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基教育”即宽厚根基的教育。它是以发展儿童宽厚的生存与发展基础为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是知识、技能、体质、人格四位一体的教育。宽基教育体现了三个特性。即全面育人性、客观规律性、社会引领性。其内容与要求是:搭建宽广的舞台,创设宽松的环境、构筑宽厚的文化,并通过宽厚的课程和宽厚的老师,培养宽厚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学生"构成了教育存在的基础和全部意义,同时,他们以自己独特而丰富的生命来体验构成这个世界的精彩;而寄托着人类、国家、民族、社会、家庭无限美好憧憬的教育,成为他们全身心参与的生命活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则是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人类的希望所在。宽基教育就是在这样视角下产生的。亦即直面学生宽厚根基的教育,它是以夯实基础为准则,以创造生成为手段,以发展个性为灵魂,以铸造人格为归宿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让我们的教育洋溢着生命的温暖,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设与小学生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为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旨在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在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中,如何把教室的环境创设融进主题活动,促使低年级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提供有效帮助,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力求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和谐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表达与展示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建波 《教师》2014,(14):15-15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日常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全社会高度关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质量的背景下,为确保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如何建构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为本"教学模式,从而创设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林静 《文教资料》2009,(23):164-166
本文作者通过认识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提出了为充分实现环境对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潜在价值,教师应关注环境创设,并在创设环境时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为导向,重视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让"记录展示"、"促进交往"成为环境创设的特色,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创设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和指导性的环境;创设富有"家庭"氛围的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的今天,传统"教书匠"型教师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教育的需要。重温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了解其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对我国现阶段教师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公平发展的环境;创建新型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终身学习,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等等,皆对我国现阶段教师工作具有启迪性。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历任校长坚持继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以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赋予学校丰厚的教育内涵,引领附小在素质教育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学校以"打下宽厚的生长点,练就做人的基本功"为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宽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设计生活和学习的独特环境、活动,使其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康卫国 《中学生物学》2005,21(12):14-15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和谐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情境包括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一个特殊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教育目的的达成,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作用的结果。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环境的熏陶感化,即通过经过改造的物质环境和选择提炼的精神环境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想思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建设校园文化,优化德育环境,是开辟德育途径、完善德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著名教育理念,它指的是生活与教育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至今生活化教育仍然是各级教育教学都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对于中学化学教育来说,同样如此。化学知识本就是缘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因此,老师应该坚持化学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环境,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  相似文献   

12.
张铭 《林区教学》2020,(3):118-120
班级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创设应以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为核心,使幼儿与班级环境产生积极互动。通过观察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现状,得出班级环创存在价值单一、动态性缺失和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等问题。为发挥其本该具有的隐性教育价值从而提出相应的环创路径,体现环境创设的多元价值、倡导"以动制动"的环境创设、凸显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促使环境能够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性原则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为全面教育服务的,首先应当贯彻全面性原则。即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条件,既有利于幼儿的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既有利于幼儿智力因素的培养,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有利于幼儿各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又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说,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对环境创设的构思不能是狭隘的、片面的,或者是随意的、盲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作出整体的、全面的考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要为幼儿创设最基本的一般环境,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最起码的需要。如幼儿在园吃,喝、玩、睡,学习、游戏等各种活动的必要设施。正是由于一般环境的创设,使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和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文化熏陶、环境感染和教师关爱。  相似文献   

15.
葛平 《文教资料》2008,(10):155-156,145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还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活动.游戏的过程即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作为幼儿园组织与实施之一的游戏环境创设是很重要的一环.游戏环境创设是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和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文化熏陶、环境感染和教师关爱.  相似文献   

17.
"激情教育"即"激发积极健康情感、促进全面持续发展"的教育.就是以激发师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创设与落实全员激情、全方位激情、全过程激情的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激情教育"所激发的"情感"不仅仅指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和情感,而是一个包括情绪基调、情趣爱好、审美体验、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精神信念、理想信仰等较为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根据创新原理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它重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 ,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提高的。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责任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创造条件。如何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呢 ?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柏泉实验幼儿园围绕"以农村自然资源为基点,实现环境创设的生活化;以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准点,实现环境创设的个性化;以农村地区的人文文化为依托,赋予环境创设的生命化"的环境创设理念,展现了自然资源的回归、幼儿成长规律的回归以及日常课程实施的回归,从而使幼儿园教育回归农村幼儿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20.
高校立志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变革的呼唤,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立志教育应体现共性与特性、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道德与科学等三个方面的结合,可从多个方面探索其有效途径:关注学生"类特色",在个性化教育中立志;以过程性思维分阶段实施立志目标;着力于志向的自主建构,将立志教育信念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全过程,同时创设支持性环境,拓展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