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继新 《新教师》2022,(3):22-24
笔者在翻阅支老师所写的文章时,惊喜地发现,早在2008 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刊登了他所写的《我这样一路走来》,文前的"编者按",则不失为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的支玉恒简介—— 支玉恒快40 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做语文教师,结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于是,他成为了小学...  相似文献   

2.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3.
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略评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浙江衢州市教研室高军玉在“98西湖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广东省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设计上力求创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令听者受到不少启迪。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4.
小学园丁颂歌支玉恒支玉恒,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师、校长、教研员,现在广州英谊学校任职。1982年,其教学录像片《别了,我爱的中国》获全国奖,多部教学录像片在全国发行,并由中央教育卫星电视向全国播放。近年来,他应邀到全国...  相似文献   

5.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在遵循普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体现教学个性,并将个性升华为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是支玉恒对自己成长之路的总结.下面我们就通过支玉恒老师执教的《第一场雪》,来体会他那特有的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参加了一所学校组织的一次语文教学沙龙活动,全体语文教师一起观看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课堂教学录像片。看完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认为支老师的课上得轻松和谐,富于情趣,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听完老师们的发言,我随机问了坐在我身  相似文献   

7.
在美丽的杭州。在“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现场。我有幸聆听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最珍贵的东西》,感受到了他的“以读代讲”式教法,深深折服于他闲庭信步于课堂的那份举重若轻、收放自如。大道至简,整整两个课时,在支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眩目的课件、煽情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甚至于不提问题、不板书,但“读”却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8.
“那些武林高手,先是谨遵师法,刻苦修炼,而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直至炉火纯青,出神人化。”这是支玉恒老师在接受某教育刊物采访时的答问。无独有偶,王崧舟老师也曾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里安身立命》,借用武学概念来阐述教艺修炼中“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至理。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西门豹》第二课时,我模仿了支玉恒老师的“分组擂台赛”教学设计。学习第二个故事“惩恶”时,我把全班分为甲乙两大组,两组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哪组提不出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天水参加了全国名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数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支玉恒老师的教学风格,对我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思考、探索和各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用“淡中知味,常里识英”这句话来形容支玉恒老师创生的原生态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毫不为过。去年10月份在浙江杭州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支玉恒老师接受了现场选课的方式来上公开课。支老师认为,教师有一天的备课时间,学生不作预习和准备,那么,学生在课堂里所收获的就能充分地用他的生命来消化。  相似文献   

12.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评价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时,曾总结:支老师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淡淡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道法自然,是支老师课堂教学的一贯风格。一、得文、得意、得言,一气贯通支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一课,"整体—部分—整体"的课堂结构非常清晰。首先从课题切入,再到课文的内容,引导  相似文献   

13.
我曾看过支教师的许多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录像,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03年10月6日-9日,在美丽的岛城-青岛,我参加了“贺袁瑢老师八十寿辰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语文教学观摩会”,有幸第一次现场聆听了支玉恒老师的课,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4.
近来,小语研究传出一片呼声——倡简。即语文教学要简单些,不要太繁太复杂。支玉恒、薛法根、张庆等名师专家都有类似的说法。小语专家们呼吁化繁为简,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种种过火过繁的做法而开出的药方, 这实在是小语界的幸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庆老师的两篇文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语文教学必须倡简》,前者有人称之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八字方针”,足见影响之深远。在反复品读先生的文章之后,我深受启发,也引发许多的思  相似文献   

15.
这次,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感触颇深。支玉恒老师那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根据母语特点,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儿童学好语文的科学。语文教学也是艺术,是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富有魅力的传承语文知识能力的艺术。由于母语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因此,中国的语文教育不仅是使儿童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教育,也是使儿童成为真正中国人的教育。时下,小学语文界繁花似锦,小学语文教师群星灿烂。在众多名师中,有一位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人,就是支玉恒老师。支玉恒,河北张家口人,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乃慷慨悲歌之士,侠骨柔肠之人。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自幼养成了倔犟的个性和永不服…  相似文献   

17.
如果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师中作一次全员调查,没有一个老师会不知道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按姓氏笔画序)这四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如果有一次“2006——感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的评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无疑会蟾宫折桂、榜上有名;如果中国小语界有一条红地毯铺设的星光大道,那么,披着耀眼的闪光灯光率先向我们走来的必定是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风采卓然的身影;如果有一部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史册,那上面肯定会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这四个闪耀着跨世纪光彩的大名,成为特别令人瞩目的一页;如果……请别以…  相似文献   

18.
作为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盛赞。但在赞叹之余,许多老师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支老师的课,好归好,就是没法学!”确实,支老师的课大开大合、举重若轻,总给人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那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在此,笔者结合支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1月10日,四川成都下了好大一场“雪”。这场雪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界同行交口称奇,也让专家学者击掌叫绝。这是《第一场雪》,执教者叫支玉恒。支玉恒一鸣惊人。许多教育刊物、报纸纷纷聚焦,支玉恒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怎么?他本来是体育教师,改教语文不过六七年?他曾身患偏瘫,来成都前不到两个月刚刚“学会”走路?他原准备来这里讲《草原》,但见好几位参赛代表要上此课,就临时改上《第一场雪》……这第一场“雪”给人留下的与其说是许多问号,不如说是留下了一连串叹号。支玉恒是个怪才。不久,我们认识了。对他愈了解,越觉得怪得…  相似文献   

20.
记者:您曾是本刊1990年第3期的封面人物,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请介绍一下您的近况好吗?方仁工(以下简称“方”):1990年以来,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因年龄的原因我不再担任校长,上海市教委任命我为市北中学名誉校长。名誉校长,就是名义上的校长,这样,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我相对比较熟悉也非常热爱的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去。不当校长以来,我撰写和主编了一些语文教学方面的小册子,如:《方老师信箱———写给中学生的心里话》、《方老师教作文———作文不难》、《中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