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9):27-28
商标之于商品犹如姓名之于人,一个好的商标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商标的翻译是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各商家对商标的翻译非常谨慎。自语言产生以来,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就随之产生,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若商标的翻译不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结合商标的翻译策略,研究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的推广并有利于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同商标命名一样,必须充分运用多种创意手段以吸引消费者,拟在商标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社会心理和法律等层面对商标翻译进行多视角分析。  相似文献   

3.
商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化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桥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在中国上市,商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在商标名的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者在遵循翻译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商标翻译的文化禁区,并且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本文主要对商标翻译的原则、文化根源和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商标翻译是商务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出口商品商标的翻译在体现商品特性的同时,应体现商品销售地区消费群体的民族特色,符合消费者的传统观念。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出口商品商标时充分把握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方法。商标翻译在原则上应尊重民族传统文化,注意政治含义,力求语言简洁;在方法上,商标翻译通常采用拼音法、音译法、意译法以及音意结合法。  相似文献   

5.
商标牌名是商品商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还涉及到消费需求、消费心理、销售等众多方面,因此具有相当的难度。商标牌名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意译、音意结合与转译等方法。商标牌名的翻译应注意语言、文化差异,符合风俗习惯,满足消费者需要,把握消费心理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外国商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商品也敲开了外国的大门.商标作为商品的"门面",其翻译的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商标的翻译涉及到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只有跨越了译入语的文化障碍,才能翻译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译名,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周湘婷 《考试周刊》2011,(19):36-37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是一座建立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商标翻译质量的优劣与一个企业的经济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中英文化差异增加了商标翻译的难度。本文结合一些商标翻译的实例探讨了商标翻译中的一些文化禁忌,并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雪芹 《双语学习》2007,(12M):161-162
商品的商标如同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从语言形式看,商标的构成简洁易懂,其翻译过程不受语法、句子、段落等较深的语言层次的影响。然而商标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在翻译中即要体现原词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音的需求心理。本文仅从文化角度讨论了商标的几种翻译方法,并且指出了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出口商品的与日俱增,作为商品代言人的商标及其翻译对于商品的营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的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目标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试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将翻译视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阐述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原则以及克服社会文化障碍的有效策略,以实现商标词译名与目标语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最大程度的对等。  相似文献   

10.
王薇  刘洪泉 《文教资料》2007,(4):147-148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用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是文字、图形共同构成。商标翻译是把商标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并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及内涵。独特新颖的商标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从而为商品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与之相应,商标翻译作为商品国际化的一个结果,越来越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翻译方法,文化差异,商标翻译中应遵照的等效原则来谈谈商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徐娟 《时代教育》2013,(15):151
商标是商品信息的载体,消费者通过商标来了解商品的属性和优点。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商标翻译的好坏关系到商品能否打入他国市场。然而,由于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们可能对某种商品的标识产生大相径庭的理解,这势必会给商标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译员在做出口商品商标的翻译时,既需要深谙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要考虑到国外顾客的心理,更要兼顾商标朗朗上口的特点,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38):187-188
商标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是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商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交流,商标翻译须充分考虑语言、文化、政治和风俗等因素,符合目标消费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反映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心理期待。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方面研究出口商标的翻译,对我国企业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标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准确地掌握商标的翻译方法,注重同目标语国家文化的结合,才能译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商标,从而争得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4.
林曼辉 《海外英语》2012,(8):147-148
商标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窗口,体现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如何翻译好化妆品商标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成功销售。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商标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仅应该考虑如何把原商标完美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还应考虑目标消费者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审美心理等因素。该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些知名化妆品商标的翻译,来探讨如何结合文化内涵来更好地进行英文化妆品商标的汉译。  相似文献   

15.
张梦雅 《海外英语》2011,(2):152-153,15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商标作为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代表,其译名能否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有效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对商品销售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零翻译作为一种采用源语语言符号的逆向翻译策略,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精髓。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从翻译的需求和目的出发,探索商标翻译中零翻译方法的使用策略及译名质量评价方法,并辅助译者翻译出既可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习惯的译名。  相似文献   

16.
商标作为一种可以彰显商品特征和文化特点的特殊语言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促使很多国外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同时又促进了国产商品的对外销售。在此背景下,商标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商标翻译不但可以提高商品知名度,还能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唯有了解商标的特点、各国文化和民族特色以及常用的商标翻译方法,才能确保商品在国际市场中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7.
商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商品的一种标记,是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区别其他同类商品而用的一种标记。食品商标是众多商标中的一种,形式多样。食品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本文从欧美食品商标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并选取欧美食品商标的典型翻译范例来分析英文食品商标的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谈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不仅承栽着所属商品的信息,还涉及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因素。但是,在商标翻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参照商标翻译原则下,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做好商标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实例探讨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旅游商品商标翻译的特点及中西文化差异,提出旅游商品商标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翻译方法,以期在翻译过程中能有效地实现商标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商标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通手段使译文顺应商品的特点、目的语语言系统、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消费者心理等要求,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