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鲍雷云 《家庭教育》2006,(12X):50-51
“是该选离家近一点的幼儿园还是选离家远点但有名的幼儿园呢?” “要不要选个特色幼儿园,让孩子多学点才艺?” “现在幼儿园那么多,我该怎么选呢?有的说这个好,有的说那个好,我都没了主意了。”[编按]  相似文献   

2.
唐田 《家教指南》2006,(10):27-29
一个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好几个月了,平时都是保姆接送,下班回家很想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情。每当他问:“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他总是说:“没学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什么?”“没吃什么。”“跟妈妈说说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好玩。”他的回答让妈妈很失望,如果不问他,他从来不主动说幼儿园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喜欢说幼儿园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他乐意跟家长交流幼儿园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10):I0002-I0002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暑时期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如何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社会和家长都关心的话题。在廊坊就有这样一所被人们称作“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幼儿园、那就是——廊坊市直第一幼儿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27-29
您的孩子将要入幼儿园,或者您的孩子已经入幼儿园,但是您可曾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什么是幼儿园?您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本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和顺理成章的行为,被这么冷不丁一问反而说不清楚了。可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它在背后主导着您的教育观念和态度,或许您的许多疑惑、误会、误解甚至家园冲突,都可以在您对幼儿园的观念中找到根源。我们常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导着人的行为,那么“幼儿园观”怎么主导您的教育行为呢?  相似文献   

5.
王娟 《家庭教育》2007,(9X):28-29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更多地担当起照看他们的任务。当有一天老师告诉你孩子在幼儿园出“问题”了,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阅读》2007,(10):53-53,52
九月份正是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高峰时期,这段时期父母们为孩子找个合适的幼儿园。随着人们生活普遍地被重视起来,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也都不惜血本。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健康的学前生活呢?这,也许是一个难忘而有趣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3,(8):100-103
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在幼儿园里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上幼儿园,难道真的什么也没学到? 每天,当父母从教师手中接过孩子,拉着蹦蹦跳跳的宝贝回家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教什么了?你学到了什么?”但孩子却往往一问三不知,难道孩子整天在幼儿园混日子,什么也没学到?  相似文献   

8.
专家热线     
《家庭教育》2009,(2):19-19
假明过后.孩子为什么就是不肯去幼儿园? 宁宁去年9月开始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待了半年,这小家伙都挺适应的,跟小伙伴相处得也不错,但这次寒假以后,幼儿园开学了,宁宁却突然哭着、闹着不要去幼儿园了。我陪着她走到幼儿园门口,她却拉着我的衣角不肯走,一定要回去,我看她实在哭得太可怜了,就想:今天就算了,明天再带她来吧!谁知道这个孩子后两天却装病,怎么都不肯去幼儿园。这孩子怎么会突然就不想上幼儿园了呢?我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7,(1X):40-40
我和妻子在外打工,3岁半的儿子在农村由奶奶带着。出事当日,孩子奶奶因事在幼儿园放学半小时后去接孩子,却发现孩子已经被人从附近的河里打捞上来。原来幼儿园见孩子奶奶没来接,便让孩子自行回家。孩子边走边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河边,失足掉了下去。之后虽送医院抢救,但孩子还是遭遇不幸。我们认为幼儿园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但幼儿园认为孩子出事是在放学后,且孩子奶奶没有来接也有责任。因此,幼儿团只愿意承担部分赔偿作为补偿。请问,我们要求幼儿园承担全部责任是否合法合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来园时,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严贤 《家教指南》2006,(9):28-30
问:孩子多大进幼儿园比较好?确认可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 答: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是从三岁幼儿开始招生,也有一些幼儿园开始接受二岁或更小的幼儿入园,主要是根据家长的需求来调整入园起始年龄,国家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如果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还是三岁以后上幼儿园比较好。因为从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需求来说,首先要满足婴儿的心理安全感,然后他才能产生其他更高的心理需求,如自尊、自信、求知等等。而心理安全感的获得需要经过孩子的真实体验和反复感知,大多数孩子三岁左右才有可能获得初步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曹魁珍 《家教指南》2007,(12):36-37
家庭教育应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广州读者林如云来电询问,孩子入幼儿因以后,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应该与幼儿园保持怎样的联系?这对促进家、园教育有什么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舍·得     
你舍得给孩子断奶吗?你舍得送孩子上幼儿园吗?你舍得让孩子吃苦吗?一个人带孩子时.你舍得让孩子自己待一会儿.让自己吃顿饱饭吗?  相似文献   

14.
你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吗?他有没有做好入园的准备?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家孩子的幼儿园呢?  相似文献   

15.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0,(11):116-118
孩子在幼儿园里不会表达愿望,是家长的责任吗?孩子在家学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的怪样,是老师的责任吗?  相似文献   

16.
吕静华  刘惠 《家庭教育》2007,(7X):32-33
幼儿园有位小朋友的爸爸,每次接送孩子时,从不正视笑脸迎上来的班主任林老师,老师跟他说话时最多也只是点点头。林老师觉得很委屈:我不够好?他看不起我?觉得我不配教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迟毓凯 《父母必读》2013,(6):106-108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总有一点小纠结,送还是不送?需要坚持吗?有什么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搭好家园桥     
丛明 《山东教育》2002,(36):41-41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送进幼儿园牵肠挂肚少不了。睡得是否香?吃的是否饱?老师喜欢他吗?和小朋友关系好不好?尤其是不大不小的病痛,能否按时服药?做为老师,家长的心事我知道。除了把每个孩子照顾好,及时与家长沟通也很必要。早晨见面把孩子抱,询问在家情绪好不好?生病带药的幼儿需记录好,全天观察护理细致周到。傍晚时分家长到,抓紧时间把情况通报。孩子在园吃得挺好,睡觉不错,也按时服了药。游戏、上课时老师格外关照。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把状告。分析情况,采取对策,家园联手,帮助孩子纠正提高。碰…  相似文献   

19.
聂红 《教育导刊》2009,(9):49-49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笔者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会自理,学会合作和想象是理想幼儿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周升芳 《山东教育》2002,(30):30-30
每当新学期开始,就会有许多新的幼儿走进幼儿园。新入园幼儿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停地哭闹,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喜欢幼儿园、爱恋幼儿园呢?几年来,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点滴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一、动作亲抚,消除陌生感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走向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小,依赖性强,再加上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得到亲人太多的关心和爱抚,所以一换新环境就会产生孤独、恐惧、失落和不安全感。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多一点的温暖和关爱,接过其亲人的“接力棒”,以慈母的襟怀来接纳孩子:抱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