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我院王志鹏先生独立承担和申报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佛教歌辞的源流及其对唐宋诗歌的影响》已获准立项。此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把敦煌佛教歌辞置于隋唐五代以迄宋初敦煌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主要依据歌唱、吟咏等艺术特征及其思想内容,探讨佛教歌辞的源流,力求从总体上对敦煌佛教歌辞作全面、系统的考察。课题拟采取文学、宗教、历史、艺术、考古等多方面并重的方法,将论述与考证相结合,文学理论与歌辞作品相结合,从敦煌佛教歌辞作品提供的大量生动具体的…  相似文献   

2.
敦煌歌辞是魏晋六朝以迄隋唐五代乐舞流行的产物,也是唐代歌辞的一部分。而敦煌佛教歌辞在敦煌歌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是敦煌歌辞的主体。由于佛教在对广大民众的教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声乐的作用,佛教与歌辞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敦煌佛教歌辞的调名较多地采用民间乐调,形式多为长篇联章,内容重视铺叙,并表现出较强的音乐性。从敦煌佛教歌辞对民间流行的俗曲乐调的大量应用来看,唐代佛教教化的对象重在民间。  相似文献   

3.
王志鹏 《家教指南》2005,(6):96-101
敦煌写卷中体现禅宗的歌辞,既有南宗的,也有北宗的,还有表现二者融合的,这些都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历史发展状况.从敦煌歌辞来看,唐代敦煌地区的禅法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南北杂陈、兼容并包,而且有调和发展的倾向.敦煌写卷中的禅籍资料虽不乏高妙深奥的掸理,但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特别是作为宗教宣传的敦煌佛教歌辞,主要是面向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4.
《敦煌歌辞总编》校读记蒋冀骋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辞总编》著录歌辞1300馀首,收罗之广,用力之勤,迄今为止,当以此书为最。尤其是歌辞下所附各家的校勘成果,更可以视为一部敦煌歌辞的研究简史。是研究敦煌歌辞的必备参考书。誉为敦煌歌辞之功臣,殆不为过。然智...  相似文献   

5.
流传在甘肃的“五更词”研究高启安敦煌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分属于民间文学;一些即便是僧侣们为宣扬佛教而创作的宣传品,也大量借用了民间文学的形式。比如,属于敦煌歌辞的《五更转》,虽然其大部分内容是宣传佛教思想,劝化人们皈依佛教和阐明宗教义理,但其形式,却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敦煌佛教曲子词的几种调名源流及其歌辞在敦煌写卷中的保存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进而认为体制短小的民间曲子词并不适合传达佛教思想,这也是佛教很少直接引用曲子词调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指出敦煌佛教曲子词的主体是拟调名和失调名者.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10日,日本友人青山庆示先生带着家藏的八件敦煌写卷来到了敦煌文献的故乡─—莫高窟,将这8件文物捐赠给敦煌研究院。经专家考察鉴定,青山示庆先生所捐赠的8件写卷均为敦煌藏经洞出上文献,它们的年代自北魏至五代。其内容有佛教典籍、历日、酒帐,其中有一件《佛图棠(澄)所化经》,当是北魏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佛教传贴(图版22)。一《佛图澄所化经》校释《佛阁澄所化经》现还未发现有传世本,敦煌文献中仅此一卷。《佛图澄所化经》青山示庆原编号为3—C,敦煌研究院新编号为785。卷高27cm,宽17cm,共抄写文字11行,首尾完整…  相似文献   

8.
周广荣 《家教指南》2001,(1):141-150
敦煌文献中有多种题名“悉昙章”的歌辞,性质为佛教布道时唱育的曲辞,对其涉及的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已作过不少讨论。本文主要从《悉昙章》传播的角度对这些歌辞的源流、内容、性质及形式作进一步考察,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唐代佛教大盛,佛曲亦随之兴起。敦煌写卷保存了大量唐代佛曲的歌辞文本,从中可见敦煌佛曲存在套语、重句、定格等程式。佛曲的程式是适应口头传播的需要,也是佛教为了向世俗大众传播,对佛教义理及宣教的手段进行世俗化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先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曾多次访问中国。他说:“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她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人类。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关心敦煌文物保护,以个人和创价学会的名义,向敦煌研究院捐  相似文献   

11.
唐代佛学净土宗大师法照早年出家时写的《出家乐》之净土宗歌辞,是敦煌曲子词中罕见的特殊珍贵的古典艺术文献。《出家乐》提出了一个重要口号及其理念:参加佛教必须“依圣学”,即遵循孔子的学说。本文揭示了这一口号及其理念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下),于2006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论文集共收有会议文章79篇,其中关于“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暨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的文章有樊锦诗《纪念常书鸿先生》、王伯敏《敦煌守护神赞》、李承仙《常书鸿与敦煌艺术》等22篇;  相似文献   

13.
1991年5月16日,日本国八兴电器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吾卿征三先生,来到敦煌莫高窟参观访问,对博大精湛的敦煌艺术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为这举世无双的佛教艺术宝库的保护和研究尽一点力。他找到院长段文杰先生,向敦煌研究院捐赠一百万日元,并表示有机会的话,每年都要来莫高窟参观访问,每年都要为敦煌文物的保护出一点力。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与敦煌艺术研究———兼议敦煌艺术研究的哲学方法穆纪光宗白华先生(1897-1986),原北京大学教授,国内外知名美学家、艺术评论家。段文杰先生在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发表的论文《敦煌研究院学术研究五十年》中说:“……经20余位专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任半塘先生新著《敦煌歌辞总编》,已于1987年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歌辞虽仍有遗漏,但较目前他书则越出甚多。又此书集作品、校勘、考样与论述于一编,内容甚备。笔者因近年从事于王梵志诗,变文,《儿郎伟》及敦煌曲子之原卷、原  相似文献   

16.
敦煌歌辞是融诗乐歌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显著的叙事特征已为许多学者注意。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其叙事性研究仍停留在玩赏精警语句层面,缺乏系统分析。而敦煌歌辞的民间文学性质,讲唱文学、声诗与戏弄对其创作的渗透等,则是形成敦煌歌辞鲜明叙事色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并纪念为敦煌艺术研究事业奉献一生的李其琼先生,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艺缘》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4年8月出版。该书是关于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画家李其琼先生一生绘画作品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全书分为两册:《李其琼绘画集》、《李其琼论文选》。《李其琼绘画集》主要汇集了李其琼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以及李其琼生前未完成的部分速写和线描画稿,展现了李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26日,敦煌研究院宣布成立"佛学研究中心",并在莫高窟举行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主席法宝法师,木鱼计划创始人依法法师出席仪式并致辞。成立佛学研究中心,是敦煌研究院进一步拓展敦煌学研究,加强敦煌佛学文化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衷心地希望佛学研究中心可以架起敦煌和世界的桥梁,架起敦煌学和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年底,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一套"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拟出版从事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研究的浙江籍学者和在浙江工作的学者的论文选集,丛书第1辑10册已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敦煌研究院浙江籍学者王惠民研究员所著《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一书。王惠民研究员自1984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后,从事敦煌石窟、敦煌文献、敦煌史地研究,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20.
《敦煌歌辞总编》已于近日问世,歌辞本身固有方音叶韵问题,而歌辞抄本之讹字相当部分亦涉及书手之方音问题。西北方音之研讨既有罗常培先生开创于前,又有邵荣芬先生踵武于后,似乎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语言常因口形,舌位以及个人发音之特点变化而变化,复又因地域、时间变化而变化。变化之因多途,而流传下来之资料则比较有限,以有限之资料,驾驭至赜至繁之方音,必有扦格难通之处,端在研究者之善择,善于体认而已。三十年前曾注意到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通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