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铭 《现代语文》2003,(12):23-23
穴一雪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儿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俄儿又誉其矛曰。②吾矛之利。③其人弗能应也。2、解释文中两个“应”字的含义。①人应之曰②其人弗能应也3、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芽4、这个成语叫什么芽它的含义是什么芽穴二雪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选来食选”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拼音认识“司”“跌”等5个字,能够仔细观察写好“司”“庭”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尝试背诵课文。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完整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4.通过对比,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针对初中语文古文“古字通假’吩为“通用”和“借用”的不当,阐明了通假的定义,然后对初中古文的“同”条注释通假字63个逐一进行讨论,采用统计考证与分类的方法辨析其情况,认为这63个所谓的通假字,实际上分属通假字(42个)、古今字(18个)、异体字(3个)。由此还得到了初中古文“古字通假”的一个系统,力图解决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字通假”注释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在使用职工业余中等学校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词句课本、“教参”注释欠确,有的难度较高的词句还未予注释。这里提出来,以求得编注者和广大教师的赐正。《非攻》 1.今至大力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这个“则”是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此“从而”不是现代汉语中连词的“从而”,“从”是“跟从”,“而”连接两个连贯的动作。“从而誉之”可译为“跟着他,还要去称赞他”。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全句课本注为:“在辨别义与不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各种资料对此句中的“比”字解释不一。课本的注释为“比笼,并放着的笼子”,而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却译作“比试的笼子”。另外,《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注释为“比赛用的笼子”;《中学古文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注释为“小而细密的笼子”。总括上述解释,“比”字释义有三种:一是“并放”意;二是“比试”、“比赛”意;三是“小而细密”意。那么,此句中的“比”究竟应作何解呢?要想弄清语境中一个词语的意义,应该从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通过汉字演变、观察插图、扩词等认读理解生字,并书写“囊”。随文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萤”“贫”等6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囊”。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对照插图、写批注等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3.能借助支架,联系上下文,拓展学习《凿壁偷光》《三字经》,感受古人“勤奋好学”的品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衔、溺”。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展开神奇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4.能感知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特点,明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读通文本,并尝试当堂背诵积累。2.根据注释自读自悟,读懂内容,并从中感受古文的特点。3.充分展开想象,读出情感,感受知音之间真挚的情谊。【教学过程】课前预热:积累ABCC四字词语,并请学生把有特点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归纳特点,为课堂拓展想象打下基础。如:杨柳依依、春雨绵绵等等。  相似文献   

9.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句中“不忍为之下”,现行语文教材编者注释为:“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下面。”看了这个注释,笔者想到了《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编者给“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加的注释。其中说:“为之小,双宾语。之,指诸侯。小,小相。大,大事,指治国为政。” 把“为之小”一类短语分析成双宾语结构,是一些古汉语专家的共同看法。例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马汉麟所著《古汉语语法提要》等等,都有“为字式”双宾  相似文献   

10.
<正>一、趣味合一:在诵读中“得意”“得言”“得法”(一)在正确诵读中“得意”学习小古文的第一步,一定要认识小古文中的文字,要将每个字都诵读准确,注意有的字在古文中和现代汉语中的读音是不一致的。除了掌握古文中正确的文字读音以外,还要掌握诵读的情感。只有掌握了正确诵读的要领,才能够准确地在诵读中“得意”,即准确地掌握古文表达的意思。才能进一步在熟练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古文表达的内涵。学习《铁杵成针》这篇小古文时,  相似文献   

11.
怎样利用课文注释进行教学安徽芜湖铁路中学马章苟课文注释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书中的“小百科”。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文章、文学常识的介绍,包括作家、作品、文体、背景等基本知识;二是对生字、生词、语句及引证的古诗、古文等做的注音、解...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读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7页)中论述人称代词时说:“在上古时代,领位不加‘之’字,不能说‘吾之’、‘我之’、‘予之’、‘汝之’、‘尔之’等。到了后代,才有加‘之’字的。”到本书第139页论述介词“之”时,又说,“人称代词用作定语,一般不用‘之’字为介。我们只看见有极少数例外:‘矧予之德言足闻,’(书·仲虺之诰)‘举能其官,惟尔之能。’(同上·周官)”但在下面的注释中指出:“注意:这两个例子都出于伪古文《尚书》。《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  相似文献   

14.
我教初中古文,首先是让学生弄清古文与现代文不同的构词特点,即告诉学生古文的句子多数是由单音词构成的,指导学生断清句子再读文章;在读通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一些直译文言文的常用方法,如名词不用翻译,特殊句式句子成份的位置需要调整,句子中省略的成分需要补充等,强调学生结合课文看懂注释;然后运用“扩词法”,把课文中不用加注解的单音词扩充成(或者解释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的双音词。讲解翻译古文这种常用的方法之前,我将要讲解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在小黑板上,给学生做翻译示范讲解。例如上《冯婉贞》这课,我只在小黑板上写出这几句(方括号内为注释,圆括号内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笔者探索了教学的“读、想、拓”学习“微古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感,感受内在的语言节奏;通过想象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知个中的意趣;通过拓展让“微古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为今后文言文学习奠定美好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也谈“骤”字人教版高三册(2000年版)“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编者对屈原的《湘夫人》一文中“时不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句中的“骤”字注释为“轻易,一下子”这个注释是不妥当的。我遍查了手中所有的古代汉语字词典,均不见有“骤”解释为“轻易,一下子”之意。一般来说,字词典把“骤”字都解释为①马奔跑②疾速③突然;忽然④屡次;多次等意。编者将“骤”解释为“轻易,一下子”可能是从②或③两个义项中引申开去贸然解释,以致造成误解。那么,“骤”应解释为何意呢?我认为应解释为“屡次;多次”。这在古文中是很多见的,如:《左转·宣公二年…  相似文献   

17.
近日翻阅旧刊物,偶见《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六期发表的《对<论积贮疏>几点注释的质疑》一文,细读之后,认为文中所提几点“质疑”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畜”字文章认为,课本把“畜”注释为通“蓄”是错误的,是“绝非通假字”。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查《说文》:“畜,田畜也。”《玉篇》:“畜,从兹。兹,益也。”《韵会》将“畜”作“稸”。“畜”字古文为“兽”。《说文》:“兽,(?)也,象耳头足,厹地之形。古文兽,下从厹,凡兽之属,皆从兽,许救反。”《经典释  相似文献   

18.
“所”字和动词组成的“所”字结构,目前虽在说法上尚未统一,但在用于注释古文方面却已达到了能基本解决问题的阶段。但对“所”字与动词之间间有介词而组成“所 介 动”的形式,至今还未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无论在认识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还有一些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还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把下面的字按音序重新排列。予寓铸持熔吾誉昌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昌盛”的“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它在字典里有这样几种意思:①深厚;②热烈;③兴旺。“昌盛”的“盛”应选第()条解释。用①②两种意思分别组两个词:()、()。三、读下面的句子,并选择恰当的字填入()里。重师惩守肃1.我们一定要严()国家机密。2.你知道吗?严()出高徒。3.法律总要严()那些不法分子。4.会场的气氛既严(),又隆重。四、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只要填序号)。身:①量词:②生命;③身体;④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20.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末坚持抗清的著名文学家。自幼聪慧异常,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书史,九岁善待赋古文,十一二岁即论国事。其父夏允彝和著名文学家陈子龙等人创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