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静 《文教资料》2012,(34):1-3
《浮生六记》中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作者沈复的妻子陈芸。我们从作者二十三年的婚姻生活中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陈芸给我们展示了为女性为妻子的贤良淑德。我们深深地被她所感动。本文将着力分析沈复所构建的陈云形象,以及去了解这美好形象背后,现实中的陈芸,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浮生六记》为我们呈现了清代文学家沈复细碎而有趣的生活场景,其中为世人所艳羡的是他与妻子陈芸的故事.从中我们知晓这位可爱的女子身上有着许多优良品质,她对生活的态度是潇洒而坦然的.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她,却受到命运的捉弄,生命的末尾处终究没有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解读《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形象,剖析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透视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探究了构成《浮生六记》夫妇之爱近代色彩的文化因子。苏杭一带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使他们的爱情萌发于沈复对陈芸才情韵致的倾慕,与任由父母之命捏合的封建婚姻不同。陈芸对性灵派理念的文化认同,使这对夫妇的生活情趣和处世态度非常契合,日常生活的夫妇之爱和精神层面的知己之爱在他们艺术化的婚姻生活中融合为一,由此是书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的女主人公陈芸是沈复的妻子,书中的这一形象深入人心,被林语堂先生评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多个方面对书中这一女性形象的"可爱"之处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5.
陈芸是《浮生六记》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是一位有着独立自主的个性,敢于追求爱情,懂得培育情感,且富有才学的女性。陈芸身上具有道家脱俗飘逸的特点,明代个性解放思潮和苏杭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是陈芸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心理定式,这种定式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会像基因一样遗传延续下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或族群中显现出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自适自慰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理定式作用绵延不断,如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沈复、林语堂等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他们的性情及心态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塑形功效.因此分析<浮生六记>作者的爱人陈芸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林语堂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了解到中国文化对知识分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芸的形象之美是《浮生六记》的核心魅力所在。文章从陈芸追求的情爱之美、生活艺术化之美和坚韧的生命之美三个方面来分析陈芸的形象之美,从而指出,陈芸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是一曲追求爱和美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9.
<浮生六记>里的陈芸具有浓厚的江南情致,然而,她的文化处境却十分艰难.她虽然有些"不守闺训"的举动,其实本质上又颇为知礼、守礼.她有爱荚的性情,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性,江南的清艳与空灵在其身上表现为清水芙蓉般的妩媚.然而,她的艺术生命在其文化环境中演绎得十分艰难,具有凄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丁玲的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她用日记体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莎菲这个独立、坚强而且叛逆的女性形象.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莎菲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丁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从来都是同社会进步的程度紧密联系的。日本作家紫氏部在《源氏物语》中刻画了一系列的"弱者"女性形象,而她对这些形象的态度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女性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从《简·爱》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在男权社会中被隐蔽了的受压迫地位 ,才能使女性写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14.
19世纪的俄罗斯女性在追求新生和幸福的道路上,敢于冲破封建柬缚、勇于与黑暗社会抗衡的大胆、勇敢、进步.女性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因此.审视女性解放意识.不仅为理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打下基础,而且将有助子完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陈端生《半生缘》主人公孟丽君女性意识的觉醒,具体表现在对男权秩序的叛离。受明清理学、反礼教、妇女解放启蒙思想的影响,这种觉醒的女性意识,体现的是时代的呼声。同时,陈端生在反抗男权的同时,却又不自觉地陷入到对男权的崇拜之中,她将孟丽君推上男性轨道,却忽视了女性自身的特征,这注定了孟丽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生死场》是萧红在民族兴亡的关头,通过对生与死的探讨,特别是对广大劳动妇女命运的考察和关注,以此对女性生命、生存意义进行挖掘和展现,引起人们对女性解放的追求,以及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并扩展对国民性的审视,批判其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一套系统的指导和评价翻译实践的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翻译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该理论所涉及到的原则为出发点,试对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中沈复之妻“芸”的形象塑造做一评论。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两个家族塑造了凯瑟琳、凯蒂与伊莎贝拉三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三个人物均通过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自由与独立的自我,反叛父权制婚姻和社会压迫,展现出十分强烈的现代女性思想,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地位。这部小说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思想情感与人生感悟。文章基于现代女性思想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浮生六记》刻画了一位生活在清代中叶的奇女子陈芸。林语堂曾盛赞其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通过对她坎坷的生平、诗化的性情等方面进行解析,分析她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民间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梦雅 《英语广场》2023,(21):55-58
莎士比亚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真实,呈现了很多经典的女性角色,她们或忠贞完美或恶毒妖异,但无一例外折射出了剧作家内心深处的囿于传统和时代以及自身性别的男权意识。本文以莎士比亚六部悲剧中的女性角色为例,分析了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中的男权意识和莎士比亚自身的男性身份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进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女性的真实地位,这对我们分析男权社会的建构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