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原本是爵位,最早指部落首领、诸侯君主。至东周时代,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贵族功臣也有"公"的称号,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被称为"公";与此同时,"公"作为对统治阶级的恭敬尊称,在周秦汉三代逐渐演化为社会交际中的常见尊称、特殊詈称和特殊蔑称。本文以《史记》中的公字作为研究视野,试析公字称谓在周秦汉三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下移,诸子百家周游列国、讲学授徒、游说诸侯,各国间朝聘会盟、征战频繁等,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华夏民族出现了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多元文化。当时社会氛围极为宽松开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赵芳 《文教资料》2009,(9):49-50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纷争、政治动乱,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艺术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创作都已摆脱附庸的地位,而真正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人口及社会生活较19世纪上半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拟就这些变化的诸多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并力图勾画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秦人是居于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被古人称为“西垂”之地的一支古老的赢姓部落,由东海之滨迁徙而来。秦人立国始于襄公,是因西周末年,幽王遭受犬戎之乱,襄公率部救援,十分卖力。后又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才被正式封为诸侯。所以,史圣司马迁有“秦起襄公”之说(见《史记·秦本纪》)。 在春秋时期,秦人除在穆公统治下称霸西戎外,在关东(古代称涵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诸侯眼里,他们依然是“戎翟小邦”,诸侯会盟不堪坐上席,其落后状态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地处关西且落后的秦国,也有十分耀眼的闪光点,当时秦国的医学事…  相似文献   

6.
安徽在隋唐五代时期有重大的发展,本文概论其历史发展的五大特点。其一,隋唐五代时期,安徽区域经受了三次全国性战争的洗礼。其二,这一时期,开凿并且持续维修的大运河穿过安徽区域,直接带动境内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其三,这一时期,全国社会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其四,五代时期,藩镇之间的军事冲突频繁,安徽区域恰恰成为支撑几大政治势力的重要经济区,社会进一步发展。其五,文化教育出现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霸主迭起,周王权力受极大的挑战。鲁国夹在大国和周王室之间,不知所从。本文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周王遣使聘鲁、鲁君朝王聘周等外交现象分析,发现随着周王室衰微,霸主国攫取了周天子部分权力,会盟诸侯。鲁国由朝觐周天子到依附霸主国在夹缝中求生存,周、鲁之间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69):18-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及门阀制度的影响,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选择隐居,致使这一时期隐逸成风。此种现象不仅推动了学术发展,而且对艺术及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尝试对这一时期隐逸风尚的成因及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种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汉魏晋时期是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都发生了变革和变化,用人思想亦随着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仅就亲贤、德才和名实关系等三个问题,说明这一时期用人思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狄更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炎秋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1):36-42,79
自1949年以来,我国狄更斯研究可以划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的研究是有始创性、介绍性、侧重具体作品和思想分析等特点。第二时期即文革十年,研究基本停顿,第三时期从1976年至今,与第二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取得了不少进展:研究范围明显扩大,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研究格局,系列论文大量涌现,综合研究占了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1.
15-17世纪的英国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贵族的婚姻生活也有别于以往,本文对其几个主要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这一时期父母对贵族子女婚姻的绝对控制权开始缓慢减弱;随着社会济结构的变化,贵族婚姻生活中经济方面的考虑进一步增强;此外,国王的干预和宗教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贵族婚姻生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第一子目中写道:“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在选必修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一子目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两课都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一史实。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对这一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影响极大,从档案成分、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三个方面来剖析这一时期档案工作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在这一历史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春秋》所载的483次战争、450次朝聘会盟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春秋时期在战略布局上的三次大的转变及由此划分的四个战略时期,揭示了春秋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武康时期是毛滂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武康,他走过了一个艰辛的心路历程:力图实现兼济之志,勤勉于政事;难以实现济世理想,在仕途中痛苦地渴望着归隐;最终调解仕隐矛盾,以仕为隐。思想也因此而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变,促使了这一时期社会学术思想的转变,即由经学独尊到儒、玄、道、佛等多元思想的博弈与互动,在这种博弈与互动中,使得门阀士族为了正门第、保证其高贵门第地位永固和政治经济特权永存而纷纷重视修史;下层寒士阶层为了扬名后世也很重视修史,致使这一时期官修、私修史书繁盛。五胡十六国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得统一的政治权威碎化为多元的、狭小的单位而出现真空,致使他们在文化上相互交流与融合,他们为争"正统"或隐"僭越"也很重视重修国史。佛教的传播对这一时期史学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质量如何,与这一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政策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与法律文化的角度,对秦汉时期的生态与法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第一部分从对水利资源的保护、植物的保护和动物的保护等三个方面对秦汉生态保护法令进行探研;第二部分论述秦汉的生态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的培植法令;最后在宏观上对秦汉生态法律的文化特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吐蕃时期的政治制度研究是藏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不突出.文章从部落与会盟制度、行政与职官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财政经济制度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时期在吐蕃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特点,最后,根据当前对吐蕃政治制度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改进吐蕃政治制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勃兴之原因及其特点徐柳凡,朱浩戊戌维新时期,是中国报刊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勃兴的近代报刊,对戊戌维新运动及整个中国近代政治文化产主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对这一时期新兴报刊的发展作一略述,以期探讨新兴报刊勃兴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特...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鲁国与济水之戎交往频繁。隐、桓二代,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会盟,始终保持着和平友好的交往关系。至于鲁庄公时,由于双方矛盾的激化,最终撕毁盟约,前后进行了两次大战。而这两次大战的直接结果,则是导致了济水之戎的消亡。分析双方和战之原因,除受历史传统影响之外,更多是因现实利益之需要。研究这一时期鲁国与济水之戎的关系,对探索春秋时期的戎夏分布格局与戎夏关系以及中国早期民族国家形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