖析拿破仑制定法典,在一些国家、地区强制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对外征服,打击全欧洲的封建势力,对内毫不留情地镇压保皇党的复辟活动,同时,对雅各宾派也不心慈手软,达到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优秀成果,人们一再不厌其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土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卒于公元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许多学科,如哲学、伦理、逻辑、心理、物理、生物学等领域中,他都写下了重要著作。在体育方面,亚里士多德也形成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括亚氏的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蒋方 《职大学报》2009,(3):25-26,34
屈原的"远逝",不是现实空间的出走,而是精神世界的远离,这就是屈原所说的"自疏".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时滞碍的屈原,通过"自疏"而赢得了心灵的自由.但屈原爱楚国,爱得太激烈,太深切,所以他明白,不要说出走,连"自疏"都做不到,因为楚国就是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关于屈原的生年,史书并无确切记载。按照屈原在《离骚》中的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当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由于“寅”年是每十二年出现一次,因此根本无法确认屈原生于何年。屈原生活在战国时的楚国,历经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两个时期,当时正值楚国由强变弱。屈原开始为楚怀王左徒,深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可是,当他为楚怀王起草宪令时,  相似文献   

20.
徐福,一作徐市(音fu),字君房。秦代琅琊郡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长在海岱之滨。故里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金山乡徐福村。一他是我国秦代著名的方士(博士)和航海家。徐福是《史记》、《前汉书》等正史有记载的重要历史人物。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