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王夫之诗学价值观中的“君子”与“小人”跟“华夏”与“夷狄”一一对映,“君子”等同“华夏”,“小人”等同“夷狄”。其等同依据在诗学上表现为经过儒家政教伦理浸蕴的“性情”,这种等同所体现出的文明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君子与小人     
在人们的眼中,蚂蚁小且丑陋.大象大而庄重。可是漫画中蚂蚁被放大.大象被缩小,显然不合常理。  相似文献   

3.
对论语的阅读不难发现,有好多君子与小人比较出现的语句,这些语句究竟说明了什么,在这些语句中,又能体现出君子与小人的哪些特质呢?本文通过对这些对比的归类,简要总结出几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希望对今天我们理解儒家的君子与小人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都指儒者,即知识分子。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表现在道德修养、志向抱负、胸怀气度、职业以及行为方法等方面。孔子把君子和小人对举而言,是为了让他的学生牢记两者的差别,尽快从小人提升到君子的境界,积极从政,以实现自己君子治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君子"与"小人"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孔子从道德修养、政治理想、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重义轻利是君子的主要特征,重利轻义是小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赵兴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148+150-148,150
引述《论语》中孔子谈论君子与小人的相关语句,从义利取舍、胸怀气度、为人处世原则等方面做了简要阐释,指出其之于当今之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拥有众多的英译本。而把握"君子"和"小人"的内涵是正确理解《论语》精神实质的关键之一。"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其蕴涵的意义十分丰富。而目前部分英译本试图在英语中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论语》中成对出现的"君子"、"小人",不能将其丰富含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8.
自《论语》中提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以来,历来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人不断赋予君子儒和小人儒全新的意义,君子儒和小人儒也在不断的发展流变。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源流的探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9.
苏轼书学总结性地运用伦理评价方法及思辨思维,确立了一套君子小人评骘体系。它以苏轼哲学对人格修养的高度重视为思想基础,以苏轼由"臣"到"人"的思想转变为嬗变契机,并以笔墨之"趣"的提出为标志,真正走向了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10.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作,饱含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其中对"君子、小人"的表述是内容丰富的一部分,通过统计它们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以及分析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对《论语》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的意象论建立在“以天为主”的艺术规律上,无论炼字、谋句及其与谋篇的统一方面,都追求“现量”,旨在以正统的儒家诗教重振中夏文明,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选择王夫之与全圣叹的诗论思想为比较,是因为二人分别代表了明末清初两种貌似不同的诗学理论:金圣叹以分解法论诗,强调诗的起承转舍的文法;而王夫之则反对格套法式,主张情景交融,即景会心之作.但这两种相对的诗论,实则共同体现了古典诗论的基本精神,即有法与无法的体用不二之说,是乾坤之道在诗学领域中的体现-终而同归于易.二者互参,更可加深对古典诗学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早年新诗理论深受中国传统"表现诗学"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情感本位的突出、对表现自然性的重视、对自由形式的强调以及对超功利艺术的倡导等方面。这种继承与发展不仅激活了抒情主体的个性因子,冲破了传统决定论诗学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促进了中国诗歌文体革命的顺利进行,在中国诗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出入说”,各家向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从王国维的悲剧观角度重新阐释他的“出入说”,论证这两个方面的紧密相关性,寻求蕴涵在其“出入说”中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学创作的动力,古今中外文艺创作者和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观点,其中如下两种观点最有价值:一种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是不平则鸣,一种认为文学就是白日梦。关于这两种观点,文艺理论家们已经分析评论得够多了,但过去主要谈的是两者之异,实际上,两者有着共同的精神实质,那就是:两者都认为文学是起源于人类深层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陆游养气说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又借鉴了道家养气观念,在承继前人基础上有新的创获,由对道德品行的要求扩展到文学批评尤其是诗学批评领域,由文“以气为主”拓展为诗“以气为主”,由治心养气的诗学主张延伸出“悲健”的美学风格,突破了传统养气论的诗文界限,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形态,又有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两重功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变革,为劳动价值论新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呈现出新的当代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总和”,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与生产服务的劳动有机耦合,私营企业主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化在中国论现代性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他首创与实践的“综合研究法”所包蕴的化诗学倾向及方法论思想对我国新世纪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界关于袁枚在诗坛产生影响及性灵诗风流行的时间,历来存在模糊的认识,以致影响到对袁枚与沈德潜、翁方纲等乾隆诗学重要思潮之关系的认识。细致考察有关文献,梳理袁枚的诗学活动及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可知,袁枚登上诗坛、扬名立万经过三个阶段,即乾隆元年至十六年是在诗坛初得才名的阶段,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四年是声名鹊起的阶段,乾隆二十五年到三十二年以后是开始掌握诗坛话语权、执诗坛之牛耳的阶段。弄清这一点,对认识袁枚性灵诗学与沈德潜新格调派、薛雪等性灵派前驱和翁方纲学人诗风的关系及彼此消长之迹,理清乾隆朝诗学史的脉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 王安石、王雯、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老子,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授儒入老,将儒学与老子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学派力图授引老子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宗旨,而且充分反映了宋代以后儒道合流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