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托育服务作为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农村作为托育服务比较薄弱的地区,需要加大托育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以破解农村托育服务人才短缺的现状。据此,归纳农村托育服务人才数量少、素质低、流失率高的发展现状,探究托育服务认知误区、主体参与不足、培训系统缺失的三大培训困境,嵌入第四代ADDIE的多重培训系统,并从教学设计系统的五阶段互嵌、组织功能系统的四层面协同、质量提升系统的四维度共促分析农村托育服务人才高质量培训的实施机制,以期提升农村托育服务人才培训成效,推动“幼有所育”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0—3岁婴幼儿照护发展的新形势下,了解农村托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设合格的农村托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农村托育发展的紧要任务.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托育机构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村托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专业化农村托育机构教师培训、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形式、增加培训保障经费等发展对策,旨在改善农村托育机构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今雅 《教育探索》2005,(5):113-114
关于教师培训的质量方面的政策、体制方面的政策和条件方面的政策等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教师培训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能力为重”成为世界范围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要求,我国也愈发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然而,当前我国有关0~3岁托育教师及其专业能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家尚未颁布过0~3岁托育教师专业标准,大众对0~3岁托育教师的专业性及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认识也不清晰,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托育服务事业高质量、稳定地发展。因此,探究并明确0~3岁托育教师应具备何种专业能力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初步建构了“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得到包含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以期为托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向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点,相关研究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际需求,明确了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各个层级的关系和内容,涵盖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均衡性。此外,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充分征求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构建适用于我国的0—3岁托育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需求大,而托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不足、体系混乱等问题,尚未形成供需适配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标准。因此,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供给侧”的10位托育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和“需求侧”的10位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借助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20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最终,本研究通过对供需双方访谈资料的对比与整合分析,构建出一个科学、系统的托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遵循由外到内、层层深入的逻辑结构,统合形成个性品德、价值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胜任力模型,以期为我国托育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参考框架,更好地促进托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是实现“幼有所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平顶山市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现状,建立平顶山市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理论框架,构建平顶山市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模型,并提出平顶山市托育服务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平顶山市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新转折时期河南省托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从而推动“幼有所育”的和谐稳定时代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8.
9.
如何构建具有很强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新体系,是目前教师培训工作的新焦点。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新体系的基本策略是: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设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聚焦参与结构,强化培训的自组织建设;强化网络培训,建立常态化的培训运行机制;回归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促进教师有效学习;营造读书氛围,注重教师培训的内涵发展。而加强教师培训的课程建设、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与情感,是今后培训工作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关于托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需求方,对作为供给方的托育机构的研究较少。这不利于勾画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全景和促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本研究对西安市15家民办托育机构负责人的深度访谈显示,当前民办托育机构面临着多重困境,其中最突出的是生存困境,具体表现在成本投入高、生源挑战、收费标准低三个方面;其次是政府支持困境,具体表现在地方政府规范建设滞后、监管不完善、资金扶助不足、宣传缺失四个方面;再次是师资困境,具体表现在师资招聘难与师资稳定性两个方面;最后是来自家长的服务压力,一方面家长要求托育机构提供安全贴心的照护和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家长又希望价格低廉。对这些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地方政府切实提高对托育的重视,完善顶层设计与规范制定,加强托育宣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托育机构自身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形成机构保质、家长认可、政策支持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公共托育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教师培训:价值、问题与体系建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日益深入,远程教育技术以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在教师培训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彰显。目前国内对现代远程教师培训相关方面的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基于此笔者从现代远程教师培训的基本问题入手,对现代远程教师培训的概念、价值、问题以及体系建构策略等进行梳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幼有所育背景下,构建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还存在保育师资水平有待提升、优惠扶持政策尚未落实、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建设不畅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保育师资建设,提升托育从业人员素质;落实优惠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托育服务氛围;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行业治理;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凝聚多方面合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间断均衡模型的视角透视新中国托育师资政策的发展变迁,结合关键时间节点和政策标识将托育师资政策变迁划分为三个均衡期和一个间断期。历经“公共福利托育”“市场化、社会化托育”“普惠公益性托育”和“公平且高质量托育”等政策形象的变化,托育师资政策变迁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长期均衡与短期突变现象。通过探究新中国托育师资政策变迁的内在动机发现,国家宏观政治系统的注意力分配、专家学者组成的新政策共同体助推、社会公众关注及媒体舆论导向等影响政策变迁,修正后的间断均衡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新中国托育师资政策变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15.
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研究者以我国1999-2020年间的95份国家层面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为对象,从政策工具和培训管理要素两个维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工具使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能力建设工具过度使用,激励性工具和象征劝诫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在培训管理要素上存在配置差异.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工具性价值,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执行效果,建议适当调整政策工具结构,扩大成果转化政策工具供给,加强培训规划和效果评估政策供给,并保持政策工具运用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17.
祖辈托育是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的主要模式.祖辈托育的主导地位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祖辈托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祖辈托育的负效应和经验性、祖辈托育在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祖辈托育必须有来自公共服务的支持.把支持祖辈托育纳入公共政策,应坚持立法先行,厘定祖辈托育地位;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支持系统;立足社区载体,精准推动服务递送;整合多方资源,加强祖辈育儿指导.  相似文献   

18.
托育服务是台湾地区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台湾地区的托育服务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形成了以保姆和托婴中心、幼儿园、小学生课后托育中心(安亲班)等家庭式和机构式托育互相衔接、彼此呼应的服务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其对托育服务的从业人员如幼儿园教师、保姆等有严格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化组织以维护从业人员的权益并监督其工作。此外,还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财政补助来保障托育服务的实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公共托育服务是发达国家促进国民婚育、降低少子化冲击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作为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公共托育服务的先行地区,在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标准设置、服务内容和服务性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在三孩政策背景下推进社区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具体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建立行业标准,创建公共托育服务标准监管体系;提供财政保障,明确社区托育服务的公共服务属性;利用社区资源,丰富社区公共托育服务的形式;政府与社会协同,共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杨希 《教育导刊》2022,(7):83-89
新中国托育质量保障经历了摸索起步、逐渐规范、系统规划三个发展阶段。其主要经验包括满足社会和家庭需求是主要动力,政府主导地位是基本前提,师资建设是关键着力点,先进经验推广是重要举措。为实现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未来可从以下四方面保障托育质量:保障动力强调对托育服务内在价值的追求;保障路径强调政府主导下多元力量协同参与;保障重点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过程性质量;保障措施强调基于循证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