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尼苏门达腊岛前不久再次发生强烈地震。所幸的是,这次地震没有引起大海啸——发生在去年年底那场夺去20多万条生命的世纪灾难,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德国人叔本华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我想。灾难也是人生的老师。30年前的盾山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给人们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但是,它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使我对“活着”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3年,非典夺去了中国349人的性命;2004年初,禽流感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多个国家出现,现造成了30几人死亡以及上亿只家禽感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至少22.5万人遇难.在不可预期的灾难面前,人们正在寻求IT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劫后余生话刘晶李树果,邱建辉我知道这次抗洪抢险采访有危险,但不知道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大难临头的时候,我又无法回避;求生是我的第一本能,可我能活过来是因为有那么多活着的人。──本文主人公的话“7.13”一场特大洪水,无情地夺去了锦州市委书记张鸣歧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爆发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中伤亡人数之多,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说是“多年未遇”。我国政府和媒体对此次灾难给予密切关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表现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变化。新闻媒介还把人关怀融入报道的各个层面,不仅告知公众海啸事件本身,更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宣扬灾难中体现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7.
6月20日上午9时30分,黑龙江宁安沙兰镇又找到3具遇难学生遗体。至此,在宁安沙兰镇洪灾中,死亡人数上升至109人,其中学生105人。这场洪水牵动了中国人的神经,从受灾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它远不如1998年那场洪灾,1998年的洪水夺走了3656人的生命。也许是因为儿童代表着一种希望,而洪水恰恰把他们吞食掉,这才让我们引起太多的伤感。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在灾难面前,人们似乎总是手足无措。IT是没有感情的,但当它被应用在灾难预报领域之中,却能够让生命看到一丝曙光。据统计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我国GDP的3 ̄4%。也许经济的损失无法真正体现灾难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也许死伤数十万人的地震,时过境迁对有些人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痛苦的数字。与灾难的博弈,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不知道地震、洪水、疾病、煤矿瓦斯爆炸,到底夺走了多少生命。当科技的力量,已经能够将网络的触角遍及到地球各个角落的时候,人们期望借助IT的力量来筑起一道道防线。人们只是希望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够赢得更多的时间,让生命不要走的这么匆匆。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上午9时30分,黑龙江宁安沙兰镇又找到3具遇难学生遗体。至此,在宁安沙兰镇洪灾中,死亡人数上升至109人,其中学生105人。这场洪水牵动了中国人的神经,从受灾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它远不如1998年那场洪灾,1998年的洪水夺走了3656人的生命。也许是因为儿童代表着一种希望,而洪水恰恰把他们吞食掉,这才让我们引起太多的伤感。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在灾难面前,人们似乎总是手足无措。IT是没有感情的,但当它被应用在灾难预报领域之中,却能够让生命看到一丝曙光。据统计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占我国GDP的3 ̄4%。也许经济的损失无法真正体现灾难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也许死伤数十万人的地震,时过境迁对有些人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痛苦的数字。与灾难的博弈,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不知道地震、洪水、疾病、煤矿瓦斯爆炸,到底夺走了多少生命。当科技的力量,已经能够将网络的触角遍及到地球各个角落的时候,人们期望借助IT的力量来筑起一道道防线。人们只是希望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够赢得更多的时间,让生命不要走的这么匆匆。  相似文献   

9.
环球速览     
6月9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基桑加尼市逃难的平民躲进教堂,乌干达与卢旺达军队在这座刚果城市展开了激战,联合国脆弱的维和无法阻止这场人道主义灾难。 迫击炮与流弹横飞,20万当地居民恐惧地等待着双方停火,红十字会说,有超过150位平民被炮火夺去生命,700人受伤,炮击已持续了数天。路上的尸体仍没人敢去  相似文献   

10.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13-13
“作为一个挽救了20条人命的人。我回国后竟被直接送到监狱”澳大利亚人康奈尔在泰国海啸灾难中曾勇救近20人的生命,但澳大利亚警方指他是一名逃犯,在这名救人英雄回国后立即将他拘捕。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人民出版社在5月13日第一次捐款10万元后5月16日再次捐款100万,而该社员工捐款总额已达8.6万元。社长黄书元在给全社职工的倡议书中写道,"我们不知道这场灾难将会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胞还被埋在废墟里等待救援,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将永远失去父母、子女、亲朋好友……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8,(10):19
本刊讯 人民出版社在5月13日第一次捐款10万元后5月16日再次捐款100万,而该社员工捐款总额已达8.6万元。社长黄书元在给全社职工的倡议书中写道,“我们不知道这场灾难将会夺去多少人的生命,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同胞还被埋在废墟里等待救援,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将永远失去父母、子女、亲朋好友……我们看到了无数伤员在呻吟,  相似文献   

13.
王斌 《出版视野》2005,(4):35-35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给南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生命损失。根据亚行2005年1月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上个月印度洋的海啸造成了超过15万人死亡,有可能使将近200万人陷入贫困。仅印尼一国,海啸灾难就是以将近100万人陷人贫困。简单的几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更让人陷入深思。此次灾难后,  相似文献   

14.
郭伟 《今传媒》2005,(4):22-23
2004年12月26曰,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使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损失惨重。正是因为此次海啸的突发性、负向性、冲突性、刺激性以及全球性的特征,许多媒体都对其投入相当的精力,印度洋沿岸的灾难全景开始慢慢显现。  相似文献   

15.
灾难,从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报道好灾难便成了对每一名记者的重大考验,这种考验不仅是对记者的顽强精神和意志力的考验,更是对记者在灾难面前能否作出正确分析和理性选择的考验。 在灾难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往往是多人的重大伤亡。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的时候,记者的感情、思想以及从何处着手报道,都在考验着记者的称职与否或合格与否。 仅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的重大灾难令国人心情  相似文献   

16.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0多天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最痛.惨烈的地震灾害,摧毁了巴蜀大地上的美丽家园,夺去了数万善良人民的宝贵生命.国殇之日,天地同悲,举国哀悼.这一段血与火的日子,也是一个文化的注脚.在灾难面前中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越是大灾大难越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每一个中国人的境界都升华了.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挺起不弯的脊梁.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历经劫难延续至今,它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答案.这一段悲痛和惨烈的日子,也是一张新的历史扉页,它开启了共和国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灾难性报道是电视和图片新闻报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在这里灾难是广义的,它既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类灾难,也包括战争、车祸、犯罪等人为灾难。灾难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新闻价值要素的接近性上来看,灾难报道无论在心理还是在利益上,都与广大公众息息相关。灾难性报道给公众打开了一条信息通道,让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四川汶川地区突然袭来,8.0级特大地震灾害,瞬间夺去几万同胞的生命,美丽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这是建国以来罕见的人间灾难,一时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天真孩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烈的感人诗篇.抗震救灾,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升华出许多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其中最为闪亮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对档案工作者做好民生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综观整个抗震救灾,"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贯穿始终,温家宝总理在灾区坐镇指挥时,多次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19.
四月底的北京,桃红柳绿的街道上行人较往常稀少,明媚的春光乏人欣赏。人们不知道,在哪一片空气中会飘荡着非典病毒。 这是一场建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灾难。说从未遇到过,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恐慌,更甚于它所夺走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场山崩地陷的大地震无情地夺去了8万多人的生命,受伤人数达30多万。在这场罕见的大地震中,媒体深入灾区第一线,快速准确、及时公开地把灾情告诉大众,媒体在这次报道中撑起了生命的另一只翅膀。本文将从传播理念、传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