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反映的是科举与学校孰轻孰重的地位之争。以科举与学校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分析当下高考与学校的"实然"关系,试图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视角来看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从中寻找启示,以促进我国高考制度更加健康和谐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2.
今年适逢科举废止100周年。百年已逝,但人们对古代科举制度以及与其一脉相承的高考制度的了解和评价往往不够全面、不尽客观。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科举和高考的印象,147位在校大学生接受了“科举与高考印象”的问卷调查。在了解大学生对科举制度和高考改革的印象、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简略分析他们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进而为如何正确看待科举与当前的高考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是由中国传统的选士制度发展而来,尤以科举为甚,本文通过与科举制度的比较,从三个方面:高考制度的历史发展、国情、全民素质来探讨高考制度的兴废。  相似文献   

4.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科举制消逝了百余年后的今天,仍能够时刻感受到科举时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在考试形式、考试程序、作用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2017年在CNKI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后,按照研究主题将文献分成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科举变革与高考改革、科举与高考的公平性、科举户籍与异地高考、科举与高考的作用以及其他六类,并在对各主题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未来"科举与高考"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用科举的命运、功能及其价值来隐喻高考,是当代高考论争中的普遍现象,更凸显了高考制度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但是,科举隐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简单地从科举废除到高考废除的观点存在着从相似性到同一性的冲突。在高考改革实践中,我们需要直面高考问题,走出科举隐喻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高考制度是国家考选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国家甄选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象、有效开发智力资源、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迎接富有挑战性之未来的必要措施,一直是影响学校教育的有力杠杆。故在我国历史上有“科举有甚于千万督学之力”的评说,现今之高考又被人们喻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长时期以来,不仅高考是人们争相角逐的目标,高考制度也始终是人类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诱惑力的课题。为强化高考制度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之正确发挥不同社会期求之功能,各个时代的人们都曾倾心竭智于此。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高考制度自身完善程度的限制,人们有关高考制度研讨范围的阈限未曾越出高考制度历史高考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的  相似文献   

7.
高考制度作为一种大规模选拔人才的制度,动辄关涉到数百万人乃至上千万人的前途和命运,高考制度中出现的任何不同等的待遇,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指责。因此,本文针对高考制度中的政策倾斜现象,借用晚清科举史上的"陕甘分闱"事件,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和探讨,以史为鉴,进一步明晰在当前特定的社会阶段高考制度的价值诉求问题,从而为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价值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举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起了巨大作用。科举的废止,造成清末社会人心动荡,城乡分割日重一日,政局遂变得混沌脱序。废科举所带来的社会震荡,说明对重大的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废科举的政治影响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思:在没有找到更佳的选材方法前,我们不应贸然否定和抛弃而应坚守和健全现有的相对科学、合理与公平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9.
清末科举取士制度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经历了洋务教育和维新改良运动的冲击,虽革新改良、补伪救弊也不能挽回其覆灭的历史命运。鉴古知今,废除科举可为今天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从而坚定改革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冷思考     
我国的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着种种违背教育法则的现象。科举文化延续下的高考制度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是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社会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每个个体的活力,学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文化空间,教育者应具备宽广的教育气度。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考政策的特点,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能为今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在我国科举时代就开始存在.今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尽管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不断改革,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比较和对照,从考试本身和教育两个视角分析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而通过教育以及考试的改革为应试教育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士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持公平公正原则,但历朝历代只要存在考试,就存在舞弊现象。为此,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严惩科举舞弊的法规措施。文章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的探讨,能够对国家现行高考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在我国科举时代就开始存在。今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尽管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不断改革,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比较和对照,从考试本身和教育两个视角分析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而通过教育以及考试的改革为应试教育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考制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20年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出台和延续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层次的逐步加深和经济飞速的发展,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制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20年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出台和延续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层次的逐步加深和经济飞速的发展,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颁发科举改制谕令,对乡试命题范围、参考书目以及阅卷标准等进行改革。但改革使入闱前浙江士子进退维谷,闱场内乱象也不一而足,考生失范行为频现,仓促条对、敷衍作答、试卷曳白被贴者更不知几何。最终,在考生消极应对与考官素质不足、路径依赖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新制精神的落实大打折扣,以致科举制度最后的更张未能为自身续命。清末科举改制失败对当前考试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改革,仍具有重要启示。它警示后世在推出重大考试改革之前,务必要系统谋划,充分准备,循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本文系统阐述了高考制度改革应该遵循的公平性、稳定性、连续性、本土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并以近8年江苏高考制度改革为案例加以分析,加深对原则的说明,以期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发挥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举学"一概念由刘海峰教授于1992年在《"科举学"刍议》首次提出,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刘海峰教授著作《科举学导论》标志着科举学的形成。通过对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下载的2003年至2013年期间与科举学研究相关的106篇论文的分析,得出十年来我国科举学研究在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研究主题丰富,但侧重于科举历史的介绍和学科性质的辨析;研究队伍较多,半数成果来自厦门大学。本文试对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为我国科举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废止,到当代中国的“科举学热”,反映了教育考试制度内在的价值冲突;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当代的高考制度,其根本价值在于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其共同缺陷与弊端是对教育目的、宗旨的偏离。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就是要在考试的公平性与合目的性之间寻求契合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