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王》作为中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历来是示范课的常选篇目。而本文选取的课例则分别来自于玉城中学和玉峰中学两位老师所执教的《老王》,两位教者从教学流程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不一样的解读,透过创设情感,引领学生细细咀嚼,领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旨在为《老王》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7日,“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颁奖典礼暨全国语文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研讨会”在笔者所在的山东莱芜市召开,笔者一边聆听6位教师分别执教的《端午的鸭蛋》和《老王》,一边潜心思索: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展示课,两周前布置了开课任务,公开课由丹阳市陵口中学骨干教师郦慧菊执教。执教篇目是《囚绿记》,课文见苏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这个单元是"学会读书"的自由读写单元,要求"读  相似文献   

4.
马飞老师的成长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语文教师成长的途径可能有多条,而积累"课堂作品"是最切实有效的一条。从他第一次执教《吆喝》,到后来执教《老王》《三峡》,再到获奖的《伟大的悲剧》《风筝》《王几何》参赛课,马飞老师经历了复杂艰苦的磨课过程,认识到一堂好课须经千锤百炼。这其中给人的启迪颇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读老王的人物形象,而对于杨绛的人物分析则略显单薄,常将杨绛的人物品质解读为知识分子的善良,关爱弱者,等等。笔者认为,在《老王》这篇文章中,杨绛的人物形象非常高贵,她身上所流露出的品质是一种至善至诚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有教师将互文性这一西方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革新带来了新的思路。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对互文性阅读教学进行了亲身的实践和探索。如干国祥执教的《斑羚飞度》,郭初阳执教的《项链》《珍珠鸟》《愚公移山》,王开东执教的《药》等等,他们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都在教学中引入了  相似文献   

7.
散文阅读教学问题,可以说是我国阅读教学的"本土"问题,"中国的新文学、新诗、话剧、小说都是外来的形式,只有散文,却是土产"[1].新课标语文教材选人了大量散文作品,但当下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教师和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散文的特点,无法按照散文解读的规律进行教学.散文选文的丰富与散文阅读教学的无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1年4月,我们特意策划了"全国名师教《老王》"研修活动,历时一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详见表1)共同执教《老王》.《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人教版"将其选入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将其选入高中必修三.  相似文献   

8.
正一、主题与背景接到区教研员的任务,要我和同组备课的王老师一起讲一节区级公开课,指定上课篇目是《老王》,并且还要体现初高中衔接的主题。我一时诚惶诚恐,更多的是不安和忐忑。从未教过初中语文,更不知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区别在哪。更要命的是《老王》这篇课文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我再上一遍学生是否再有兴趣听呢?我教这篇课文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本细读的方法方兴未艾,得到很多语文届前辈和名师的推崇,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文本细读,以期重新阐释教材,赋予教材以新意。本文以几位当代名师讲授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的课例为例,具体说明如何通过关注突兀性词句、重复性词句和寻常词句来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要求高中生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量要达到300万字以上,因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必修教材和《语文读本》,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读本》的使用却不容乐观。据调查,有些学校教师对《语文读本》的处理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读本》是课外书,随便读读就行,因此,采取的是无计划、无指导、无落实的态度。学生认为《语文读本》要在课外完成,有些篇目难读难懂,把过多时间花在读本的篇目上是浪费时间。或者有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作为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散文的量比较多,对于散文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散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做些什么呢?笔者以杨绛的《老王》为例,谈一下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继承传统、传承经典是时代的使命,也是语文教学应该担负的时代责任。语文教材是文化经典的载体,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经典传统篇目,如《孔乙己》《荷塘月色》《出师表》《故都的秋》《祝福》《孔雀东南飞》等。中学语文教材虽经数次修订,而这些传统经典篇目却"经久不衰",足见这些传统经典篇目的魅力。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传统篇目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广为流传中形成了"定论",老师"定式"化地宣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从而失去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喜。如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传统经典的积极性,使传统篇目的魅力重新  相似文献   

13.
邢云 《教学随笔》2016,(5):100-100
近年来,文本细读的方法方兴未艾,得到很多语文届前辈和名师的推崇,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文本细读,以期重新阐释教材,赋予教材以新意。本文以几位当代名师讲授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的课例为例,具体说明如何通过关注突兀性词句、重复性词句和寻常词句来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4.
为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贯彻《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以下简称语文教育纲要)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列入《语文教育纲要》的篇目,凡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的,大部分已选入补充教材。尚未选入补充教材的篇目,教学中暂不采用。补充教材中带△号的篇目为阅读课文。 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原教学篇目不变,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教育纲要》的要求,从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说明文让许多老师犯怵,小学生对这类课文也不感兴趣。三年前,我组织教师观看了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新型玻璃》录像,并印发了课堂实录和评  相似文献   

16.
马骉 《现代教学》2012,(12):34-36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既体现了教师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否达成的前提。然而,当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忽视学生的需要,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马骉从学生需要的激发、需要的表达、需要的分析和整合与需要的满足和提升等几个方面出发,浅议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并在文后附了其设计并执教的《老王》一文的课堂教学实录节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读了由闫学老师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及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晏子使楚》引发的关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问题的“旧话重提”(2006年第10期《人民教育》、2006年第6期《小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想谈谈个人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现状一:“万金油”式的语文职能,让语文步履蹒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界定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18.
研习李华平教授执教的《老王》,发现其不同于之前听过或看过的《老王》课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导疑中逐层推动学生思维,二是在矛盾中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把握文本主旨,三是于无声处悄然渗透了圈点勾画、寻找中心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句、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深层意涵等学法,四是于无声处渗透了考试指导.  相似文献   

19.
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板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学武 《现代语文》2005,(2):101-102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曾赞美“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见《中学语文板书集》)。在专家同仁的倡导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各类语文书刊上研究设计板书的文章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从90年代至今,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历几次大的变动,不少旧篇目为新篇目所取代,许多对语文板书艺术颇有造诣的老专家、老教师已退出语文战线,不少年轻语文教师对板书不够重视,许多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杂志也很少有板书类稿出现,从而使语文板书艺术的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实在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20.
王爱娣 《师道》2008,(1):47-50
我曾参加首届两岸四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文异教”交流会,由海峡两岸的教师共同展示了七堂语文现场教学课,它们是初中的现代文《背影》,分别由澳门、珠海的教师执教;高中的文言文《陈情表》,分别由深圳、香港、东莞以及台湾的教师执教。这次语文交流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海峡两岸语文教学的窗口,也使我对中国语文如何教学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目前仍处于“震荡”期的中国语文教学多了一些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