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和飞速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新闻媒体为了及时准确地报道这些变化、发展,广泛地吸收使用了社会上产生的新词、外来词,这为丰富我们的let常语言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读1月23日某报A版《顶风违纪赠送和收受“红包”者戒 苏州市人大办公室秘书长章立荣受党纪处分》一文,觉得该文在人大用语上有三处错误: 一是简称“人大办公室”不规范。“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在举行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主席团主持会议;在闭会期间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02,(10):15-15
有关涉台新闻报道中的遣词用字是上级领导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十分重视的,不容出现纰漏。现将发现的几种情况列出,以供参考。 1、两岸交流日渐活跃,有关经贸人士接受采访时,常口误称台湾为"WTO成员国",或"APEC成员国",有的采编  相似文献   

4.
网络如今已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网络用语更新很快,一些网络新词已被新闻传媒接受。这些新词短小精悍、风趣幽默,无论从构词方式还是修辞手法都是传统的,但又具有新意,在求新、求变中表达了广大网民的共同心声,很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新闻的真实,包括新闻事实的准确无误和新闻用语的准确规范。撇开新闻事实不谈,目前,经常可以发现,在各类媒体上频频出现一些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语,其中涉及一些法定用语。这不但会降低新闻的价值和合法性,而且会误导受众,造成以讹传讹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规范法定用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涉台图书编辑工作,以编辑依据、内容导向为切入点,解释涉台用语的含义及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引导编辑掌握处理涉台用语的基本原则,认清大是大非,以期规范使用涉台用语,服务对台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7.
新闻用语应当以规范著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同时,也必须力求新闻用语的准确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在两岸文化、经贸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涉台新闻已成为报道热点。但是,对涉台新闻报道的语言、称谓,一定要执行中央有关涉台报道的规定.把握分寸.注意规范,否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我国自办英文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加强。中医药领域研究与台湾地区关联性强,中医研究涉及台湾地区学者数量较多,因此中医药英文期刊的涉台用语规范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我国自办英文期刊编辑辨析错误涉台用语的能力,防范相关错误,该文举例分析了我国自办中医药英文学术期刊中涉台用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笔者以全球范围内50余种中医药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英文科技期刊中涉台用语的定义,并对期刊中涉台用语的问题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涉台用语的错误可归纳为:对台湾地区政权称呼错误,对中国大陆的称谓错误,中国台湾地区与主权国家并列出现,对台湾“国立”大学以及城市的称谓不当,对台湾地区与大陆机构翻译重名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某报"奥运特刊"先后开设了"奥运观察""奥运之星""伦敦日记""漫步英伦""赛场风云""热点直击"等十多个专栏。这些专栏大都醒目、有特色。不过,有的专栏名称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让人"不得要领",比如"‘尔’听八方""‘闲’看奥运"。"‘尔’听八方"显然是由"耳听八方"变化而来。"耳"变成"尔",读音虽相同,词义却怎么也说不通。查《现代汉语词典》,"尔"的基本字义为①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2.
艾民 《当代传播》2001,(3):35-37
党中央高瞻远瞩,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中,意识形态领域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与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新疆的新闻媒体,必须充分认识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斗争的重要意义和自身担负的重大责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维护新疆稳定的政治责任感,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坚持不懈地站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第一线,运用各种新闻宣传手段及其广大的受众覆盖面,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旗帜下,深…  相似文献   

13.
龚晓飞 《视听界》2001,(2):53-53,55
用语准确,是对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特别是新闻报道,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成分,比如某报一记者,有一次到一家工厂采访,以一个老钳工为中心,精心撰写了一篇特写,稿子见报后,这个老工人跑到编辑部去找他,记者问:那篇文章怎么样?”老工人说::还不错,工厂里都很喜欢。记者又部:你呢,老工人说:“我个人很不满意。”,记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呢”,老工人说:“你写我回家刮脸,换衣服,梳头发,可我怎么梳头发呀?说着,他脱下了帽子,原来,他的脑袋光光的,是个秃顶,老工人接着说:“现在厂里的工人们都取笑我,搞的我很难为情呐”,这个例子说明,一篇文章,尽管其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如果在细节上有一丁点的不准确或者不真实,就会给作者或当事人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14.
云志学 《编辑学报》2002,14(6):410-411
结合实例分析指明:科技文章首要是科学、准确;行业用语应科学化、规范化;量和单位使用不当,也会导致文章概念不清,伯仲难分.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通过雅俗共赏的用词用语技巧,传递着新闻信息的同时,引领大众语言消费的潮流方向,通过贴近大众生活的生动语言,让人们更便于理解信息。基于此,从现今新闻媒体基于雅俗共赏原则用语技巧的汇总分析,说明这些技巧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并指导人们如何在正确的场合使用这些雅俗共赏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涉台用语,结合编辑实践,兼顾复杂情况下问题的处理,分类提出具体操作层面的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10,(6):163-163
最近一些报纸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8.
翟边 《报刊之友》2002,(4):63-63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媒体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相似文献   

19.
新文 《新闻导刊》2007,(3):53-54
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对见报稿件梳理一番将有助于今后的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20.
沈新轩 《新闻窗》2007,(3):11-11
4月20日至27日,省第十次党代会在贵阳胜利召开。面对这五年一次的盛会,省内各新闻媒体依托各自优势,精心策划,在版面安排、栏目设置、报道形式、稿件采写等方面都努力创新,报道浓墨重彩,为这次盛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会前宣传有声有色。从3月19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