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玉梅 《师道》2002,(3):31
语文课上,一名学生正在读《难忘的一课》(人教版第十册):“……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有孙中山。”“不对,顺序颠倒了。”我耐心地说,“不要紧张,把顺序读正确!”那学生又读了一遍,仍是“错”的。这时其他学生不干了,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读得没错。”拿过学生的课本一看,原来跟我的教本  相似文献   

2.
早在1989年5月11日,我读过上海《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由姚金兴同志写的一篇小品,题目是《孩子笔下的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原文如下:我一直以为我那个读四年级的孩子姚晖是个小马虎。今天老师布置小作文,写一个熟悉的人。我想,这可糟了,他平时稀里糊涂的,从不仔细观察什么人,能写好这篇作文吗?不料,半个小时后,他写了三百多个字,一看,真叫我暗暗吃惊。嘿,这小子,通过两件事把我这个老实巴交的穷书生爸爸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一件事是说他有一次半夜醒来一点多了,我这个下巴长着一根根黑胡子,鼻子架着一副眼镜的爸爸,正在灯下专…  相似文献   

3.
我们时常会为特级教师的经典课堂而感慨不已。有时,我们也会在课堂中学习名师的“一招半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此课堂非彼课堂,此学生非彼学生。不然,一个伟大的创意也会变得糟糕不堪。不受欢迎的“第六次”在教学《军神》一课时,我请一位男生小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由于学生第一次读,在读到“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这一句时,把句子读破了。此时,我想到了于永正老师的“第八次”故事。我决定来一次“模仿经典”。于是我对小超说“:小超,没关系。这句话是个长句子,很难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  相似文献   

4.
我在美国读教育学时,听说《素质教育仪在美国》一书得到中国人的称道。为了更加了解美国的“素质教育”,我请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道格拉斯·斯朗。我也跟风用Quality Education来翻译国内提出的“素质教育”,但是教授理解的Quality Education的内涵跟我从国内的特定环境下所理解的Quality Education相去甚远。他说他的印象中还没  相似文献   

5.
一、少进行说教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有一次,当我严厉批评某男生抽烟违反校纪,并给他大讲抽烟危害健康时,他冷冷地回敬我一句:“老师,您不也抽烟吗!”一时竟让我无言以对。事后,我下决心戒了烟,结束了我8年的抽烟历史。班上同学知道后,震动很大,几个烟瘾不小的男生都相继偷偷戒了烟。二、避免“火头话”有时学生在学习上、纪律上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错误,令人怒不可遏。如果这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训斥一通,说些“火头话”,例如,“你真笨,简直是饭桶”、“你根本不是读…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开学不久,我看动画片走火入魔。有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较多。想着不能尽情漫游动画世界,我顿生烦恼。回家路上,我急中生“智”,便对结伴而行的好友(已读五年级)撒谎,我妈去了外婆家(其实妈中午已回家),我要帮爸爸做家务,求好友代我写语文作业。好友唉声叹气地找借口拒绝了我。我不由心里凉了半截,放慢脚步,闷闷不乐地跟在他后面……眼看就要与他分手,动画世界的魅力竟让我心一横牙一咬,毅然做了个决定。于是我像只老鼠般东张西望,见四周无人便紧跟几步赶上好友,低声下气地央求他:“波哥,帮帮忙!给你钱,好吗?”波哥立刻歪着脑袋,惊讶地…  相似文献   

7.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我想,如果能摒弃传统教法,用创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出这两个句子“才”字的不同蕴意,对学生加深理解中心思想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正>诗里,赏山川河流、皓月繁星;诗里,识先贤智者、名家圣人;诗里,晓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里有看不尽的风景,读不完的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赏佳篇、读佳作,了解诗歌魅力,品味诗意青春。【佳篇赏读】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1)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扬扬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极大的惊喜!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相似文献   

9.
★儿子说:我恨是你的儿子事情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却还是常萦绕心际,隐隐作痛。那时大儿子不到十岁。一天下班,一进家门,见他在看电视,我就暴风骤雨般地质问起来:“作业做完了吗?钢琴弹完了?英文书读够半小时了没有?……中文作业呢?”做经理的我,平日里在单位和上司下属讲话都不得不透着策略,可对儿子,我从来就是直言素面。用老公的话说:整天在外面夹着尾巴做人,在家里一定得我行我素。儿子应该说是个听话的好儿子,除了中文作业没有做以外,其余一应完成。这当然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否则,我不会把中文放在最后问。“为什么我要学那愚蠢的中文?谁…  相似文献   

10.
一位学生在完成《黄继光》一文课后的“读读写写”习题时,把“持续”一词漏写了。于是,我把这位学生叫到面前问:“这儿还有什么词语没有写,是不是叫我帮你写啊!”他有点儿慌了,忙回答说:“老师,我去补写。”几分钟后,他把作业交来了,我一看,他把“持续”写成了“特读”。这时,我没有发火,却和蔼地说:“请你看一看,这里的字有没有写错?"第三次交来的作业,他虽把"特读"的第一个字改正了,但第二个字仍然是个"读"字。我压住火气,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再认真地查查看,这两个字到底该怎样写。"第四次交来的作业才是全对的,于…  相似文献   

11.
据记载:著名作家林语堂在东吴大学上英文课时,采用的是“相面打分”。他的英文课从来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他便坐在讲台上,拿一本学生名册,按顺序唱名,唱到的学生依次站起,他则像一个相面先生一样,略为朝站起的学生一看,就定下分数。难得有几位他吃不准时。便请学生到讲台前,略为谈上几句,测知端详,然后定分。他说过:“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不认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他的记性特好,一个班的学生,几节课下来,他便能直呼其名了。平时上课,他随时让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未及期末,每位学生的学力和程度,他已心中有数。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诀。据学生们回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公正程度。远远超过笔试命题计分,同学们心中无不服贴。  相似文献   

12.
下课了,冬冬走近我:“老师,你不应该把我的作文传到外班去读!”我怔住了:“怎么了?”他小声说:“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这让外人知道了不安全!”我不以为然地说:“不会有啥事情。”然后,夹起讲义回到办公室。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也太小心眼了,想得也太多了。难怪女生韩静开玩笑地评价他为“老谋深算”型。  相似文献   

13.
某日,一位母亲领着儿子来心理咨询。母亲进门就说:我儿子正在读初中,最近老说“心烦”,要我帮他找心理医生。我慕名而来,是他老师推荐的。我请他们坐下、喝水。然后,我问他:“我们交谈,妈妈在场方便吗?”他看看妈妈又看看我,从眼神里我明白他的心思。我请他妈妈回避一下。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们俩。“你最近为什么事心烦呢?能告诉我吗?”“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天天心烦。”“有多长时间了?”“半个多月的样子。”“心烦有哪些表现呢?”“思想老走神,吃饭味口不香,上课精力不集中,晚上睡觉老做梦、经常醒,醒了又不容易睡着。”…  相似文献   

14.
从初二下半学期开始,儿子就开始关心起他的信来,每天傍晚,他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今天有没有我的信?”儿子继承了我爱舞文弄墨的优点,也常常向外投稿,我以为他关心的是这个。后来我便给了他一把信箱的钥匙,从此,取信之类的事就不用我操心了。  相似文献   

15.
何亚福 《师道》2002,(9):55
隔壁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来向我请教几道算术题,我趁她在做算术作业时,随手翻了一下她的语文作业簿,一个造句练习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兴:春天到来了,一朵朵鲜花高兴地绽开了。”多么形象的句子!令我惊愕的是,一个红色的“×”打在这个句子的末尾,还有老师要她“重造”的批语。翻过另一页,我看到了小女孩重造的句子:“高兴:小明考试  相似文献   

16.
明人张岱描写七月半的西湖.劈头就抛出一句:“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大刀阔斧,一反常情,然而细细读去,却是字字合情入趣.令人神清气爽。心向往之。近来连续给不同班级的学生讲了几次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我也不由自主地萌生了类似的冲动:老王的故事实在一无可讲.只可讲讲杨绛的“愧怍”。而事实上,众多出色的《老王》执教者也已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出色的想像力能创造奇迹,请听《快园道古》中的一个小故事。一次,明成祖有个贵妃死了,祭祀时把大学士解缙请了来,让他朗读祭文。而那所谓的“祭文”不过是一张白纸,上面除了四个‘一’字并没有内容,实乃典型的“无米之炊”,但解缙不慌不忙,稍加思索,立即变“无”为“有”,并朗声读道:“巫山一片云,峨岭一堆雪,上苑一枝花,长安一轮月。云散,雪消,花残,月缺。呜呼哀哉!尚飨!”明成祖听了不禁拍手叫绝。不是吗?从一无所有处“读”出话来,且容不得细想必须开口就读,这的确太难了!但聪明的解缙一联想,将贵妃比做“云”“雪”“花”“月”,又连用…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四年刘半农先生病故后,鲁迅先生写了篇文章《忆刘半农君》纪念他。鲁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一段话说得是很深刻的:“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恨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每读这段话,总想起我们很多年来,对胡适的评价是不公平的,我们也犯过把胡适“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的错误。诚然,刘半农和胡适是有不同之处的。刘半农在  相似文献   

19.
“我们之间肯定有代沟,”15岁男孩阿乐的母亲杨女士说,“我读《红岩》读得泪流满面,而他却笑我幼稚。”从小就接受理想主义教育的杨女士感到十分无奈,“我建议阿乐每天读一篇散文,但他像小和尚念经一样一点也提不起兴趣。”“那他喜欢读什么呢?”我问。“就是科幻读物啦,侦探小说啦,再就是  相似文献   

20.
学完《爬天都峰》一课,我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一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听写他会的词语。在写“石级”这个词时,他写完了“石”,然后又写了个“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急得脸都红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是找个学生说给他听呢,还是让他下去另请一名学生来写呢,还是……他在讲台上急,还左顾右盼;我也在心中急,犹豫着。就这样让他下去,他肯定没面子;要是请个学生来帮他,他还是没面子;如果我悄悄说给他听,他仍是没面子。何况他脸还红着呢?终于,我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让李钒去看一下教室的门牌,然后他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