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一位富有魅力的领袖人物。虽然他已融入了历史,但他的生平经历、领导艺术、理论建树和光辉思想,仍激起人们巨大的研究热情。近年来,关于毛泽东的书出了不少,有我们自己写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外“越俎代庖”,再由我们翻译过来的。这样中西合力,在出版界形成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毛泽东热”。不过,其中多为纪实文学或人物传记,而着力于分析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并不多见。因此,《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一书的出版便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周涛 《大观周刊》2012,(23):41-42
毛泽东的一生是破旧立新、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为革命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成伟业。毛泽东青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刻苦努力,为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而四处奔走革命,历经千辛万苦而矢志不渝,毛泽东的一生是立志、励志、弘志的一生。毛泽东一生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但在制度建设方面最终没有突破儒家文化的窠臼。以儒家文化的视角解读毛泽东的一生,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这个故事曾经被大学新闻系的老师重复地讲过无数次:美国《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泰勒,初做记者时还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小青年.有一天编辑派他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到了剧场,发现布告牌上写着那位女演员因故停演的通知.“戏停演了,对演出的采访报道自然也就无从进行了.”他这样想着,于是就打道回府睡觉去了.半夜里,编辑部得知纽约的许多报纸都将在头版登出那位女演员自杀身亡的消息,而仍不见泰勒的报道发回,便打电话催问.而从睡梦中惊醒的泰勒却天真地问道:“戏停演了,还写什么?”编辑听了之后气恼地说:“像这样一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突然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取消演出这件事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更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郭晓伟 《视听界》2004,(5):68-69
2003年12月14日,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苏省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镇江广电总台承拍的20集电视文献艺术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一经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迅速引起各界观众的热烈反响,并创下了央视纪录片的高收视率。该片在全国各省级电视台陆续播出后,再次取得了收视佳绩,一时间,连其同步推出的VCD、DVD都在音像店卖至脱销。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推出此片自然有着“天时”之利,但我坚信,《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一片的叙述视角之独特、拍摄手法之新颖、艺术探索之大胆,才是让观众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在读什么书?》(载5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一文中谈到,湖北大学教育研究社(学生社团)对本校教管、广告、中文等11个院系的600名大学生在半年期间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中外文学名著风靡大学城。《三国演义》、《红楼梦》、《乱世佳人》、《红与黑》等在学子手中来回传送,甚至生日礼物也以名著相赠,名著普及率直线上升。因为文学名著既能扩大学子们的视  相似文献   

6.
董治顺 《今传媒》2006,(5X):30-30
过去,散见于报刊的梁衡散,曾读过一些,觉得很美、耐读、有味。其中有些精彩段落、语句,还做了录,如《忽又重听走西口》、《把栏杆拍遍》。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人类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在谈论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时,少有不追溯到遥远的史前艺术的。这种“遥远”,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明的陌生。现代的印第安人、布须曼人和波利尼西亚入带给今天的研究者们的,是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它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史前艺术和文化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因资料的贫乏,现代则是因方法的陈旧——这一奥秘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易中天先生的近著《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相似文献   

8.
张立宪曾身兼数职,一个人打通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称得上是复合型人才,精通出版业的各个环节,这使一个人的出版社成为可能。张立宪买书、看书、写书、编书、卖书和印书,我以为这是一个成功出版人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9.
数十年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一直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但仍需作深层次的系统研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清华大学图书馆统计的2019-2020学年借阅排行榜,《毛泽东选集》是清华学子借阅最多的书籍.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这部彪炳史册的著作之所以备受当代年轻人青睐,是因为其作为革命领袖的著作选集,不仅是个人的智慧,更是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这个横空出世磁石般的威名,以其非凡的才略影响了20世纪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他给当代乃至后代的中国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究竟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委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个人品格与国民心理、理想人格与民族追求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戴木才教授撰写了《毛泽东人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回月版)一书。这一专著在目前国内外上干种研究毛泽东的著作中独树一帜,它运用人格学理论分析毛泽东人格的形成,用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展示他对中国及世界所造成的影响,突破了将毛泽东研究圃于党史、近代史、思…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独生子女,则是希望之中的主要希望了。然而不少家长虽有爱心,却并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算爱孩子,这本《教育子女的艺术》就是教父母如何去达到真正地爱孩子的艺术境界。这本书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13.
把审美特性放到艺术研究的中心位置,这是近几年才突出起来的事,证明着文艺学和美学的自觉和进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的审美特性》(作者王向峰)一书,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象每条江河的源头都是涓涓细流一样,当我们匆匆看过该书的前两章,觉得与以往的论述没有多大不同,但只要顺流而下,随着天地的开阔,细密的论述如层层波浪,次递地流向真理的大海;复杂的艺术与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无产阶级领袖关于新闻理论研究的著作中,毛泽东同志的阐述应该说独树一帜。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新闻工作亲自领导、身体力行,写下  相似文献   

15.
华文出版社近日推出卢之超主编的一部力作——《毛泽东与民主人士》。书中生动地记述了毛泽东同志与40多位高层民主人士的交往和友谊,有民主人士本人的回忆,有他们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记述,有荣毅仁等同志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撰写的。每篇文字都很生动,材料也很真实,而且有很多史料是首次公布于众,许多情节感人肺腑。催人  相似文献   

16.
佛教艺术既是佛教的一种形态,又是艺术的一种形态,更确切地说属于两者间的交叉样式。因此,佛教艺术历来是佛教界研究的一个领域,同时又被艺术界专辟区域予以研究,这些研究都为人们理解佛教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文艺世界》是李树谦先生继他10年前完成的记述周总理的文艺工作实践的《春风化雨》之后,又一部以散记的形式,记述伟人文艺工作实践的著述。李树谦先生从浩如烟海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和资料中,采撷与文艺相关的谈话和轶事222篇,集纳成书,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文艺美学家的风范。为对毛泽东美学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宝贵的可资借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与视知觉》是阿恩海姆应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来研究、解答艺术这一问题的一本成名之作。阿恩海姆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在发挥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从这段话中,我领悟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途径是多向的,而千百年来,举世公认的一条途径,就是学校教育。翻看一下世界文明史的名人录,没有涉足过这条途径的,真是寥寥无几。学校教育的水平,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标志。置学校教育于不顾,去讲什么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20.
过去,散见于报刊的梁衡散文,曾读过一些,觉得很美、耐读、有味。其中有些精彩段落、语句,还做了摘录,如《忽又重听走西口》、《把栏杆拍遍》。去年国庆节前,梁衡由北京来西安出差,抽空会会老友。这次见面,有幸得到他签名赠阅的一本散文集《觅渡》。回家后,我按照习惯,先读序,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