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在女性叙事话语下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描写改变了以往小说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反映出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一致特点。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狄金森具有对自然、宇宙、人生最具独创、最具深奥的观察力,她以自由的灵魂书写出一个神秘而和谐的宇宙世界。死亡之谜作为宇宙人生奥秘的重要部分,则备受诗人关注。在她的“死亡”诗中,狄金森除了一如既往地使用突兀而大胆的意象、圣经隐喻以及为造成韵律上的起伏跌宕而使用短破折号外,她还有效地利用矛盾并置这一创作技巧,从而使其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出她的神秘宇宙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史记·游侠列传》和《堂吉诃德》分别表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尚武精神。从侠士和骑士的形象比较及从中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可以看出二者在维护正义、扶危济困、慷慨无私等方面显现出相同的“义”的精神品质,但在相同的现象背后,隐含的关于侠义的理解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展示出的坚强、独立、自尊自爱,她对平等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不懈追求,符合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人平等,特别是分工不同的一体化男女关系的教导,以及其对宽容节俭品格的提倡。夏洛蒂·勃朗特正是因为有着稳固的基督教信仰,才创造出了简·爱这一伟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驾驶席》是当代著名英国女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代表作之一,在创作技巧上具有明显的新小说特征:作者借助几近匿名的主人公形象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典型的非个性化叙述倾向;为拒斥故事情节的正常有序发展,她使用了两种别具一格的策略——现在时态叙事、第三人称叙述结合“闪前”。这些特征成其为“用英语创作的最成功的新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艾米丽·狄金森都被学界认为是一个归隐的学者.也有人批评她忽视了同时代的新闻,认为她写的诗都只是琐碎小事.事实上,如果细读她的诗歌,不难发现,世事和社会的变迁都未逃过她敏锐的视觉.例如,她以独特的视角写死亡.她写爱的成长、燃烧、消亡.她把大自然描写地惟妙惟肖,触及深刻的哲学.本文主要分析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以期从她的经验中获得对死亡、世界和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表达了她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一部适合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评论的经典著作。艾米莉·勃朗特在生态女性主义正式产生之前就在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具有超前性,值得探讨。她的这种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她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经历,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家庭对她的影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9.
虽然爱情从未垂青过艾米莉·勃朗特,但她通过《呼啸山庄》道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炽烈的爱恋,渗透到爱情最难以渗透的秘密中,表明作家的创作也许不能和他(或她)的经验隔绝,但创作主体更需要的是想象力,从某种原有的形象(经验)中解放出来,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有大量对于士绅阶级和当时父权制社会思想的表现,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简·奥斯丁她不仅是时代和阶级的女儿,同时她也是父权思想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1.
王君玲 《文教资料》2015,(2):17-18,27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勇士,她的大胆创新和现代性诗歌风格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狄金森"超前性"的最重要一方面,在于狄金森对爱情、痛苦、死亡与其他类似主题的执著,在于其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强烈自我否定。狄金森智慧的深度、思想的力量都以自我否定这一独特方式承载在她的诗歌中,深入她的诗歌内部,这是读者接近狄金森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亚·德·霍普是20世纪英文诗坛为数不多的在讽刺诗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诗人之一。他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主张复兴讽刺诗的创作,并身体力行,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讽刺诗。霍普的讽刺诗按照其主题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具有评论时事性质,其锋芒指向人生百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类则呈现出"以诗论诗"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本身的关注和思考。尽管霍普的讽刺诗创作也有缺陷,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言,他的讽刺诗可以说是充分地体现了这类古老的诗歌体裁包容性广、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埃米莉以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及其天赋的才能创造了文学上辉煌的成就.纵观她的人生、小说和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无所不在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既源于她的现实生活,也源于她独特的价值观.面对不幸的生活和严酷的现实,埃米莉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表现出敢于抗争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让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奠定了她独特的地位,在世界史上仍然名声显著。她习惯于用作品来表述生态环境,赋予了大自然人性和主体性。《呼啸山庄》更是表现出了女性的生态意识和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结所反射出的生态和谐观,再阐述了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的观念,在她的作品里还透漏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及时表达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和作者朴素的生态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擅长以含蓄而迂回的简洁语言传达复杂深邃的思想,自然是她诗歌创作中不变的主题。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主题的诗歌可以分为两大类,展示了对大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受超验主义影响,她歌颂赞美大自然,颂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她揭示大自然的敌意,并表现她对自然神秘和强大能力的恐惧和敬畏,探索人与自然的疏离。这个悖论在她不同性质的诗,甚至在同一首诗都有所表现。分析狄金森自然诗中她对自然的态度,探索她的生活和诗歌本质的主题,可以更好的理解狄金森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双调·夜行船·秋思》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是被誉为"万中无一"的绝唱。曲家面对人生逆境,以创作来体认美的意味,这也正是审美意识的生命力所在。此曲渗透着"人间烟火之气",却俗而不失其雅,俗而不失其趣。马致远把人生审美化,在诙谐的氛围中表达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并在审美观照之下,在诸多内容的抒写中,凸显出不同于前的迥异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获得了独有的审美成就。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女作家,她塑造了许多可爱而真实的女性角色:埃莉诺、伊丽莎白等女性形象将向奥斯丁一样永远被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8,(1):31-34
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哲学中,至关重要的美学原则是"美人之死"。女性在其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她们让故事和诗歌增添了色彩和深度。要全面理解坡的诗学和哲学思想,就不能不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考量其女性观。本文拟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倚重他者理论来探讨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尽管坡试图让美人成为诗意的主题,但是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以超自然形象威胁着男性主体,或超然世外,成为人观赏崇拜的缄默偶像,始终都摆脱不了"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诗歌正像她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一样,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浓缩着诗人沧桑的人生。她匠心独运地运用了意象的多重象征,通过荒原和风暴等多重象征性意象,尽情地抒写着她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像雾像雨又像风,感觉她仿佛就像一位扑朔迷离的天使,但是这些意象又饱含着诗人对人生深邃的敏悟和洞察,在表现主题、传情达意方面,比起任何其他诗人的作品,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利用一个儿童历险故事对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了讽刺性的模仿。作家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有意识地突现出来,以便清晰地暴露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形象塑造方面的主观性,情节安排方面的专制性,手法表现方面的夸大性,从而表现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下事物的陌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