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都渴望年轻的时候拥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有白头偕老的人在身旁。爱情和婚姻不同:两个人相爱,你爱我,我爱你,就OK;而婚姻则不然,明明相爱的夫妻,有时候谁都没错,而婚姻本身却错了。从爱情到婚姻,我们如何才能在漫长岁月里保持爱的恒久温度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在近年出现的爱情婚姻题材的文艺作品和有关评论文章中,它经常被直接引用或者间接地涉及到.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说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关心.但是在引用或者涉及这段话的时候,又往往发生不符合甚至背离恩格斯原意的情况.这就  相似文献   

3.
阳春3月,大地归暖。但传媒却没有传递出多少温情:先是世纪婚姻查尔斯王子和戴安那王妃宣布离异,紧接着南非总统曼德拉与他的妻子温妮对薄公堂,靠法律结束他们的婚姻关系。对于前者人们仅将它看作不过是一则灰姑娘童话的破灭,而后者曾是许多人心目忠贞爱情的  相似文献   

4.
韩剧,特别是以爱情、伦理,婚姻为主题的家庭伦理生活剧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了中国的观众,成为一些电视台的收视率冠军。同类题材的中国连续剧也不占少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其影响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却远没有达到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水平。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高梓梅 《兰台世界》2016,(15):149-152
出土的汉代墓葬石刻螺女画像,有的表现为由生物螺向螺神转化,有的表现为与仙界神灵相会。从叙事角度看,螺女转化和与仙人相会的场景已具备了空间的时间流程,选取的是情节快到高潮而未到高潮的"顷刻",因此最令人神往。透过画像,其文化意蕴为农耕社会贫穷单身男子对婚姻、家庭的渴望,以及先民对生命的挚爱。  相似文献   

6.
平常婚姻     
老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的中国意思应该是,幸福的婚姻大抵一致,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叶辛的近作《烦恼婚姻》可以说就是对这些生活格言的一个形象诠释。《烦恼婚姻》像叶辛的其他小说一样,都是描写百姓生活的。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生活在大上海的百姓婚姻故事。一对老夫妻,晚年生活十分美满,但就在他们准备庆贺金婚之喜的时候,五对儿女的婚姻生活却发生了种种困惑和烦恼:有婚外恋导致的凶杀,有留守女士的婚姻裂变,有外来打工妹的纯真爱情,  相似文献   

7.
一个是待字闺中又渴望美好未来的富家少女,一个是手握厚礼却仍在寻寻觅觅的精明少年,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这对“牛郎织女”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结合有一个从暗送秋波到明媒正娶的漫长过程;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磨擦和矛盾;他们之间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他们的故事是传媒业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但敏 《新闻界》2012,(2):15-18,52
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与社会生活最为紧密相联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它探讨和折射当代夫妻伦理、婚姻质量和家庭责任等,对社会有一定的观照意义。本文选取了从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婚姻伦理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电视剧中主人公所体现出的对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试图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2006,(6):93-96
【卷首语】◆春风杨柳又一年吴小澄/1.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新的追求萧雪/2.1◆第一着棋走什么王德有/3.1◆出版品质与编辑工作含量张小影/4.1◆编辑与选择高明光/5.1◆领导干部在人才问题上要有“五之”萧雪/6.1【大讲坛】◆开拓《中国编辑》的新境界桂晓风/1.4◆在学习中创新在继承中超越张增顺/1.8◆新年寄语刘志鹏等/1.10◆中国编辑学会的工作大有可为——在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贺词龙新民/2.4◆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纲张小影/2.5◆编辑实践需要编辑理论刘杲/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媒介融合纵深推进的今天,新型主流媒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叙事话语正在发生变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逻辑及其价值功能,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型主流媒体嵌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又能为洞察新型主流媒体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致思路向。【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和文本诠释的方法考察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构建叙事逻辑、书写价值功能。【结果】新型主流媒体叙事逻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叙事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表达;叙事视角融合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等三种方法;经由多平台的跨媒体叙事深化立体传播。新型主流媒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充分彰显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举旗手”、新闻业的“风向标”、人民群众的“耳目”的价值功能。【结论】在新技术频繁更迭的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要善于借助技术传播的优势,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传播的话语体系,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媒介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郑燕琴 《大观周刊》2011,(17):39-39,17
作为女性作家,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多以描写男女婚姻,情爱及女性命运为主题,她笔下的女性多处于被压迫,压抑及被动的社会地位,并且在婚姻或爱情上多以悲剧收场。然而《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唯一一位张爱玲笔下收获爱情与婚姻的女性。白流苏这个从没落大家庭中走出来的女性,在男权生活中不向命运低头,她凭借智慧和心计与婆家、娘家以及范柳原周旋较量,最终赢得了范柳原的爱情和婚姻。白流苏虽没有因战争感化为革命女性,她身上却也透出了对命运抗争以及追求爱情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观点集萃     
人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今天,中国“第四次单身潮”与“80后离婚潮”同时到来——中国男人和女人的共同生活突然增加了新的选项:单人房,双人床;亚婚姻,伪单身;一结婚,便离婚;签订婚前  相似文献   

13.
刘婷 《今传媒》2010,18(9):83-84
湖南卫视推出婚恋型电视真人秀节目《我们约会吧》,受到观众热捧。这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在拥有独家版权的优势下,通过设置多元环节,展开单身潮人与品牌主持人的互动,呈现男女嘉宾对待爱情、婚姻、交友的态度与选择,构建单身潮人的狂欢舞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国际组织是世界权力博弈的平台,也是多种声音竞争的场域。近年来,“Z世代”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世界事务贡献中国青年力量。“Z世代”的国际观是未来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之一,参与国际组织的中国“Z世代”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拥抱开放世界,同时也将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进行了展示。【方法】本研究在梳理总结“Z世代”国际观的基础上,辅以主流媒体对“Z世代”的报道分析和对部分在国际组织任职的“Z世代”代表的访谈。【结果】进一步探索国际组织中的“Z世代”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结论】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中国“Z世代”具有基于现代化中国国情的国族身份共识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观,从“去圈层化”对外交流、全球推广“中国方案”、共建中国Z世代精英群像三个方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入国际视野,逐步成为全球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蔚 《东南传播》2016,(5):29-31
爱情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主题,也是电影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残疾人作为活生生的人,虽部分功能有所缺憾,但却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热爱异性,渴望爱情,追求婚姻的生理、心理需求。纵观华莱坞电影,出现过为数不少的残疾人身影。本研究聚焦于华莱坞爱情电影中的残疾人形象及其历史流变,探究电影中"残疾"透射出的社会、文化意涵,以及残疾人形象塑造中所存在的缺憾。  相似文献   

16.
仲江 《传媒》2001,(9):59
人到中年,婚姻里已经没有了激情和期待;也恰恰在中年,人们对于打破现状、改变生活有着那么多的渴望和那么少的行动.他们没有勇气放弃自己奋斗经年累月带来的既有成果--事业家庭儿女等等,就只能是在现成的生活轨道上运行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融媒体环境下,舆论生态环境、媒体发展布局和原有的传播方式、受众的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应对这些新变化,县级融媒体编辑必须加强探索,拿出“硬招”,取得实效。【方法】文章从树立新闻权威,让受众有信任感;提升新闻敏感,让受众有新鲜感;抓新闻厚度,让受众有获得感;创新新闻形式,让受众有愉悦感等方面,紧密联系县级融媒体编辑工作做出了理性思考。【结果】文章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和阐述怎样做好县级融媒体编辑工作,提出的观点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论】不管县级融媒体面临的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编辑坚定新闻理念,坚持正确导向,勇于不断探索,就能在融媒体编辑工作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雯文 《中国记者》2012,(4):94-95
鹏是国内一所名校新闻系高材生,七年前分到一家省报做记者,如今是总编助理。瑶是他的妻子也是同事,在报社做编辑。在大家眼里,青年才俊的鹏与柔情似水的瑶可谓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可是,他们的婚姻如今却陷入不堪的窘境……比这些更可怕的是,鹏和瑶的家庭争端已由"口角"升级到"武力"!每一次"家庭暴力"之后,两个人都身心交瘁。  相似文献   

19.
【前记】在父亲赵家璧收藏的书信中,有范用先生的不少亲笔信。在这些信中我读到了范用先生对一个比自己年长十五六岁的老编辑的尊重与敬佩。他们两人虽然成长的时代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两人都是从少年时期,就对从文字到书籍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书籍是自己的朋友,并且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要编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党的新闻工作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探索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创新发展。【方法】文章以党的新闻史为脉络梳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总结历史经验,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全媒体传播工程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媒体融合。【结果】得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主流媒体转型发展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论】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也是主流媒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