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教研战线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教研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加以解决。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代教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明确了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具体职责和方式;强化专业标准,制订了新时代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强化多措并举,完善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各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山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山两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84个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区(县)教育行政、教研及专业支持机构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教师500余人参加了这次有关校本教研的全国性盛会。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正伴随着课程改革走进广大中小学,如何构建校本教研机制,创造性地实践新课程,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备受教育界同行关注的热门话题。吴忠市区作为国家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验区之一,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刊登下面这组文章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吴忠市、泾源县在校本教研中的收获和体会,以达到交流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研制度在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把握教研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内在逻辑有助于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借助历史制度主义对教研制度历史变迁逻辑进行检视,可得出如下结论:从结构分析范式来看,国家制度背景决定了教研制度的走向;相关变量制约了教研制度的发展;主体行为与教研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制度的演变。从历史分析范式来看,教研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等方式进行自我强化;教研制度规范化是其"历史否决点",在此之前,政治因素是其突变式变迁的关键否决点,此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则是其渐进式变迁的重要否决点。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7,(12):97-103
教研制度和教研室的运行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由弱到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国以来教研制度的变迁及不同时期教研室职能的发挥实践表明,区县教研室在我国教育发展内需不足的矛盾中诞生,又因有效提升教育质量而确立了教学权威地位。区县教研室面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政策推进、反馈与完善的连结机构;面对学校与一线教师是教学改进和专业提升的指导机构;承担着转化与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职能。在当下的新挑战中,区县教研室需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守正出新,以保障我国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霞 《中小学管理》2007,(11):34-36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协调下,各级教研机构、相关研究部门认真总结传统教研制度的经验,强化教研队伍建设,构建省、市、县、校4级教研网络;采取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城  相似文献   

7.
教研制度伴随着20世纪初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并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断发展。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它体现了“相观而善”的中国教育文化传统,顺应了教育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是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研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五级教研体系缺少顶层指导、部分地区教研工作弱化、教研工作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教研体系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教研工作不够等薄弱环节。完善我国教研制度,推动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变,应着重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专职和兼职、研“考”和研“学”等八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建设,特色学校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现状,结合《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一书所归纳的各国先进经验和实践,为我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思想,南京市中华中学从教研入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抱朴求真,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文化治校,制度治校”的办学方式,用教研打造教科研文化、以制度为教研保障,建设教师学习型校园。学校从2021年开始深化“网格教研”,以“网格教研”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校本教研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制度建设在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校本教研顺利运行的基础。当前我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创建适宜的校本教研制度,从而为校本教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制度,从其产生起就承载着推进新课程的重大使命。与其说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不如说是一项推进新课程的重大策略。自2002年我国提出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启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组,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特色教研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其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广大教师教研能力的整体提高。这一特色教研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并形成了以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为先导,以构建四级教研网络系统为骨架,以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为根本的原则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特色教研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其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广大教师教研能力的整体提高.这一特色教研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并形成了以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为先导,以构建四级教研网络系统为骨架,以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为根本的原则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成为推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要发展,教研必先行”,在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通过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理解,本人结合自己所任教的数学学科及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谈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教育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验区.沙坪坝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完善和创新校本教研制度的问题却远没有得到解决.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应该激发学校领导者和教师的内在需求,强化内驱力.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做到校本教研的制度化、行为主体的“自动化”、教学质量的优质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正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校本教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开展校本教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校本教研应该怎样进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存在哪些问题?本期的3篇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程”的要求,我省把农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课程改革实现战略“突围”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学校校长,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完善教研制度,创新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台山市以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新时代县域教研体系,有效发挥教研工作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强化教研员队伍建设、建立教育集团教研指导机制、科学运营教师工作室,打造县域联动的教研共同体;二是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研训方式、结合技术应用,构建融合共进的大教研机制;三是通过推进常规教研、专题教研、预约教研、市外教研,探索县域教研的特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教研?相信中小学教师大多不陌生。但教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问题似乎也不太容易说清楚。通常中小学老师可能将教研理解为集体备课、听评课、说课磨课、在线研讨等具体形式,这当然是对的。但要真正理解教研的内涵,仅仅从教研的形式上来理解是不够。首先来回顾一下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建立过程。普遍存在于我国基础教育系统中的教研制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中国特色,无论从各级教研机构之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行捉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不仅是广大捉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诉求,还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全局发展。江西省自2003年全面启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研究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与专业研究机构,从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和学校实际出发,在普及“以校为本”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捉村学校、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捉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课程改革实现战略“突围”的重要举措,从捉村教研现状调研入手,组织规划制度建设的愿景、旦标与措施,在“完善教研制度,创新教研机制,县域整体推进”等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使江西全省捉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