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渐凸显。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重要关系人,其所持的子女就业观是影响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去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题组以当前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社会现象为研究背景,选取大学毕业生家长作为调研对象,透过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毕业去向的期待和去向选择影响的调研,分析当下大学毕业生家长所持的就业观念与大学生“慢就业”选择现象蔓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同事为孩子选择要报考的大学,范围圈定在本省之内。选来选去孩子总是不中意,我笑着给他建议:“让孩子自己挑,喜欢学什么,喜欢去哪儿,随他呗。”  相似文献   

3.
当高三的孩子从六月的炼狱中走出,接踵而至的便是选大学、填志愿.这种选择每每煎熬着怀揣七彩梦幻的孩子们,更煎熬着“望子成龙”的天下父母!没有大学读是一种人生的失落,而当有了太多的大学供选择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难免在眼花缭乱中举棋不定,甚至于寝食难安.我是有着两个孩子的父亲,曾两度亲历了为孩子选大学的煎熬;我又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大学教师,对大学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些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大头 《家庭教育》2009,(3):34-35
家长“备课”是孩子发展的需要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家长不用像现在这样操心孩子的学习。那时,社会竞争的压力还没有这么大。如今,人才竞争的年龄段前移,从大学移到中学,从中学移到小学。甚至移到幼儿园。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于是让孩子上大学成了多数家长的唯一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实际,也不完全符合每个孩子的实际,但是片面的高期望值仍然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动力和杠杆。  相似文献   

5.
国良 《成才之路》2010,(18):I0002-I0002
随着“留学移民”潮的兴起,以“留学”为目的的投资移民家庭显著增多。“教育移民”的数量连年来呈几何级增长。家长们早已不满足让孩子大学的时候再出去,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从高中起即在国外接受教育。据投资移民专家、北京锦国怡凯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宁立先生介绍:“从近几年的趋势看,办理投资移民的家庭成员构成中,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高中就出去会更好,这样他们不仅更容易进入国外更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学生阅读》2009,(9):2-3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为孩子考上好大学不惜花费人力和财力是可以理懈的,但是选择“高考移民”这种违法方式却是不值得同情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夏天,与以往相比“热”了不少.高考一结束,孩子热情高涨,天天约上几个好朋友,畅想在大学里怎么玩,要带些什么装备去大学,把填报志愿抛到了脑后.而我则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志愿面前如同一张白纸的我,好几天下不了手.过了几天,考上二本的孩子“疯”了几天后终于想起志愿还没有填,当他问我选了哪些大学、专业,我回答还没有头绪时,他急了,“28号要关网了,您快点!”“又不是我上大学,你不着急我急什么?”虽然已经急得上火,但我还是假装淡定,要求孩子跟我一起用剩下的时间好好选大学、专业.这是关系他未来的选择,一定要让他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8.
家长们都很关心如何为孩子找一所好幼儿园;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小学、好中学;如何帮孩子挑选一所好的大学或好大学的好专业;甚至考虑到孩子将来如何选择职业等等。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若干的转折时期、过渡时期,都很重要,都需要家长特别关注。比如,孩子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如何使他们适应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变化,有些家长却认识不足,准备不够。  相似文献   

9.
踏上工作岗位后,“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日趋强烈,工作的压力迫使我选择了自考以获取重新学习的机会。从当年的一个师范生到今天的大学专科生,从当年的“孩子王”到今天的教育局干部,自考一直在改变我的人生。乐为“孩子王”那一年,十七岁的雨季飘然而至,那个悄悄来临的夏天宣告了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中教育选择功能被大大强化,教育已经逐步演变成社会筛选的重要的也是第一道过滤器。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考上重点中学和知名大学,成为许多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之路。不少家长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摇篮里起跑”,为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增加筹码,早期教育也被卷入教育恶性竞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11.
薄洁萍 《成才之路》2009,(31):I0004-I0004
近来,有关新生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信息引人注意,其中,“家长因大学宿舍无空调向校长哭诉”的消息则令人震惊。我觉得,与其说孩子太娇贵,不如说父母疼爱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有问题.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  相似文献   

12.
《家长》2004,(Z2)
天津市城调队对0至14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的专题调查显示,在家庭储蓄存款中,专门用于孩子教育的钱占33.9%。有94.4%的家庭表示,今后为孩子投入首选教育。调查同时显示,七成以上的家庭期望孩子获取高学历。其中,44.7%的家长选择希望孩子在国内上大学;14.5%的家长希望孩子读研究生或博士,以取得更高学历;11.2%的家长要送孩子出国上大学、读研究生或博士。有28.5%的家长认为,学历问题应从孩子的自身实际出发,能考上哪类学校就上哪类学校,不可勉强。仅有1.1%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上高职。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上,20.1%的家长希望孩子…  相似文献   

13.
沙沙 《早期教育》2005,(1):37-37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勒把“人际关系”的技能列为孩子基本智能之一。他说,智能低的孩子,往往是缺乏人类社会“动物触须”的孩子,他们就像是被踢到学校墙边的一块小石子。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也指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留学季节开始了,家长们同时都在为孩子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而思考,到外国上大学也是一种选择。这个计划对于孩子来讲,是关系一生发展的重要一步;对于家庭来讲,要耗费多年的积蓄,是一项巨大的经济决策。因此一定要有周密的准备。这里为读者介绍“三步走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5.
阿丽 《宁夏教育》2006,(1):69-69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断地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我们却看到,时下仍然有不少农村家庭的家长以“不好好读书,考不上大学,就得回家当农民种地”为由教育鞭策孩子。似乎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不可以当农民,考不上大学就必须当农民,当农民就不需要知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刘影 《小读者》2012,(2):71-1
2011年7月,女儿完成了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毕业。同事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朋友们也总爱打听:“你是如何把孩子培养得这样优秀?”细想起来.其实我并没做啥.只是在孩子面临选择的关头,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加以正确引导。现以三个事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上一所好的小学,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憧憬的“三部曲”。为了要唱好这“三部曲”,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名校。为上名校不惜一切代价,值吗?名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去读吗?学生又如何看待家长为他们选择名校……  相似文献   

18.
梁晓 《上海教育》2009,(21):42-45
大学邀请孩子去听教授上课,这在德国本不是什么破天荒的新鲜事。从1992年到1996年,北威州著名的明斯特大学,就曾为孩子每学期举办一次讲座。如果追溯到更早一些的1971年,当时在多特蒙德大学任教的物理学博士、教授Treusch,就已经多次带着幼儿园的孩子参观大学,并为他们讲解什么是物理学,Treusch被认为是“儿童大学”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孩子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并为日后申请好的大学增添砝码,不少美国父母都选择从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参加一种或者多种体育、文艺活动。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闫荣霞 《家教指南》2007,(12):42-43
朋友一家来做客。我们几个人话题三转两转就转到孩子身上,这一聊,我才发现朋友竟是不得了的“婆婆嘴”。 问题一: 当时,朋友一边爱怜地抚摩她孩子的脑瓜,一边问我:“你想好将来让孩子上什么大学了没?”我吓了一跳:“我孩子才12岁,现在就想着让她考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