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感知“矛”“盾”,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看了一个动画片,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矛和盾》。生:不对,是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师:很好!故事中提到了两种兵器,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将黑板分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学生用粉笔在左面画了一些矛,另一部分学生在右面画了各种盾) 师:同学们,黑板的左面是—— 生:矛. 师:右面是—— 生:盾. 师:现在,你们就是卖矛的和卖盾的,能够夸夸你们的矛和盾各有什么用处吗?注意是"夸",不是一般的介绍. 生:我的矛尖锐无比,能够戳穿任何东西,不买是要后悔的. 生:我的矛天下无双,谁见了都要乖乖让路.所以,要想打胜仗,赶快掏钱买吧. 生:别把牛皮吹破了吧.你看,我的盾就不怕你.所以,要想保命,抓紧时间买吧.  相似文献   

3.
古时,有个人拿着矛和盾叫卖:“我的矛特锋利,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样的矛都能挡住。” 人们听了,觉得不对劲。你的矛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当然包括你的盾,那么你的盾怎么可能什么样的矛都能挡住呢?你的盾什么样的矛都能挡住,当然包括你的矛,那么你的矛怎么可能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呢?  相似文献   

4.
自相矛盾     
《中学生英语》2011,(9):15-15
一有一个楚国人在叫卖矛和盾。他自夸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任何矛能穿透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穿透。”有人反驳道:“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他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5.
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打仗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用来抵档敌人的进攻。有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什么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说完,他又举起后,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周围的人都觉得好笑。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漫话矛盾     
矛是一种进攻的兵器,用以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兵器,用以保存自己。矛和盾,体现出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也表现了战争有进攻和防御两种形式。古代战士作战,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这真是把进攻和防御结合于一身了。就一个战士来说:进攻是主要的,防也还是为了攻;而攻得敌人陷于所谓“只有招架之工,并无还手之力”的困境,这是攻得好,同时又达到了《孙子》所说“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的境地,因而这也可以说是最积极的、最可靠的防。毛主席在《论持久战》第六八节中,从矛和盾,讲到了战争的目的,讲到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讲得很深很透,不仅是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又讲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师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 ,大家一起说 ,学哪一课?生 :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师 :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 :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 ,中间是一根竹竿 ,后面有翎毛。师 :大家再看这个“剑” ,(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生 :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 ,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师 :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 ,谁注意到了?生 :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师 :对不对?(生齐 :对)是的 ,战场上短兵相接时 ,用的是这个“剑” ,有手把 ,双面刃 ;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 ,…  相似文献   

8.
把握学生心理 讲究批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 是 喜 爱赞 美而 厌 恶批 评的 ,若 批评 不 当 ,极 易 产 生负 效应 。这 就产 生了 一 对矛 盾:一方面 学生 免 不了 犯错 误 而被 批评 ;另 一方 面 学生 因自 尊而 在心 理 上抗 拒批 评 。如 何灵 活 地转 化这 一 对矛 盾 是 每个 教 师必 须面 对 和深 入研 究 的一 门艺 术 ,本文 从下 面几 个 方面 谈谈 教 师怎 样把 握 学生 心理 ,实 施批 评艺 术。 一 、批 评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不 同 性 格 ,选 择 合 适 的 批评 方式 世 界 上没 有完 全 相同 的两 片 绿叶 ,也 没 有年 龄 性 格和 心 理特 征完 全 相同 的学 生 。…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第5自然段的教学)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与刚才令人紧张的画面不同,你这次一定会看到一个大快人心或者说令人神气十足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直线画下来.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干、戈、矛、槊、戟”都是古代的兵器, 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干,一种抵挡刀剑的兵器。《尔雅·释言》:“干,扦也。”又称盾或橹。古时关东称干,关西称盾;小者称干,大者称橹。《过秦论》中“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橹”即指此。干有木制、草制、铜制、藤制,其形圆或近圆,外突内虚,有柄,可用手挽持。《鸿门  相似文献   

11.
引申论证法又叫归谬法,是把要反驳的论点合乎逻辑地加以引申,使其荒谬性暴露得更加明显,从而论证其站不住脚的一种论证方法。听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寓言故事吧?说古时候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先吹嘘自己的矛无坚不摧,一会儿,他又吹嘘自己的盾坚不可摧。旁边的...  相似文献   

12.
谁先结冰?     
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杯热水、一杯等质量的凉水,在相同的条件下,哪杯水先结冰? 师:答案是显然的,凉水先结冰. 生:我从小学就听说热水先结冰,后来在课外读物上也看到过,并说得头头是道.从初中到高中我问过几位物理老师,也说热水先结冰,并作出了解释. 师:你做过实验吗? 生:做过. 师:什么结果? 生:凉水先结冰. 师:你相信实验事实还是相信道听途说? 生:当然相信实验事实,但有些物理老师的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热水散热快. 师:“热水散热快”这句话的意思是热水与环境温差大,散热…  相似文献   

13.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一天,他背着矛和盾到大街上叫卖。他举起盾夸口说:我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盾,无论怎样锋利的矛,都不能把它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自己的矛说: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再坚固的盾也抵挡不住它的一戳。有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  相似文献   

14.
【课例回放】(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雅舍》一文。谁知道梁实秋?生: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他好像考入了清华,后来在清华教书。师:还有吗?生:他好像还有作品《白猫王子及其他》。师:知道他的散文集了,很好,这已经不错了。有没有人读过梁实秋的《雅舍》?有吗?  相似文献   

15.
矛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矛盾》矛是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指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矛盾”一词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有个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特别坚固,最锐利的长矛也刺不穿;随后又夸耀他的长矛特别锐利,最坚固的盾牌也挡不住。当有人问他:用  相似文献   

16.
自相矛盾     
王洪 《双语学习》2010,(5):18-19
从前,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 他举起他的盾向人们展示说:“我的盾是最坚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 然后他又举起他的矛,骄傲地说:“我的矛是最锐利的,它能刺穿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7.
(一)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师:长方体的六个面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师:那么正方体的六个面又是什么形状?生: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师:如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而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那么这个物体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出示长方体、圆柱、圆锥三个模型。)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第几个物体的形状和你想象的一样?生:中间一个。师:(拿起圆柱模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实录】一、唤醒认知,导入新课师:儒家经典中谈论教或学的文章有很多,你们记得哪些篇目或相关句段?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很好,这几句都出自——生《:论语》。师:可见《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格言警句。我们再来看几个句子。  相似文献   

20.
孟兆山 《河北教育》2005,(23):30-30
案例:一、实践师:同学们,从海滩上能挖出什么来?生1:能挖出珍珠来。师:是吗?生2:能挖出活鱼来。师:鱼在沙滩里能活吗?生3:能挖出玉米来。师:是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