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学的框架内,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这三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同为真实的社会建构。本文从概念范围入手,探讨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传播学在研究的领域上相交的可能;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比较不同的知识社会学流派的一般化的异同;探讨三个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在认识论上、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从传播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实践中考察不同领域的学者如何实现在实践中的交集。  相似文献   

2.
情报科学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情报科学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新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新时期、新条件下情报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信息技术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微型社会学是以一个小范围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进行亲密的观察.由于地区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所处条件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对一个小范围社区的调查研究,也能反映出相同地域的基本情况.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微型社会学”概念意指马林诺夫斯基所言的“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的特点.费孝通20世纪30年代末的《江村经济》则是微型社会学本土实践的里程碑之作,这是一本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地方民族志.本文尝试从费孝通的“江村”经典研究中,透视微型社会学的具体超越路径,这也值得每一个实地研究工作者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5.
专家审稿积极性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科学社会学视角探寻专家参与审稿的核心动力,发现构建高质量专家审稿激励体系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的瓶颈.科学社会学理论表明,科研工作者最在乎的激励是科学共同体的承认,科学共同体承认的最重要表现是原创性成果的发表.因此,若参与审稿能够带来有利于原创性成果发表的相关信息或资源,将能够对科研工作者审稿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据此原理提出以下激励路径:一方面,充分利用出版流程中审稿工作与科学共同体承认(成果发表)可实现"强关联"的路径;另一方面,构建审稿人资格认证及分级体系,规范审稿人的资格要求并进行分级,提高科学共同体对该身份及身份等级的认可度,以激发专家参与审稿的内在驱动力,突破学术期刊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或难持久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科学神创”运动是20世纪60至8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场利用科学来证明神创论的宗教运动。通过历史梳理与文献研究的方法,笔者对这一宗教运动的始末进行分析,试图展示该宗教运动是如何利用“科学”形象作为外套与论战武器,并最终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的过程。最终,基于“科学神创”运动中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伪科学对于科学的利用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结合当下中国存在的科学谣言,对如何能够有效避免伪科学论断的再次流行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学传播学是一门以科学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在中国,科学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5年首届科学技术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的召开和1996年《科技传播研究》一书的出版,是科学传播学在中国进入创生期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凭着童年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在科学救国的号召下,赵元任与一班留学青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创办了后来对中国现代科学发展影响巨大的中国科学社.在中国科学社建立以及科学社期刊《科学》杂志的创办过程中,赵元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赵元任用他的一生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堪称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发展的楷模式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金福 《现代传播》2014,(4):155-156
新记《大公报》的《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以下简称科学类副刊)以"普及科学"为主旨,详实记录了20世纪20—30年代科学传播的内容和特点,是研究近代综合类报纸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关于《大公报》副刊的研究文章很多,角度各异,但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为此,笔者尝试以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为例,探寻我国近代史上综合性报纸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概况,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策略,以期为探究近  相似文献   

10.
音乐社会学是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一门新科学,它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它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日趋紧密,其研究的范围也日益广泛,从而促进了音乐社会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这一学科研究的情况与动向作些介绍.当前本门学科引起争论的三大问题音乐社会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学科,不仅在研究对象和  相似文献   

11.
沙笑慧 《新闻世界》2011,(11):61-62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它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新闻传播活动同样经历了由“注射论”到“受众本位”的转变,而受众本位与读者中心有着相似的特点。本文以(《走近科学》为例,浅谈接受美学对于新闻节目制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姚树峰  门向生 《编辑学报》2004,16(2):118-1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维修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量.在使用中由于尚无规范化的量符号可供使用,作者和编者一般多照搬英文或英文的中译文,其中许多用法不符合国标[1]要求(参见表1):1)用量名称字母简写或多个字母表示量符号;2)量符号下标使用不规范,一是下标的正斜体不规范,二是下标使用汉语拼音,三是用汉字做下标;3)用多个量符号表示同一量;4)用同一量符号表示多种量等.  相似文献   

13.
SWOT与图书馆的科学规划:应用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图书馆界应用SWOT方法制定战略规划的实例,分析了SWOT作为图书馆规划工具的价值与局限。希望这样的分析能给我国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带来启迪。表2。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来自政策制定者和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实现方式.为了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得到1998~2007年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献,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并应用可视化技术来分析近年来国内对循环经济的研究状况.研究发现,国内循环经济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于近三四年,逐步完善了保障机制与评价指标,研究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创新理论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肇始于19世纪末期的西方社会。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与国外特别是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解放前(1922~1949)虽然出版了一些作,也译介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一阶段的教育社会学更多的是教育的社会哲学研究;自1949年起,大陆教育社会学经  相似文献   

16.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的我国首部混沌高级科普类图书《混沌科学丛书》 (一套六册 ) ,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广大青年学子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 ,也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继“相对论”“量子论”之后 ,“混沌”掀起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基础科学的第三次大革命。混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非线性现象 ,是在确定性系统中产生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 ,这种非周期运动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混沌在学科上属于非线性力学。由于混沌含有极丰富的信息 ,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混沌作为一门科学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相似文献   

17.
区域概念在广电领域的运用 区域的概念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科始于"媒介地理学"."媒介地理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外出现.邵培仁、潘祥辉先生认为,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成的一座理论大厦"."并认为,"媒介地理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地理学.①  相似文献   

18.
开放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虽然已被各界所认可,但发展较为缓慢,并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针对该问题,在对开放科学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开放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为我国开放科学的发展提出设计开放科学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构建系统、深入的开放机制等3条实现路径。最后,对我国开放科学实践进行了介绍分析,指出OSID这种模式为开放科学实践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由西方引入中国的档案学,经过约70年的风雨历程,已演进发展成为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组———档案科学。为了促进档案科学的不断完善,我们应当在历史回溯的基础上对其学科体系进行严谨的结构分析,以确认薄弱环节和新学科的生长点,实施与时俱进的发展对策。一、档案科学演进历程的基本分析档案学是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档案和档案工作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科的档案学,首先发于西方国家。1804年,德国学者奥格撰写《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首创“档案学”这一术语。1834年,奥格创办了《档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传播学的视角,探寻了中国科学地图的风貌.通过定量分析、对比性研究,从中国自身的地理版图,到中国与世界的地理格局,逐一分析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流动历程,剖析在整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涌现出的各种科学文化思潮,阐明中西方科学关系的转变是文化思潮争论的焦点,进而提出21世纪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未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