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体丽言,2009年党报和党报集团创新的广度、深度.规模都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2.
杜波 《传媒》2014,(9):31-33
正党报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版面创新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头版是党报改革的重点,为推动党报头版创新,中国记协网在2013年11月开辟了《今日头版》栏目,集中展示中央及各省主要党报头版。这一举措给各省级党报增加了改革创新的动力,也促使党报之间更多地交流头版改革的思路及经验。从近期各党报头版来看,各地党报在头版上都有着不同的创新点,但依然需要继续深化。党报头版只有在群众性、新闻性、可视性等方面深入改革创新,才能够最终带动党报的整体改革。头版内容如何体现群众性党报头版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群众需求,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树立以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党报实践兴起、发展与成熟过程中,列宁党报思想成为重要理论来源和指针.中国共产党重视传入和阐释列宁党报思想,并积极探索本土化党报实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列宁党报思想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在列宁党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经历了党报建党实践的兴起、党报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全党办报"实践的开展、"群众办报"路线确立的发展过程,完成了列宁党报思想的本土化党报实践,并适应时代需要和中国实际而有所创新.回顾这一过程,对于发扬中共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的评论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党报评论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坚持党报评论有效与创新的统一.坚决反对所谓的"无用论"和怀旧的"万能论".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党报评论的长处,克服它的不足,创新党报评论的形式和内容.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围绕党报群众工作发展状况,笔者前段时间对30多家省级(含副省级)党报、20多家城市党报和地市级党报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虽然党报群众工作总体而言呈现弱化趋势,但是部分党报,特别是部分城市党报和地市级党报对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党报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与党报创新发展全国党报高峰论坛,作为庆祝《黑龙江日报》创刊65周年的重要活动,由中国报业协会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于2010年12月14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报总编辑,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党报,  相似文献   

7.
经济报道历来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本应是精、气、神十足的报道种类。但现实却存在着“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等品相不佳的问题。让党报的可读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其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才能提振党报经济新闻的精、气、神呢?我认为出路在于创新,即通过创新提升党报经济新闻的品质,发挥党报服从大局、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议报道历来是党报重要任务和职责.当前,改进和创新党报会议报道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应对新媒体和报业竞争的过程中,不少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均有较大突破,但部分党报评论仍呈现出僵化和死板面目,成为地市党报短板.究其原因,对党报评论缺乏重新定位,进而束手束脚,不敢创新突破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市党报评论如何烙上个人风格,实现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服务性的统一?要在关注度、关切度和参与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吴迁 《传媒》2021,(17):41-42
省级党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媒体的领头羊.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省级党报纷纷创新报道方式.本文以《湖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以2015年至2020年两会期间的优秀报道为基础,介绍了《湖北日报》在探索省级党报跨省联动以及两会报道的经验做法,并总结其在"跨省联动"报道上的创新模式,以期为省级党报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党报创新的“四个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推进党报新闻宣传创新,是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关键.今年,人民日报改版"瘦身",使这一热点问题再次升温.党报新闻宣传的创新不仅需要创新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找准启动创新的路径和关节点,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办报中、体现在版面上.笔者认为,推动党报创新首先必须抓好以下四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2.
张雷刚 《出版广角》2021,(11):75-77
省级党报在两会报道中不仅具有上通下达的特殊作用,而且凭借传统媒体时代积累的优势,在融合报道中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文章以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省级党报的融合报道为例,分析融媒体时代省级党报的融合创新路径,及其对做好两会报道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与呈现方式是省级党报融合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让时政新闻成为党报的“当家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编辑之友》2012,(3):68-70
时政新闻对于党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党报时政新闻创新一直以来是报界和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党报的生存受到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也越来越急切.须立足报刊媒体,根据党报时政新闻的特点,在操作技术上创新,本文主要从找准落点、抓住透点、营造亮点三个角度对党报时政新闻创新做出分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策划制胜 博客、播客、手机报、网上视频…… 面对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党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回答是:策划制胜.策划是一种创造、创新,通过独特视角和创意,延伸新闻价值,从而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理念创新:从传统党报到"都市型党报"在2001年以前,《厦门日报》走的是传统党报的办报路子.2001年5月,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根据当时报业发展形势和报社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都市型党报"的办报理念,并在当年5月8日完成了第一次改版,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从那时到现在,《厦门日报》基本上每年进行一次改版,"都市型党报"的理念贯穿《厦门日报》新闻改革和创新的全过程.所谓"都市型党报",就是在办报方向上,坚持党报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动摇,坚决服从党委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同时,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大胆借鉴都市类报纸的元素,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角度、方法以及报纸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让党报面孔不再呆板,而是生动活泼,自成风格,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6.
正确把握党报创新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党报永恒的主题.怎么创新,不是说一概推倒重来,或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而是要有所坚持,有所改变,在正确把握变与不变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党报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京剧姓“京”,新闻姓“新”。新鲜、新颖、新奇、求新、出新、创新,是新闻应有的品格,党报新闻更应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政治家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对创新内涵的深刻揭示和阐述。如果我们从党报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个微观层面上看,那么,党报新闻的创新则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灵魂,是党报读者永久的需求,也是党报同人不懈的追求,更是党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工作性报道是党报坚持群众办报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党报必不可少的宣传内容,是下情向上传达、经验横向推介的重要方式.做好地方工作性报道,不仅能"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还能通过"有影响力的人群"辐射带动其周边的人群,是增强党报纵深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创新地方工作性报道对于党报来说十分重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黄红芳 《传媒》2021,(3):39-4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党报要在海量信息中保持竞争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必须创新民生新闻报道方式,不断推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对党报记者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分析当前党报民生新闻采写普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探讨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党报改革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坚持党管媒体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党报才能迎接时代挑战,才能提升竞争力、影响力,这已成共识.问题是怎么变?党报的改革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的走过弯路.党报改革如何既遵循市场规律又遵循新闻规律?如何既认清原有优势又不回避现存问题?确实有太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