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构建学生语文素养的合理结构;而要体现这种特点,实现这个三维目标,宜在阅读教学中完成。过去,语文学科的教学形成了一种“定势”,如: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介绍,中心思想的归纳,写作特点的评析等。这些传统教学法导致了语文学习的千篇一律,重视教师的讲风,忽略学生自读体验,忽视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解读文本、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学生的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阅读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根据这三个维度设计的。为了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一改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弊端,把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一、知识和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再现和再创造知…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解读文本、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学生的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阅读素质的培养。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教师们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上或顾此失彼,或相互割裂。有的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或脱离文本语言空谈阅读感受,或过度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开展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产生于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这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对教师的观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学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为例,通过创设情景,给予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等方面谈谈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程明确要求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钳制,要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有效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实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系中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三维目标就必须深入了解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市教委发布了 "课改探索实践课设计和点评基本标准"。在操作的层面,为正在进行的上海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各方面教育人士对这一标准的深入学习,大家逐渐对这一标准有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一些意见。我们将其中的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集合在此, 通过讨论的方式,为教师的培训、学习提供多元的视角,同时,也通过讨论, 分享部分已经参与课改实践的教育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障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同时围绕这一基本理念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过程当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却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障碍:三维目标层  相似文献   

11.
<正>排演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编排的角色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创造活动。排演课本剧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语文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一、知识与能力1.在研读作品和表演中,学生不仅了解字词句篇、作者、背景及剧情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了解舞台表演的相关知识以及导演的组织、人员的配置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将所学课本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与平时教学不同,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重上“新”课。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要兼顾各个层面,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复习课它源于平时教学,又高于平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而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点,是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在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三到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三维目标的提出很有价值,但不能生搬硬套,且应注意其三个维度的目标存在着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的差异。 周震和:二期课改把课程教育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上,这是对教育目标的革新和创造。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予以落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一一对应地列出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并在每一个维度之下再列出若干小的目标。这样设计出来的目标不一定适切。所以,我一直是提倡教学目标少而精的。宁可少一点,清晰一点,落实的效度高一点,也不要把三个维度生搬硬套进来。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与平时教学不同,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重上“新”课。各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要兼顾各个层面,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复习课它源于平时教学,又高于平教学,有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而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点,是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在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三到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三维目标就是指:情感与态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情感与态度是认知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枝干;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花果;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型目标。它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与过程以及必须的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与态度。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呢?我校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为了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教育事业对于学生能力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三维目标就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实践,也是融入多种科学理论依据的教学新动力。现代教育应当更多地引入教学三维目标的理念,争取更加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 ,它的基础性突出表现在对人的成开和发展的奠基作用上,而它的工具性则突出地表现在它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前提和必备功夫,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呢?我们认为,需要达到这样四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提高以理解语言字为标志的言语水平;三是提高以展示个性和人格特征为标声的人素质;四是提高伴随在理解和运用语言字过程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语教学体系中,这些目标主要应依托阅读教学来实施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了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整体,因此这三个方面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可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于把一定的学习目标分解成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子目标,并逐个达成子目标。事实上局部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有的教师把“教教材”作为目标,更多地侧重于一些显性的知识目标。试想,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仅仅考虑知识,那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上又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假如不仅仅从知识与能力,还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通过粗读能感知课文大概内容;通过细读能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研读能理解文章思路和中心。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多层结构体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辅的目标训练体系。一、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概内容,既是阅读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又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必要前提。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个能力,这里面有个方法问题。因为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对于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非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生在粗读课文时,要学…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阅读教学该如何体现三维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