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杨曾文先生校写的《六祖坛经》为考察文本,从精神解脱的角度,在解脱境界和解脱方法两个维度上对"识心见性"进行了阐述。在解脱境界上,着重从来去自如的逍遥境界和应无所而生其心的人生态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解脱方法上,厘清了惠能对神秀修行观的态度,阐述了惠能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法门。  相似文献   

2.
佛教音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音乐是"弘法之舟楫"。佛教音乐是一个法门,是修行的法门,是普度众生的法门。佛教能使人走入善境,至美至善。  相似文献   

3.
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张先堂净土五会念佛法门是由后世尊为净土宗四祖的中唐高僧法照创立一个净土宗修行法门。据北宋遵式《往生西方略传》和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志磐《佛祖统纪》等中国传世佛教史籍的记载,法照于代宗大历四年在南方衡州始创净土五...  相似文献   

4.
圣严法师大力提倡的"观音法门"是理解其行愿和法鼓事业的核心。法师曾多次谈到,"法鼓山是个观音道场",并确立了"大悲心起"的法鼓山理念。法师个人的求学修行及弘法事业过程中,受益于"观音法门"颇多,他提倡切实可行的"观音法门"修行方法和次第。进而,他更强调学习观音菩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平等救济的慈悲情怀。其"观音法门"思想是打开自我奥秘的钥匙,也是沟通自我与他人的桥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乘佛法与中国禅宗超越了小乘佛教的"中道"修行方法,打破了以"究竟涅槃"为终点的修行目标。大乘般若智慧与万法唯心的结合,创造了中国禅宗无相、无住、无念的"三无"法门。看上去眼花缭乱的派别纷争和禅修方法,其实不过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一切皆如盲人摸象。  相似文献   

6.
弘一法师李叔同临终前写了一首偈语,其中有这样两句:"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意思是说:拘执于表象去探求大道,大道即使近在眼前,却也象远隔千里."道"总是相通,这句偈语是弘一法师修行的法门,又何尝不是我们理解句意的"法门"?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在声乐教学中,"进门"不单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包括"修行"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力比掌握具体的技巧更重要.本文从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探索能力、联想能力、控制能力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布朗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以及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普遍信奉民间信仰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布朗族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西双版纳勐海边境地区中缅两国布朗族在宗教节庆、佛爷修行、跨国婚姻、边贸合作等方面交流互动的考察发现,布朗族边民之间频繁的跨国流动和宗教文化交流,一方面对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以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边疆的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跨境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对维护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寺庙是佛教、道教等宗教信徒供奉神灵和聚居修行的宗教建筑.各宗教信徒供奉本教信奉的神祗,在泉州有的寺庙除供奉本教神祗外,也供奉其它宗教神祗,如佛教寺院奉祀佛、菩萨、天王、罗汉等,也奉祀玄天上帝、关帝、文昌帝君、广泽尊王、保生大帝、通远王等.道教的元妙观奉祀道教神祗,也奉祀萧太傅、天上圣母、广泽尊王等.泉州寺庙奉祀神柢多元化,反映泉州多种宗教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大量的习语。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生观、自然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使英汉习语产生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金银岛》和《退潮》分别是史蒂文森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两部作品中的隐含作者在宗教视角上既有关联,又有着微妙的差异.本文从救赎情节、典故寓意和信仰态度等方面解读两部作品的宗教细节设定,并结合史蒂文森创作历史语境阐释其不同时期作品中所表现的宗教书写异同.  相似文献   

12.
彝族宗教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取得新的拓展。诸多研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对彝族宗教予以解读。其中的研究重点体现在原生宗教及崇拜、毕摩文化、宗教仪式、宗教与社会发展、民族间宗教的比较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大体奠定了未来彝族宗教研究的范畴和走向。彝族宗教研究在宗教民族志书写、国际萨满研究理论的借鉴等方面仍有诸多待提升的学术之点。  相似文献   

13.
一、讨论缘起   在传统的中国宗教文化中.宗教信徒修行之地是有严格的规定和说法的.但是随着宗教的本土化和大众化,特别是后者趋向的演化成熟.作为传承和体现宗教精神的修行之地却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了.施蛰存<祠庙·宫观·庵寺>一文中指出这样一种现象:古典文学读本的注释将"观"注释成"庙宇",还有的注本有"和尚庙"的语词;一般的人已经不能清楚区分"庙"、"祠"、"观"、"寺"的确切含义,"把一切都称之为庙"."说和尚道士都在庙里".施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1]   ……  相似文献   

14.
慧能顿悟成佛思想通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证方式上来理解慧能的顿悟成佛, 认为修行其顿教法门, 关键是自性自力———开悟证道关乎人最内在的本质。顿悟即是自识本心, 直了成佛, 强调见性的整体性。顿教修行还与人的根智有关,它宜于上根大智之人,这应是慧能门下龙象众多、宗师辈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讨论缘起 在传统的中国宗教文化中.宗教信徒修行之地是有严格的规定和说法的.但是随着宗教的本土化和大众化,特别是后者趋向的演化成熟.作为传承和体现宗教精神的修行之地却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了.施蛰存<祠庙·宫观·庵寺>一文中指出这样一种现象:古典文学读本的注释将"观"注释成"庙宇",还有的注本有"和尚庙"的语词;一般的人已经不能清楚区分"庙"、"祠"、"观"、"寺"的确切含义,"把一切都称之为庙"."说和尚道士都在庙里".施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1]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与书法在解除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方面有着共同的旨归,尤其是禅思想能实现对生命的引导,与禅思想结合的书法艺术更是解脱烦恼体验生命的具体法门.禅与书,实现宗教与审美的交融,让现代人认识到自我所处的精神困境,并在具体的宗教与艺术实践中管理自我情绪,调节生命节律,观照自我存在,回归生命的本然,获得生命的安宁.  相似文献   

17.
《重阳立教十五论》的"得中"思想在王重阳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其诗词中也可见端倪。在日常生活中,王重阳主张在俗世生活与修道间得中;在修行法门上,王重阳要求在性命间得中,这也体现在修炼性命的方法和具体的修行实践上。在修道境界上,王重阳的"中"兼取三家义理,在有自性与无自性之间。  相似文献   

18.
人名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代表某一个人的符号,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反映.本文将对维吾尔族人名中所使用的语言成分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维吾尔族人名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起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是美国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原因主要有宗教和世俗权利的束缚、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利社会环境的推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守一与守意     
“守一”和“守意”是两种非常相似的宗教术语,但它们含义各不相同并分别属于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守一”就是要守住自身的神灵,不使其受到外物的干扰,而“守意”则是清静无为的意思,两者的修行理论及产生的文化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两者的内涵和用法,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进而才能正确深入探究不同宗教体系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