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宇红 《考试周刊》2014,(35):192-192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德育的介入点。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各种影响,家长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都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是他生活的重大转折,亦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契机。针对幼儿进餐的很多不良习惯,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主要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进行。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健康成  相似文献   

3.
杨梅 《内蒙古教育》2014,(10):24-24
正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才有"好习惯决定人生"之说。幼儿对社会生活不熟悉,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加之幼儿随意性较大,在小班幼儿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逐渐渗透行为习惯,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正反引导,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意识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分辨能力等较差,加之耐心不够,行为意识较差。而意识是决定习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赵莉 《今日教育》2007,(8):10-11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来说品德教育更多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绝非一暴十寒所能奏效的,我们要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期望,引导幼儿知晓道理,指导他们付诸行动,反复练习,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相似文献   

5.
周辉 《学苑教育》2021,(9):69-70
幼儿时期是人格陶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幼儿习惯养成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就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从生活细节、纪律约束、家校合作三个视角展开思索,以期能抓住幼儿阶段这一重要时期,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其一生获益。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单靠幼儿园教育是不行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生活化原则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养成途径。幼儿的一切行为活动离不开日常生活,要充分利用园内活动环境和园外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选择与幼儿生活紧  相似文献   

7.
<正>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极为重要。一、教师需要耐心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首先要了解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幼儿都处在46岁之间,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跑动,还喜欢碰碰这个、  相似文献   

8.
崔晓红 《学子》2015,(1):6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涉及发现幼儿情感和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在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加强德育大家都知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王娟 《考试周刊》2012,(85):195-196
心理学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习惯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幼儿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因此,良好习惯应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从幼儿的阅读和实际生活场景出发,让幼儿在唱儿歌、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学习"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五方面的内容,培养幼儿养成各种礼仪的好习惯。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1.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让孩子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2.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稍不注意就会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扔、把玩具随手一丢、随地大小便、乱写乱画等现象,因此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尤其需要培养。我们应将农村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生活环节、游戏活动、感知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孩童时期好奇心强,爱模仿,愿尝试,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效果最好,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被儿童深刻记忆,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因此,早期教育更应该注意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现状、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对策几方面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习得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稍不注意就会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扔、把玩具随手一丢、随地大小便、乱写乱画等现象,因此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尤其需要培养。我们应将农村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生活环节、游戏活动、感知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小学生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老师重视并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可以免去今后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的麻烦。因此,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上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有能力的人首先需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较早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进入小学大有裨益,也有利于较早培养幼儿自信心、责任心、自尊心等良好的品质,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家长要时常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专家指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期是在学前期。因此,主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  相似文献   

18.
红鸣 《考试周刊》2009,(8):225-226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1]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我们不能大声呵斥。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是应该讲究艺术,既要能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能从中发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使孩子在快乐中接受和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中,良好的智力和能力的固定化往往取决于幼儿的主体,即原有的意志、气质、认识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而非智力因素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和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教育者实施的行为训练有直接关系。那么,幼儿教师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一、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幼儿讲道理幼儿年龄小,对良好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教师的天职,而且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变化,并注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与尝试:一是用教师的爱心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二是用教师的言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三是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日常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