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制定并执行了“一边倒”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战略。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看来是顺乎自然的事情,然而由于历史、国家利益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使中苏结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结合国内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对影响苏联做出与中国结盟的权衡与选择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使人们能够从苏联的视角找到一个中苏结盟曲折复杂的合理解释.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出于其国内国际政治需要,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工程、开办合资公司及开展双边贸易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客观上帮助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布局也日趋合理。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中苏同盟的基础实际上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研究分析冷战背景下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美国的反应及其应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直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美国一直致力于阻止中苏过于接近以防止新中国成为苏联扩张的工具,但是美国军方与援华集团则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仇视和偏见。随着中苏同盟的建立和1950年上半年中苏同盟关系的顺利发展,美国决策层内再次掀起了对中美关系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争论双方达成一致并形成在中国大陆周边构建战略防御圈的对策。文章认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在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政策的演变与之紧密相关,美国国内决策层对华政策的争论也与之有关,因此很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我们一贯重观对孩子们进行中苏友好的教育,使孩子们认识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兄弟团结,对中苏两国的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苏联人民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孩子们都为之欢欣鼓舞,孩子们从心灵深处热爱苏联,并与苏联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下面是我校中苏友好活动的片断:  相似文献   

5.
建国伊始,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毛泽东率先访问苏联。在与斯大林会晤、祝寿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据理力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又不计前嫌,发展中苏友谊,从而沟通了两党首脑的思想的正常交流,澄消了历史问题,促使斯大林主动清理了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前途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在平等互利、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为粉碎国际敌对势力的颠覆阴谋,为加强中国与苏联,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为维护中国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迄今为止美国业已解密的情报档案和相关文献,以新中国成立后至1960年代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论述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苏结盟与合作、中苏分歧与争论以及中苏分裂与对抗三个时段中,对国际共运的总体态势及其发展前景等所作的预测与评估,并就其判断依据和研究结论加以进一步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前后,生活在青岛的苏联侨民人数并不多,且具有较大流动性,又与中国境内东部地区的苏侨(俄侨)保持着互通性和一致性,但也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青岛苏侨并非直接来自俄国或苏联本土,而主要是由中国其他地区迁居青岛的白俄于二战后转化而来。他们的存在及活动时当地社会、文化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当时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中苏关系及中苏两国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下,他们的生存环境及命运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在此期间,苏中两国政府对中国苏侨进行了几次遣返,青岛苏侨亦基本随之回国,从而最终结束了他们的旅青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采取了两手对华政策。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和不承认态度,中国政府制定了“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在阻止中苏结盟的构想落空后,美国很快确立了“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两国进入全面对抗时期。  相似文献   

9.
对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自1950年初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前,一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部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就学习苏联经验改革高等教育的历史作一点回顾。学习苏联建设经验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早在建国前夕,194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一边倒”的方针,即倒向社会主义的苏联一边。新中国成立后的10月5日,刘少奇同志在中苏友好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我们要建国,同样也必须‘以俄为师’,学习苏联人民的建国经验”。同年12月16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4) 1950年: 年初与刘白羽等同志组成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本年译作《杜布罗夫斯基》(又名《复仇艳遇》,普希金原作),由三联书店出版。参加中苏合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两部大型彩色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任文学顾问。该片上映后,  相似文献   

11.
———评骆晓会《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黄声波①骆晓会先生的《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述论》),是一部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有近20年资料积累和研究基础的心血之作,它的出版必将深化和拓展中苏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无疑是对中国的历史命运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终选择,固然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但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示范性影响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终的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在带有政治斗争性质的美学大讨论背景下,学术视线开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朱光潜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统一"说,他结合马列主义、苏联美学家的理论,对"物""物的形象""美""美的条件"进行了阐释,从美感和美的关系、感觉阶段与美感活动阶段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等方面系统论证了主观性和客观性在美感活动中是如何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要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双方很快进入了愉快的“密月”时期,但到5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裂变乃至兵戎相见。本文旨在阐释5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演变过程并揭示其实质。一苏共二十大是中苏关系出现裂痕的开始从50年代中期起,中苏两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某些原则问题及当代世…  相似文献   

14.
因为日苏协会在中苏对立中反映出亲华反苏的倾向。于是选举德川义亲为会长,在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成立了新的团体日苏交流协会。其目的是开展苏联文化、艺术、教育、科学、产业和体育的交流和通商的扩大。会员中有不少实业家和文化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十世纪初钢琴音乐的发展,为钢琴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对战争时期的钢琴音乐进行概括,最后本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钢琴音乐,在这时期中国钢琴艺术得到极大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书刊介绍     
苏中友好苏中友好协会用中文出版的“苏中友好”周刊,自从创刊后,就获得了中国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个刊物对于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誼,对于我們学习苏联的先进經验,起了显著的作用。“苏中友好”周刊,以它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新颖的风格,向我們介绍了苏联的工农业生产,苏联的文化、教育、科学和艺术,苏联的自然、地理和历史,苏联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慣,以及中苏两国人民之間文化、經济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这样说,“苏中友好”周刊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片,都閃耀着苏联人民的伟大智慧,凝聚着中苏两国  相似文献   

17.
1949至1953年是中苏两国两党的蜜月期.1949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极大地改变了远东乃至整个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斯大林对苏联对华政策进行了反思,在不同场合多次做自我批评,对中国、中共、毛泽东表现了应有的尊重;与新中国结盟,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提供援助,帮助新中国建立经济基础.但根深蒂固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的尾巴不时翘起,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圣地苏联的感情,妨碍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中苏今后的纷争打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中国在对苏文化传播互动的样式与手段方面更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等情感性舆论形态方面,因此更能体现出国际传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参与新闻与文化信息互动的中苏彼此之间产生战略性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在中苏文化交流战略的互动中,相互间的国家利益成为价值选择和进一步沟通的主要依据,而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被双方有意识地淡化,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频繁而又大规模的交往活动中,却极有力地助推了中国民众,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苏联观"的逐步形成,同时也助推了苏联民众和知识分子"中国观"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同时解决国内人才紧缺的局面,新中国向苏联派遣了大量留学生。这些留苏学生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身体检查及业务考查,最终派往苏联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学成后回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在科技、教育、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变革,都是直接或间接围绕苏联模式展开的。以对大学课程体系苏联模式的移植与形成、反思与调整、改造与突破为主线,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实践演进历程划分六个阶段进行系统剖析:1949—1956年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课程体系的形成;1957—1965年以偏离和再次回归苏联模式为特征的修正;1966—1976年"文革"时期的"彻底改造";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全景式变革探索;20世纪90年代对苏联模式的突破性改革;新世纪超越苏联模式的提升性改造。梳理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变革轨迹及其成效,总结其有益的经验,为新时期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