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明嘉靖年间倭寇大肆劫掠浙江等沿海地区。戚继光整顿台州卫所,修城造船,招义乌兵,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练精锐之师。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史称台州大捷,平定浙江倭患。  相似文献   

2.
从嘉靖“倭寇”的成份看嘉靖“倭患”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明一朝,“倭患”不绝,而嘉靖时期尤为剧烈。然其性质却与此前“倭患”大相径庭,仅从此期“倭寇”的组成成份,便可窥其一斑。一史籍中对嘉靖时期“倭寇”的成份构成有大量记载。如,“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六七”。①“近日东南倭寇,类多中国之人”。②“闽浙江南...  相似文献   

3.
倭寇在明代始终存在。明初倭患多在北方沿海地区。倭寇有真倭假倭之说,而此时为患者,绝大多数为真倭。明中后期,倭患渐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成份趋向复杂,倭乱也更加猖撅。本文拟就上述现象的分析,说明倭寇产生及其猖撅的原因。 一 倭寇在明代为患中国,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间,倭患的地区和程度亦不同。 前期,大约在洪武、永乐年间。被乱地区主要在辽东、山东及浙江等沿海地区。倭寇“时载方物、戎器出没海滨。得间则张其戎器而肆侵掠;不  相似文献   

4.
明代嘉靖时期的倭患,是明史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倭寇”的民族成份,即主要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始终是一个有争论的伺题。二、对倭寇的阶级属性及其历史作用的评价,历来分歧也很大。 在过去发表的不少论著中,一般都把嘉靖倭患解释为主要是由日本海盗入侵引起的,认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终明一朝,倭寇一直是令明朝统治者头痛的问题,同北方蒙古侵扰一起,形成了“北虏南倭”的外患局面.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抗倭斗争.早在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已经开始注意到倭寇问题,为此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倭患,洪武一朝,围绕倭患问题,中日关系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至今日,中日两国关系也是双方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张一泉  梁秋莉 《考试周刊》2009,(20):232-232
王士性,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宦游”几近全国,晚年著有《广志绎》。面对明代万历年间日渐猖獗的倭患,依据山东自身地理和经济形势,王士性提出在胶州设置备倭府,以巩固山东的海防,抵御倭寇的劫掠。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倭患问题.在此次倭患中,倭寇与海商具有共同行动的表现,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本质上的不同点.从中国内部来看,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海商具有反海禁的进步性,而倭寇则是侵略性的.  相似文献   

8.
倭患问题是明代的一个严重问题.倭寇的骚扰,不仅使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正在高度发展的经济遭到了破坏,也使这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还使沿海诸港长期与海外建立的贸易关系受到了损害.本文试图阐明明代倭患产生以致猖獗的原因,并由此论证御倭战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倭患是明代最大的外患。就倭患的严重、抗倭的激烈而言,则以浙江沿海为最。这是由于浙江发达的经济、特定的地理条件以及明廷功罪倒置、浙江海防隳和中国海盗、奸商与倭寇相勾结造成的。浙江沿海抗倭斗争能够得到最终胜利是由于戚继光的指挥、胡宗宪和其他爱国官兵艰苦卓绝的斗争及人民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长江北三角平原上所遗存的二十余种记及明代倭患和抗倭战争的古代的碑石献,在数量上据全国各抗倭战区所存的同类献之首。在内容上,对补充旧史的阙失、订正传误、佐证史实、深化研究也有诸多帮助,尤其是对廓正对倭寇与倭患问题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琉球王国与中国有着长期交往和密切联系。到明代,前后持续长达300余年的倭寇之惠对中琉关系影响巨大。倭患使明政府的册封和琉球使团在华朝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并影响到中琉之间封贡贸易的进行。琉球政府协助明朝驱逐、抗击倭寇,促进了中琉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南调浙江,嘉靖三十八年任台金严参将,三十九年率领戚家军转战浙东南,次年经九战九捷,取得台州大捷,基本平息了浙江倭患,并著成《纪效新书》。台州人民树碑建祠,永远感怀"威名震寰宇"的一代名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一些日本人捐资在明代倭寇首领王直的家乡安徽省歙县柘林村修建了“王氏祖墓”,纪念王直的功绩。网络、报纸纷纷转载,指责之声轰然四起。浙江丽水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非历史专业教师怒不可遏,愤然奔赴歙县,凿毁墓碑上所有“王直”二字,用行动向世人表明态度。一时间,怎样看待明代“倭患”的历史问题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媒体的组织下,明史专家介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则为倭患重灾区。归安茅坤进入胡宗宪幕府,为抗倭战争出谋划策。考察茅坤在胡宗宪幕府中的活动,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茅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7,(5):F0003-F0003
①②③④蓬莱水城 一名“箭倭城”,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侧丹崖山东麓,北可望海中长山列岛,倚山控海,形势险要。唐神龙3年(707),登州移治于今蓬莱,是为胶东半岛通往辽东、朝鲜半岛和日本的重要港口。北宋时为御契丹,于此曾设“刀鱼巡俭”,称“刀鱼寨”。明洪武9年(1376),因倭寇屡犯,升登州为府,始于刀鱼寨旧址修筑水城,以作防范。  相似文献   

16.
明朝嘉靖年间,倭患严重,军民联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抗倭过程中,少林僧兵在护国及积极入世思想的驱使下,积极参与,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不仅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入侵,而且也为自身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17.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明中后期卫所开始“民化”.入清以后,清政府逐步对其进行改制和裁并.继顺治之后,康熙一朝继续对其进行大力裁并.作为康熙年间卫所裁并的第一个阶段,康熙元年至二十五年,共裁并卫所一百九十一个.其中,康熙元年、五年、七年和十七年是卫所裁并的高峰.卫所裁并较多的政区是江苏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与湖南省,康熙五年福建省与广西省卫所全裁,康熙十年贵州省的五个实土卫所被改置为县.这一时期的卫所裁并为之后大规模地改卫所为府厅州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嘉靖靖倭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张经是明代嘉靖大倭寇时期抗倭的统帅,总督南直隶、浙江、福建军务。他老成持重,待机决战,终不辱使命,取得王江泾大捷,重创倭寇,却蒙冤被杀。表面看张经之死是赵文华诬陷所致,深入探析可以看出朝廷与前线将帅关于剿倭的意见分歧才是导致张经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诸。原籍河南,后迁居山东登州(今蓬莱)。当时明王朝倭患深重,戚继光配合其他部队进行了多次扫倭战争,解除了东南倭患。他被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戚继光创建的“戚家军”。  相似文献   

20.
[背景材料]日本政府于2004年12月10日通过了表明今后10年安全保障政策的新《防卫计划大纲》。新大纲提出了日本安全战略的两大目标“:防止威胁直接波及日本”和“改善国际环境,以防威胁波及日本”。并提出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三种途径。这表明本日安全政策的内涵已由国内安全拓展到国际安全,不仅仅满足于确保本土的安全,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从而建立有利于日本的外部安全环境。[考点链接]历史部分: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相勾结,倭患愈演愈烈。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制定了“征韩侵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