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论作为代表报纸编辑部发言的权威言论,被称作是报纸的灵魂。然而,现在的一些企业报由于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回避社论,有些甚至累月经年鲜见社论。更有甚者,在企业进行改革、改制、重组和企业出台重大举措前后,都不配发社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报纸只有新闻而没有社论,从组成上说不够完整,从宣传上说缺乏力度,从责任上说有些失职。企业报是本企业党委的机关报,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代言人,是反映职工心声的重要工具。如果在企业出台某些政策、发生某些重大事件时都只有报道而没有社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相似文献   

2.
一篇社论引起的人民日报创刊以来,发表社论近万。有些社论评述重大政治事件,传播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社论起的作用则很坏)。有些社论评述的事情看起来并不“震撼人心”,同样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引发重大论争。1956年6月20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  相似文献   

3.
一篇社论引起的人民日报创刊以来,发表社论近万。有些社论评述重大政治事件,传播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社论起的作用则很坏)。有些社论评述的事情看起来并不“震撼人心”,同样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引发重大论争。1956年6月20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就是一篇这样的社论(以下简称6月20日社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反对急躁冒进,但题目是全面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两点论而非一点论,是一篇观点鲜明、议论周详的好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年经济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评论中,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起着主导作用,其权威性、影响力不容置疑。然而,要使报纸办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贴近生活,仅靠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署名言论。它就像报纸的表情和橱窗,向读者传递着喜怒哀乐。但是,有些署名言论的作者板着面孔,  相似文献   

5.
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集体创作的一篇重要社论。我起草初稿,人民日报社领导和评论部的同志几经推敲改定。将起草这篇社论的一些体会写下来,或许对同志们研究业务有些帮助。一、题目增加了一个重要内容,更加全面。纪念建党80周年是一件大事,社论的题目应庄重大方,富有激情,又总括全文内容。为此想了三四个题目,初稿拟题是《光荣属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正式发表的稿子改为《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增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这不是为修饰文字而作的增补,而是…  相似文献   

6.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笔者认为,金庸的社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进…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新闻界精英芸萃陪都重庆,大展身手,留下了一部艰苦而辉煌的史料。其中有一位专攻社论的里手,抗战八年间,他撰写社论、评论500多篇,有的还引起莫斯科、华盛顿的重视。由于他的突出成就,博得新闻界朋友赞誉。他的名字叫宣谛之。  相似文献   

8.
美国报纸的评论体系大体上包括了。Editorials(社论)、Op-Ed(社论版对页)、Columnists(专栏章)、Readers’Opinions(读来信)四种主要形式。其中,基于社论重要性之上,整个社论版被看作是报纸的灵魂和心脏。它在解释问题、引导舆论和提供信息并使读得以就当下议题做出判断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人对社论的重视程度从社论的发表数量上也可窥斑见豹:《纽约时报》几乎  相似文献   

9.
三、主题的倾向性。 新闻评论的倾向性,这是新闻评论最突出的一种特性,是一条客观规律。只不过有的公开声明自己的倾向性,如我们的党报和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西方半官方和经常反映官方意图的新闻媒介,则羞羞答答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有些声称自己是“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把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包藏起来,而实际上欲盖弥彰,包是包不住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所谓“轻松社论”也是有倾向性的。西方国家很多报纸设有“社论版”,每天刊登三四篇社论,其中有一篇是篇幅较短、写法轻松的社论。有些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者说“轻松社论”只有“娱乐性”,没有倾向性。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台湾出版的钱震著《新闻论》一书中,译载了美国报纸几篇所谓“轻松社论”,让我们看看它是不是只具有“娱乐性”。 1940年2月14日《德模登录报》登的一篇,全文  相似文献   

10.
怎样写新闻评论怎样写新闻评论?为了把问题谈得具体一点,这里以社论作为评论的总代表,作一些探讨。所谓社论,可以直接理解为报纸编辑部的言论。它是代表报社对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报纸是党政的机关报,社论当然也就代表党政机关发言。比如《新疆日报》的社论,就是代表自治区党委的意见。所以,凡社论都要送审,编辑部一般不能定稿。如果是民间报纸,那么,它的社论就是反映报社的意见。例如过去《大公报》的社论,就是由社领导自己执笔,或虽由他人执笔,但须经社领导审定才能发表。国外有些资产阶级报人说,社论就是报纸或杂志表明其总主笔或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政论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十分重视运用报纸社论阐述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革命思想,以指导革命实践和各项工作。他不仅亲自审阅党报的社论,而且在百忙之中坚持为党中央领导的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一些重要的社论。他还指示地方党委,要加强党报社论工作。1958年1月12日,在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负责人的信中,他明确指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要共同研究。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在毛泽东的直接参与和积极指导下,党报社论的写作质量逐步达到了历史的高水平,社论的地位也随之而大为提高了。毛泽东无愧为我国新闻评论史上一位精心写作社论的典范。那么,毛泽东是怎样精心写作社论的,我们应当从他的光辉经验中汲取哪些营养以推进当今党报社论工作呢?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的农事宣传当中,编辑部经常根据农事季节的变化发表社论,这种社论,各报都是常见的,数量不在少数,由于它是由季节而来,因此大家习惯上把它称之为“季节性的社论”。这种社论有的写得好,但有不少写得一般化,因此就有的同志对它的存在产生了疑问,认为它是“应景”文章,可有可无;还有的同志认为,稍一不慎这种社论还容易形成瞎指挥的现象。报纸上究  相似文献   

13.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9,(24):2-2
12月7日,全球45个国家或地区的56家报纸刊登同一社论,警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影响,敦促各方采取行动。此次“统一社论行动”由多国媒体编辑在气候大会召开一个多月前酝酿,集体撰写社论。社论以英文、中文、阿拉伯文等20种语言发布,不少报纸还将其刊发在头版。  相似文献   

14.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应该加强。但有个问题令人担心,即讨论来讨论去,言论的写作和作用可能会有所加强,而文章也有可能跟着越写越长。眼下,说是短评,也得七八百字;上评论员的,一千五六百字也打不住,更不要说编辑部文章和社论了。现实如此,如果强调加强不得法,文章完全有可能还会拉长。言论能不能写短?能。在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福建日报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全文不到200字,能说不短吗?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人民政府今年6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侦查机关宣告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侦查终结。不少新闻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胜利,是网民的胜利。有些媒体还发表社论,充分肯定新闻媒体的理性探索和不依不饶的精神。但在我看来,华南虎事件完全是新闻媒体自我炒作的新闻闹剧。  相似文献   

16.
福建日报的社论,全文不到一百七十字。阐述如此重大问题,篇幅竟这样短小,能说清楚吗?读了之后,一定会作出肯定的回答:能!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这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而且早已议论纷纷的事情。在中央提出一定要严肃处理经济上重大犯罪案件的今天,这篇社论以此为题,正是抓到了点子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政论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十分重视运用报纸社论阐述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革命思想,以指导革命实践和各项工作。他不仅亲自审阅党报的社论,而且在百忙之中坚持为党中央领导的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一些重要的社论。他还指示地方党委,要加强党报社论工作。1958年1月12日,在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  相似文献   

18.
有人问,你从事评论工作多年,哪一种式样的言论难写?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社论难写!”也许在有的人看来,这个说法有些言不由衷,因为许多人认为,社论好像没什么奥妙:文字直白,道理朴素,一看就懂,并无妙趣。当然,这些同志包括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试写过之后,多半能体会到“社论难写”不是虚言。  相似文献   

19.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人民政府今年6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侦查机关宣告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侦查终结.不少新闻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胜利,是网民的胜利.有些媒体还发表社论,充分肯定新闻媒体的理性探索和不依不饶的精神.但在我看来,华南虎事件完全是新闻媒体自我炒作的新闻闹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